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三近代史1840-1949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三权分立体制: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责任内阁制: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3)意义: 这是中国 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从法律上宣告 …… 灭亡和 …… 确立,成为 …… 丰碑。 六、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2)意义: ①政治: 推翻清王朝,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反帝: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④经济: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⑤社会风俗: 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⑥ 总之, 是中国社会 近代化 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想一想:为什么还有人说它失败了。 局限性: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没有彻底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 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 根本原因) 探索结论: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形势焕然一新) (第一次国共合作) 分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 (分 裂) 五四运动 191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国民大革命 1924— 1927 土地革命时期 1927— 1937 抗日战争 1937— 1945 解放战争 1946— 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七、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 ( 1)、时间: 1919年 5月 4日 ( 2)、直接原因(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3)、过程及结果: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要求 结果 第一阶段 5月 4日 —6月初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废除二十一条 ”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取得 初步 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二阶段 6月 5日后 上海 工人 八、认识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影响 ( 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 彻底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2) 工人阶级 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3)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 4) 五四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九、了解中共“一大”的主要史实 ( 1)时间: 1921年 7。专题二、三近代史1840-1949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