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绩制度检讨委员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部分教師也認同有關建議的原則。 2. 考績的目標應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最終目標,讓教師成為一個 confident, petent 和 congruent 的教師。 認同 3. 欠缺下級對上級的評核,應有機制讓下級可對上級做領導能力作評核。 認同。 唯現階段未見適合對現行的考績制度作大改動,若日後確立校內考績文化,這將是考績制度發展的方向。 建議將來的考績檢討應詳細考慮這方向的可能性。 4. 贊同設立考績周期,可簡化考績程序;各科亦可配合,使教師所有的任教科目也作評核。 認同。 教師所有的任教科目是否也能作評核,有賴各部門的合作。 5. 贊同加入 訓導、輔導、和課外活動方面的評核。 6. 應為考核人提供有關考績的專業培訓。 認同。 考績的成功與否實有賴教師的專業,建議日後的教師培訓可加入這方面的活動,而各考核人亦應主動進修。 7. 擔心考核人末能如實評核,報喜不報憂。 8. 學務主任在考績中的角色不清晰。 建議的制度可減省學務主任的工作,亦可使教師由直屬上級評核。 9. 為減少不必要的文件往來,可在評核者要求時,才交予副本。 認同。 建議若有關文件已有被評核者的簽知,可在要求時,才交予副本。 10. 所有文件應直接遞交至校長。 認同。 建議可經校務處交收。 11. 應設立上訴委員會,由副校長統籌,但亦有 教師認為校長較合適,教師的意見未見一致。 建議直接由校長處理上訴。 而校方亦正研究設立上訴和投訴機制,建議將來的考績檢討應考慮這機制可否用於教師考績。 「教學問卷調查」 12. 應盡早進行「 教學問卷調查 」,以便及早改善不是之處。 認同。 13. 「 教學問卷調查 」的結果應只作參考,因為不是所有學生也認真回應。 認同。 問卷的設計應便於分析,亦應有開放式題目讓學生表達意見。 14. 擔心「 教學問卷調查 」的分析工作將會十分繁瑣,所得的統計數字亦末能完全反映教學情況。 P. 12 「同儕觀課」和「上級觀課」 15. 建議只應有「 同儕觀課」,取消「 上級觀課」。 不認同。 應讓考核人和被評核者有足夠反映實況的活動。 16. 「同儕觀課」應予修改,作教師互相觀摩,促進專業發展。 認同。 這方面有賴各科老師的合作,各科亦可自行設計「觀課紀錄表」。 17. 「觀課紀錄表」應有讓被觀課教師的簽知。 認同。 18. 「觀課紀錄表」應有讓被觀課教師回應的部分。 認同。 「課業檢查」 19. 應盡早通知教師「 課業檢查 」的安排。 認同。 20. 各科可自行設計合用的「 課業檢查紀錄表 」。 認同。 「年終自我評核」和「年終上級評核」 21. 取消「 年終自我評核」,只進行 「 年終上級評核」。 不認同。 應讓考核人和被評核者有足夠反映實況的活動。 22. 教師的考勤紀錄應保密。 認同。 23. 應有合適表格記錄教師的進修時數。 認同。 24. 不應加入任教班別的公開試成績,因各班學生的背景十分不同。 認同。 25. 不應在「年終評核表」加入下列各項: 1. 任教班別公開試成績 2. 個人工作目標及期望 3. 向學校提供的建議 4. 教師的發展潛能 5. 本學年內的重大事件(例如:結婚、產子 …… 等) 因為對各班學生的背景不盡相同, 而且已有增值指標反應各科整體的情況,對第二至四作評核是很困難的,而教師的表現亦不會受 重大事件 影響。 另外,首兩項亦應用作晉升參考。 認同。 26. 「年終評核表」應讓教師列出其特別工作,如校園通、畢業典禮等,亦應對這些工作評核。 認同。 27. 「年終評核表」應有考核人和下被評核者的簽知。 認同。 P. 13 附錄四 St. Bonaventure College and High School Lesson Observation Report Form ( ) Part A: To be filled in by the Panel Chairperson Subject: Class to be observed: Date of observation: Time: Period: Name of Teacher to be observed: Name of Observer This lesson observation is considered as □ Peer observation □ Superior observation (Tick the appropriate box.) Part B: To be pleted by the Observer (Please put a  in the appropriate boxes)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is lesson: Focus of evaluation: Content of evaluation: Teaching Strengths Areas for Improvement Evidence Planning and Organising Teaching Catering for Learner Differences Communication Skills Class Interaction P. 14 Cla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Attitude Student Learning Strengths Areas for Improvement Evidence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Strategies Learning Performance Part C: To be pleted by the Teacher Feedback Signature of Observer: Signature of Teacher: Date : P. 15 The observer and the teacher should hold a sharing session after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The report form should be returned to the Panel Chairperson for school record. P. 16 附錄五 S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