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81年 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 “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 初级的阶段 ,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 (在党的文献中 第一次 出现了 “ 初级的阶段 ” 的提法 ) 1981年(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 “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 初级发展阶段 ,物质文明还不发达。 ”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 1986年 十二届六中全会 通过的 《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 对这一阶段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做了较前两次更为详细的分析 十三大报告 :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标志初级阶段理论 形 成 党的十四大: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党的十五大: 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特征。 党的十六、十七大、十八大: 进一步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一阶段 . 思考: 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