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化工系三年制大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统领全局,类似于车间管理人员,小组长管理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类似于企业里的班组长,教师下达任务书,再由小组长协调组内的具体分工、人员分配、工具设备使用、方案的确定等工作,使学生的实训过程与工厂的实际工作保持一致,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使适应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拓宽就业面。 ( 5)现场教 学法 在实训场所、生产一线进行现场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教 16 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控制系统的现场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便于学生掌握较抽象的知识点。 ( 6)案例教学法 针对工作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达到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的目的。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设计,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通过案例分析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教师传授学中做、做中学、学生自主、育巧手、手脑并用学习,使学习任务和目标更加明确,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7)多媒体教学法 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 件、仿真软件等手段充实了教学,特别是多媒体课件和仿真软件的应用,解决了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使其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手段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授课课件、动画、录像等,使教学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和复习。 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际绘图过程,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教学评价、考核 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该发生重大变化,应该注重综合评价。 改革传统的由一次期末考试进行 评价的考核方式,在“教学做”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任务实施过程的评价。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任务考评)、阶段考核(情境考核)及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强调过程考核重要性。 过程考核为开放性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考评,注重考核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鼓励同学间、小组间的相对评价和适度竞争:既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项目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的作用及进步情况;终结考评由教师进行考评,注重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综合技能水平和职业行动完整性。 学生成绩组成 =过程考核成绩 60%+阶段考核 20%+期末考核 20%。 过程考核由组员评价(占过程考核的 40%)和小组评价(占过程考核 60%)两部分组成。 工作任务评价( 60%) 17 每一个工作任务都以工作成果及完成的任务符合度进行考核,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提出自评成绩,小组成员进行互评,教师对工作任务的成果进行逐项分析,哪些工作可以进一步改进。 如何改进。 并将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团队合作等纳入考核指标,具体权重可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内容、难度确定,工作任务考评占总成绩的 60%。 阶段评价( 20%) 针对工作任务中的知识点 进行阶段性测试,通过提炼工作任务中的重要知识点,实现知识应用中由工作知识的针对性到知识应用的普适性之间的迁移,把握应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阶段评价由理论考试及实践考试组成,各占 50%。 其中理论考试注重课程知识点的考核,实践考试包括实际动手能力。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 20%) 学习任务过程评价中,确定了知识目标考核、技能目标考核和态度目标考核三项合一的综合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依据多项工作任务的《评分标准》及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工具使用、操作技能、存在问题、阶段性作业、结果展示、讲解交流、组织纪律等进行专业能力综合 考核。 评价标准(见表 ) 表 学生成绩评价表 学生姓名 学号 小组 班级 工作任务评价( 60%) 工作任务 查阅资料 ( 10 分) 知识点 训练 ( 10 分) 计划 方案拟定 ( 10 分) 工作任务中承担的角色 ( 10 分) 任务成果 ( 60 分) 评价人 得分 任务 1 任务 2 任务 3 任务 4 „ 任务 18 阶段评价( 20%) 18 理论考试( 50 分) 实践考试( 50 分)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 ( 20%) 总分 100 分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见表 ): 表 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门数 学分 学分比例 小计 A B C A B C 公共学习领域 12 51 18 33 0 ℅ ℅ 0 专业学习领域 8 36 36 100℅ 拓展学习领域 8 26 10 16 ℅ ℅ 实习实训领域 7 31 31 100℅ 合 计 35 144 28 85 31 ℅ ℅ ℅ (二)取证要求:本专 业要求取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 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考取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一个,鼓励学生考取多项职业资格证书(见表 )。 毕业后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 100%,其中高级证书获取率达到 90%以上。 19 十、学习深造建议 我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本科函授和成人教育等考试进入相关专业继续学习深造,主要深造方向是强化经营管理能力,设施作物、设施产品科研能力,农资产品营销等技术应用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 表 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 证书名称 等 级 考核部门 学 期 施工员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制图员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农艺工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园艺工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蔬菜工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花卉工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果树工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农作物植保工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作物种子繁育工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食用菌生产工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绿化工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农业技术推广员 三级以上 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6 普通话证 二级乙等 山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 计算机证 书 一级 山西省教育厅 3 20 第二部分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需求 与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一、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建设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 实事求是,以面向未来,适度超前、发挥优势,扶植重点,初步形成专业建设指导方向,以培养全面发 展的 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以社会有效需要为导向,重点创建专业特色,使 设施农业技术 专业发展成为基础坚实、适应广泛、特色鲜明的院内外一流专业。 