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油气田投产方案编写标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见附件 3,直接、简要地引用其结论 b) 投产准备 参见附件 4 c) 应以框图的形式对公用及生产系统的启动程序进行描述 联合调试-试运转 a) 原油处理系统试运转程序 : 启动前的检查内容 ; 原油处理系统预热流程 ; 充压方法 ; 系统联合调试标准。 b) 天然气处理系统试运转程序 : 启动前的检查内容 ; 天然气处理系统的干燥、预冷程序及指标 ; 正式生产程序的切换。 c) 污水处理系统试运转及启动程序 : 启动前的检查内容 ; 启动污水处理系统流程 ; 接收原油处理系统预热和系统调试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导通污水处理系统流程。 充压方法及系统调试标准 ; 启动污油回收流程,污水回收流程和含油污水回收流程; 化学药剂注入系统 ; 海管 进油后的污水进其处理系统的流程步骤,各装置的操作要点和控制程序; 污水排放操作要点和控制程序。 全面投产 a) 油、气进生产流程的顺序 b) 原油处理系统投产程序 : 原油收球操作要点和控制程序; 油进生产流程步骤 , 各装置的操作要点和控制程序; 启动化学药剂注入系统。 c) 气处理系统投产程序 : 气收球操作要点和控制程序 ; 气进生产流程步骤 , 各装置的操作要点和控制程序。 d) 油、气储运系统投运 : 产品储存生产流程步骤 , 各装置的操作要点和控制程序 ; 产品外输生产流程步骤 , 各装置的操作要点和控制程序。 终端码头工程 概述 a) 简述码头设施 : 单点系泊: 单点形式、系泊能力、系泊布置和尺度、装载速度、穿梭油轮系泊形式、海底管线和软管尺度; 码 头:码头布置、装载泊位、泊位吨级、装载设备、装载速度、管线情况; 码头配套设施 ; 码头装卸工艺流程。 9 b) 装卸能力 : 原油; 液化石油气; 轻油(稳定轻烃); 柴油。 码头工艺调试操作要点及合格标准 a) 管道系统压力试验、泄漏性试验(气密试验)、吹扫和清洗、水循环、流程惰化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上油气田投产条件和验收指标》(试用本)。 见附件 3 b) 装卸设备调试(输油臂) 装卸设备调试程序 和标准 c) 单点系泊系统调试 单点系泊系统调试程序和标准,见附件 3。 启动码头开港相应系统 a) 码头仪控系统及火 /气探测系统; b) 通信系统; c) 消防系统; d) 导航 /助航设施。 码头投运 a) 码头(单点系泊)投运须达到的条件; 终端处理厂油、气储运系统投产,已具备原油产品及柴油接卸、外输的作业条件; 由储罐至码头(单点系泊)的管线:排气、吹扫、置换、循环、保温、伴热、泄压等达到输送油品要求; 外输泵调试完毕处于待用状态; 外输计量仪表及标定装置经国 家授权部门检验标定合格并发证; 各类泵、加热器、控制盘、通风机已送电处于待用状态; 用于预热输油管道和扫线介质皆已备齐; 所有调试项目合格并有调试报告; 码头安全设施齐备 ,应急方案已经制订; 环保设施具备投运条件; 需外部检查并发证书的各项工作已完成。 b) 装卸作业 1) 单点系泊 系泊作业: 系泊作业条件; 系泊作业准备工作; 系泊作业注意事项。 连接软管作业: 装卸油作业: 计量仪表标定; 置换、预热操作程序; 原油外输。 循环操作程序: 离泊: 离泊前准备工作; 10 离泊作业程序; 离泊作业注意事项。 2) 码头 靠泊作业; 靠泊作业条件; 靠泊作业准备工作; 靠泊作业注意事项。 输油臂连接作业: 原油装卸船作业: 计量仪表标定; 置换、预热操作程序; 原油外输; 循环操作。 轻油(稳定轻烃)装船作业: 氮气置换 : 置换程序、置换标准; 轻油(稳定轻烃)装船注意事项。 液化石油气装船作业: 氮气置换 : 置换程序、置换标准; 液化石油气装船注意事项。 离泊: 离泊前准备工作; 离泊作业程序; 离泊作业注意事项。 投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小组的组成及职责 简述 安全管理小组的组成及职责,并强调在投产过程中执行《安全手册》的重要性。 投产安全措施 着重描述油气田投产过程中,安全救生设备(包括守护船、直升飞机等)应处的状态;参加投产的人员应具备的资质和应遵守的规定。 特殊安全规定 人员管理规定 着重描述对参加投产的人员的划分及相应的管理规定。 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着重描述对投产期间作业的管理规定( ESD 旁通管理,无人平台作业,热工作业及其它特殊作业管理规定)。 危险品管理规定 着重描述油气 田投产过程中, 危险品使用的审批程序和有关规定。 交叉作业的管理规定 着重描述油气田投产过程中,当存在 交叉作业工况时的有关规定。 作业环境条件 着重描述油气田投产过程中, 对作业环境条件的要求。 应急程序 着重描述油气田投产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可燃气体泄漏、溢油、人员伤病、落水、中毒和恶劣自然条件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消防、弃平台程序。 11 投产风险评估 概述 着重描述油气田投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这里提及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系指会影响油气田顺利投产 的关键问题,它们可以是技术、进度、管理、生产和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包括影响投产的未完工程。 风险评估 就 节中提及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投产的影响逐项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提出问题的原因、可能出现的后果(或隐患)以及对投产产生的影响。 应急措施 针对提及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在投产前、投产期间和投产后应采取的应急方法和措施,以确保投产的顺利完成。 