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简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 1. 科学探究 6.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7.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3. 生物与环境 8. 生物的多样性 4.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9. 生物技术 5. 生物圈中的人 10. 健康地生活 内容标准的特点 • 强调科学探究 • 改变知识体系,突出人与生物圈 • 重视生物技术 • 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 • 关注健康地生活 • 基本要求与灵活性相结合 关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是一种有多侧面的活动。 —— 摘自 《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 关于科学探究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 摘自 《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 理解科学探究 • 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 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通常需要作出假设 • 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 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推理和判断 • 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 表达和交流 内容标准的特点 • 强调科学探究 • 改变知识体系,突出人与生物圈 • 重视生物技术 • 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 • 关注健康地生活 • 基本要求与灵活性相结合 突出人与生物圈 • 突出人体和人类。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简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矛盾的变化 ,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8年发动的 “ 总路线 ”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式化运动 , “ 左 ”的错误不断发展 , 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的挫折。 外交: 中苏关系恶化 , 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 , 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 【 1956年~ 1966年 】 文化: 毛泽东的 《 论十大关系 》 和 《
等、 个性解放等 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 封建伦理道德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陈独秀 《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 《 狂人日记 》 怎么看待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 鲁迅 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 “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 , 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秀才: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测四方面夯实工作基础; •二是从严格矿山开发准入管理、加强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实施、加强开发和保护过程监管、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四方面强化源头预防; •三是加快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2020年 9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 《 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 》 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省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任务: • 组织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
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 1)老子的思想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二)思想流派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吾不知其名
(五) 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态势的特征分析 宏观层面:趋稳及指标好转与市场转暖 微观层面:低迷及运行艰难与资金紧张 中国滞后于其他国家的缓慢复苏 境外经济复苏向中国传导的受阻: ( 1)中国的出口结构没有跟上 2020年以来世界消费结构的变化 ( 2)中国的科技创新尤其消费领域与服务业的创新没有跟上发达 国家科技创新的步伐 (六) 2020年要特别关注世界经济的复苏及变化 GDP 亮点 GDP
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三权分立体制: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责任内阁制: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3)意义: 这是中国 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从法律上宣告 …… 灭亡和 …… 确立,成为 …… 丰碑。 六、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1)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