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水银行运作模式的探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 一、 引言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 重的国家 , 也是 一个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的国家 , 水资源供给、分布 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 ,因此 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不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迫在眉睫。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管理方式,由政府单一的分配水资源向以政府为导向,市场为基础分配水资源转变。 由于工农业生产中用水户增加,且来水年份偏少甚至干旱,为了维持用水需要,很多用水户必须通过水资源市场购入所需的水。 对于供给方来说,如果自己用水的效益比市场上的用水效益低,则可以将节约下来的水通过水市场获取更高的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水资源的需求和 供给,水资源的流转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这样水银行作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能够满足水资源供需双方利益要求的中介便应运而生。 水银行作为一 个 有效 水资源交易机构,它 的 建立,使水逐渐由用水效率低的用户向用水效率高的用户转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用水效率,实现全社会的水资源最佳配置。 国外经验表明,建立水银行是实现水权转移的有效途径。 水银行是在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下建立的以水资源为服务对象的类似于银行的企业化运作,它借鉴现代银行业的交易机制特点,利用利率进行水资源调节与管理。 在政府对水利工程受水区进行初始水权分配后, 可根据调水成本大小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水资源紧缺程度 设定买水 、 卖水的浮动利率,激励用水户节约用水,并为有节余水量的用水户提供水权交易场所。 水银行赋予水用户真正意义上的水使用权和交易权,让水权使用者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自由转让与买卖,甚至还可以享受水银行为水用户提供的其他形式的创新服务。 二、水银行研究的 进展 综述 当前,国际上已有一些国家开设了水银行,并利用水银行进行存水和贷水,优化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 , 在国内 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关于 水银行的 见解。 (一)水银行 建立 的国外进展 世 界上最早的 “水银行”出现在美国, 1991年,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历经 5年干旱之后,州政府主导设立加州“水银行”,并定位其为干旱期临时救旱机制。 通过“水银行”这种市场机制,实现了水从低价值领域转向高价值领域的利用,据估计水银行带来的经济效益达。 目前,除加利福尼亚州外,美国西部及南部数州,包括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 、科罗拉多州及犹他州等水资源较为稀少的地方,也有类似水银行机制。 水银行的建立 大幅降低水权人的水资源调配成本,并提升 了 当地居民与产业的用水效率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然,水银 行也带来了一些争论 和问题 ,如环境用水如何保证、对农业负面影响以及对税收和财政的影响 [1]。 尽管如此,这一措施却不失为合理有效配置水资源的一个探索性的方法。 (二)水银行 研究的国内进展 国内提出的水银行概念基本上由国外借鉴而来 ,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针对北方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的现象, 钱易 (2020)、崔树彬 (2020)、刘昌明 (2020)、宋建军 (2020)、李国安 (2020)等专家学者相继提出建议 ,借鉴美国加州的地下水回灌经验建设“水银行” ,雨季蓄水 ,旱季抽水 ,将调水与当地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管 理 ,实行联合利用 [24]。 另一种观点是针对地表水配置而言的 ,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产生于 21世纪初期。 胡鞍钢、王亚华 (2020)、蔺生睿 (2020)针对黄河水资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时指出 ,为保障水市场的形成 ,可设立“水银行” ,通过价格听证、市场干预等经济手段对水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5,6]。 黄金平 ,邓禾 (2020)认为 ,水权交易方式可以借鉴美国的交易模式 ,通过成立水权银行进行水权的重新配置有独特的优势 ,有利于政府调控。 水权交易的主体将节余的水权股份存入银行 ,银行再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 将这部分水权股份按照市场的需求 ,发放给水权的需求 者 ,实现水权的再次分配。 杨娟 (2020)针对流域水资源紧张状况 ,认为在水权转让方面 ,可以考虑赋予流域沿岸各省 (区 )更为明确的区域水权 ,在流域管理机构设立“水银行” ,作为省际间水权交易的宏观调控机构 [7]。 谢平、吕松 (2020)指出 ,在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 ,我国会有遍布全国的输水管网 ,中国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权市场 ,如何用市场化的方法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和水务行业的发展问题将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建立“水银行”和水务行业实施金融化可能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 [8]。 三、 水银行 的概念和 作用 (一) 水银行 的概念 所谓水 银行是在国家水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下建立的以水资源服务对象 的组织机构 ,它类似于现代银行运作模式 ,水银行 主要是一个集中统一的购销中介机构,利用现代的水利设施(水库、沟渠、自来水厂等)来调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9]。 因此 ,水银行 是关于拥有特定水的使用权的个人或组织按照合理的运作模式将多余的水存入水银行 ,从而获益 ,而需水方在需要时只需付款即可取得水使用权的模式( 图 11)。 图 11水银行的模式 (二)建立水银行的意义 从微观层面上讲,水银行模式的建立打破了以往用多少水交多少水费的模式,改变了用 水单位在用水过程中的被动地位。 水银行制度的建立 有助于水的用户树立水资源的经济价值观 ,重视节水与效益的关系。 过去水用户只看到水量与水费的关系 ,而水银行制度建立后 ,水用户会发现通过转让富余的水可以获得效益 ,因此 ,提高水的使用效率与节水成为水用户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水银行制度不仅可以保证水用户从低收益向较高收益的经济活动转让 ,如由灌溉农业用水向城市和工业用水的转让。 水权价格的波动会刺激使用者充分考虑额外的成本和机会成本 ,并且可以增加对节水措施的投资。 因此 ,当交易价格上升时 ,反而会对高产出效益的用户产生激励效应 ,使他们愿意出售使用权 ,从而有利于节水意识的形成。 从宏观层面上讲,水银行模式可以实现水资源的用途专移、行业转移、区域转移,使水资源从低价值区间向高价值区间转移。 它 还 可以实现跨流域、流域内水资源余缺的市场调配 ,满足缺水城市持续发展所急需的水源问题 ,还可以抑制或避免产生新建大坝及其它工程设 施的需求 ,减少不必要的公共投资。 水银行的建立还可以实现时间上的用水的平衡,可以在干旱年份创造可靠的水供给,保证满足未来生产、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3 生活和生态用水的水供给, 针对季节性缺水创造可靠保障,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水银行不管是在微观上还是在宏观上,它的建立对于解决我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 之间的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 、水银行具体运行模式的构想 在结合国内外关于水银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水银行的概念,本文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