备注:《投产方案》提交审查时间及生效条件: 《投产方案》需由生产部门在投产前四十五天向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部报 批,经有限公司和专家组审查后并经地区分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方可生效。 12 附件集 (1~6): 附件 1 油气藏简介和投产配产方案 1 油气田地质概况 a) 地质特征 区域构造位置 (附:《理位置图》) 构造特征 (附:《构造图》) 沉积特征 储层特征 b) 油 气藏特征 流体性质(附:《性质统计表》) 油气藏类型 c) 地质储量及开发要点 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 2 油气田开发简介 a) 开发方式及开发层系 b) 井网、井距、井数 c) 产能评价及初期配产 d) 推荐方案、开发指标及可采储量 3 开发井投产方式及资料录取 a) 投产方式 简述各井的管柱结构、油嘴尺寸、生产层位、泵排量、投产顺序等(按《油井基本情况统计表》进行描述)。 投产顺序(应使用文字及《投产顺序表》进行描述) b) 投产初期资料录取 生产资料录取 流体资料录取 13 附件 2 油气井完井及投产诱喷方案 1 完井作业简介 简述完井作业工况及在射孔、完井液配方及监测、防砂工艺、充填等领域所采用的技术。 2 生产管柱简介 a) 分类(附《生产管柱分类表》) b) 井下工具 典型防砂管柱(附《防砂管柱图》) 典型生产管柱(附《生产管柱图》) 3 采油树 简介(附《采油树图》) 4 人工举升设备参数 a) 机采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b) 机采设备下入情况(附《机采设备下入统计表》) c) 气举井下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5 自喷井 a) 自喷井(立体交叉作业)(附《自喷井放喷流程图》)如井不活,则按以下诱噴程序进行: b) 诱噴。新油气田投产方案编写标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大型机械、电器设备(配合机管员)等安全防护装置,必须有技术交底和验收手续,方能使用。 八、对工地不安全隐患,由市或公司安 全部门工程处安全员所发出隐患通知书必须签字,并按通知限期整改。 九、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重大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参加事故调查自理填表上报,落实整改措施,不得隐瞒不报,虚报或有意拖延报告,更不能擅自处理。 十、工地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和防火措施
第一名 北埔國小 林洸玫 第二名 玉峰國小 趙展正 第二名 坪林 國小 吳佳樵 第三名 光明國小 陳文玉 第三名 玉山國小 陳思琦 第三名 竹仁國小 謝瑞貞 自然與生活科技 學習領域 第一名 山崎國小 李玉玲 國小教師個人組積分賽,第 五 名 第二名 竹仁國小 王紹先 第二名 博愛國小 葉美玲 第三名 寶石國小 張世明 第三名 枋寮國小 巫品嫻 第三名 石光 國小 張秀玉 健康與體育 學習領域
形成满堂问; 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加之教师如果不会降坡引路的话,导致结果是教师代替学生将答案和盘托出。 3) 上课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 局限于 自己设计的过程与思路,不善于根据 教学情境、学生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结构 的有效性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1) 课堂教学时间效率 观念淡薄,以教的效率 代替学的效率。 缺乏强烈的时间效率观念
准 新建 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的一级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1990)中的Ⅱ类标准 设计规范 《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20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1985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上轻盈飘逸,色彩上跳跃鲜艳,易于吸引消 新密金色年华 MALL定位报告 深圳市同致业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24 费者眼球,从而达到快速吸引人气的目的。 ( 3)、现代建筑风格主张除旧创新,可以充分表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与我们倡导的时尚生活方式不谋而合,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也较符合我们的目标客户的生活状态。 建筑总体设计 ( 1)、以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为目的
值为:综合性热指标取。 本项目正建和规划建筑的采暖热指标(包括 5%的管网热损失)取值为:综合性热指标取。 供热分区及采暖面积的确定21采暖面积是由用地面积乘以建筑容积率,再乘以热化采数而得。 民用建筑热化系数取 ,工业区热化系数取。 平均及最小热指标城区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为13℃,室内采暖设计温度为 18℃,采暖期≤5℃的天数为 133 天,采暖期室外平均温℃,设最大热指标为 A,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