以现有的和潜在的办学条件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保证质量,突出特色。 以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推动教育教学研究,以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教学质量提高、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坚持规模与水平、 质量与效益相结合。 以创新为指导,发展为主题,专业建设为核心,在 3 年内把设施农业技术 专业建设成为具有较大规模效益与明显办学优势的专业。 客观地分析、认识 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在需要与可能中寻找平衡点与突破口,在特色上下功夫、挖潜力,在专业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的结合上做文章,培养出更多能够从事 设施农业的技术推广与开发、农业设施工程设计、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思路 高职教育的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经济转型,培养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为任务,提出专业改革与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方案,以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目标。 21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 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专题座谈、信息查询、专题研讨等方法对我市及周边地区设施农业企业走访,与企业相关人员座谈,与职业资格鉴定部门、职业教育 研究机构咨询,与我院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座谈,及与本省兄弟院校进行交流从而了解企业需求和企业对毕业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具体调研内容如下: 行业调研:掌握行业发展现况、方向以及存在问题和人才需求情况; 企业调研:筛选部分有代表性的设施农业企业,调查企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搞清楚对人才质量及规格的要求; 走访毕业生就业单位:了解初始就业岗位、岗位变化情况、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对学校与专业教学的意见与建议; 到兄弟院校调研:了解设施农业技术专业设置、学生人数、教学情况、就业方向。 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一)行业发展社会背景与政策 设施农业是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农业,是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也是提高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基础。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科技发展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 “ 十 一 五 ” 以来, 山西 省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发展很快,设施园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与产值已跃居种植业 前几位 ,设施花卉 、 果树 、食用菌 也有较大发展,果蔬加工等园艺相关产业也发展迅速,在 “ 十 二 五 ” 期间我省设施园艺作物将稳定持续增长,争取更上一个台阶。 南昌 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 近年来在设施农业发 展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到 2020 年底, 全市有设施农业的乡镇达 61 个,拥有设施农业 4346 个,其中设施蔬菜 4058 个,设施瓜果 10 个、设施花卉苗木 341 个,其他设施农业(草莓等) 260 个,蔬菜日光温室 818 个,蔬菜大棚 3177 个。 从地区分布看:城区的西上庄办事处、北石店镇、陵川的杨村镇、高平的东城办、三甲镇、寺庄镇、建宁乡、原村乡、永录乡等拥有设施农业的个数均超过了 100个以上。 以设施蔬菜为例, 2020 年占地面积为 5913 亩,占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的%,产量为 3705 吨,占全市蔬菜产量的 %。 在 南昌 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 22 业是积极响应袁纯清书记提出的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号召,在注重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加强科技的研发和成果的转化,同时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示范,为了实现集约利用土地,增加土地利用价值,提高农民收入,从而辐射和带动全市设施农业科学有序地发展,更好地促进 南昌 市农业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在山西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要实现农产品的周年生产,达到高效、安全、绿色、优质的集约化生产方式, 就必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 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近几年,政府对设施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我省的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现代设施产业初具规模。 据统计, 2020 年我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 万亩,其中温室面积达到 万亩,大中棚面积达到 万亩。 随着我省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设施农业面积不断扩大,急需一批掌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调研,截止到 2020 年底我省农业技术人员需求大约为 11 万人,现有技术人员 2 万人,设施农业行业约需要专业技术人员 2 万人,而从业技术人员仅 5000 人左右,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严重影响我省设施农业的发展,培养大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势在必行。 (三)区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调研可以看出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面向现代农业生产企业,从事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使用与维护、设施农业生产与管理工作;面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从事园区生产与管理工作;面向农资产品销售企业,从事农资产品营销工作;面向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等,以及自主创业。 主要就 业岗位:设施工程施工与管理、设施农业装备使用与维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生产与管理、农资产品营销、农业技术推广、自主创业等。 (四)人才结构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市 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 23 人才结构的“五低”现象 我市农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存在所谓人才结构的“五低”现象,即高学历人才比例低,从业人员学历以高中及高中以下为主;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低,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更是寥寥无几;高技能人才比例低,目前技能人才以初级工及以下者为主,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科技 人才比例低,高科技人才领域几乎是个空白;青年高级人才比例低, 35岁以下的占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