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沟通的内容与形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实处,课题组成员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大家利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教科研理论及家 庭教育相关文件,并坚持上门走访,与家长悉心交谈,共同研究、探讨家庭成员间有效的沟通内容和研究方式。 两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和跟踪对象谈心达 285 次,家访 168 次,开展调查 130 次,写个案笔记 568 页。 依据理论,指导实践: 根据我们调查研究的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学校部分学生家庭成员间沟通情况不佳,且沟通的内容和方式难以适应孩子需求。 因此,我们对症下药,在指导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内容与方式方面尝试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尽力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创设良好的氛围,有效地帮助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8 八、开 展过程中的研究与思考: 1 如何指导家庭成员间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① 首先加强现代家庭教育理论指导 : 一些家庭成员间出现沟通障碍,究其原因是因为 许多家长不懂得家庭教育的理念,不了解自己与孩子沟通的几个重要诀窍:即沟通的前提是家庭平等、民主的氛围和对孩子的尊重; 沟通的技巧是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倾听孩子心声,欣赏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等。 因此,我们在进行本课题研究时,重点引导家长学习教育理论,以提高家长自身素质,这是促进有效沟通的关键。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依据沟通的内容与方式,重点从“家庭沟通的民主性与 倾听孩子的心声”、“家庭沟通的内容与两代人的相互学习”、“家庭如何建立和谐的沟通氛围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成员间的有效沟通与孩子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指导家长学习: 在我们的努力下,一些家长意识到了自己平时在家与孩子在沟通的内容和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激动地告诉我们:我们确实应该学一学儿童心理学及家庭教育理论,学一学与孩子沟通的技术,学一学如何尊重孩子,学会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否则,我们就难以和孩子有效沟通。 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家长,受益匪浅,一位学生的妈妈在学习后给我们的家教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 写到:我是一个年轻的母亲,有着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的热切愿望,于是我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对孩子期望过高的教育误区。 我总是梦想着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成绩优秀,还有别人没有的特长 ,是一个“人中之凤”。 于是给女儿购买了大量的课外书籍,还购置了一架钢琴,培养开发她的音乐潜能,没想到女儿开始渐渐地失去欢乐,每次催她练琴,发现她有说不出的难受,不是一会儿要喝水,就是要大小便,或是这里痛,那里痒。 我心里十分清楚,这是孩子在消极对抗。 但我没有认真去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没有积极地去了解孩子的心中所 想,而是一味地要求她不要这样,大声地训斥她,甚至有时还会动起手来。 就在这时,我去学校聆听了你们开设的专题讲座《家庭沟通的民主性与倾听孩子的心声》, 受到很大的启发,回来后,我就认真地和女儿进行了沟通。 孩子委屈地告诉我们,她是因为怕我们不开心才勉强自己练琴的,实际上根本就不喜欢。 听了孩子的话,我很受感动,想不到我“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让孩子难受了那么久。 现在我经常翻看《孩子有话要说》等家庭教育指导丛书,以了解孩子的心理,多和她沟通交谈。 现在,我的家庭民主氛围增强了,孩子重新有了欢乐,健康活 泼地成长着。 ②其次是要指导家长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沟通实践: 在个案跟踪的过程中,指导老师黄裕胜发现他所跟踪的郑伟财同学在学校不能与同学进行沟通,性格孤僻,通过调查,发现了其中的原因:该小孩一直以来在揭阳老家由奶奶带大,只会说潮汕话,不能流利 地说普通话,所以在学校不敢开口与同学交谈,久而久之同学们就认为他是个“会说话的哑巴”,同学的歧视,语言的障碍,导致他性格更加内向,越来越不愿与人交往。 于是,黄老师又再次走访了伟财家,提议家长采取开家庭会议并邀请老师一起参加的方式,来帮助伟财解决心理障碍:会议开始,老师 首先讲了一个因为方言而闹出的笑话,大家听后哈哈大笑。 接着,老师让大家谈谈说普通话的好处,孩 9 子和家长一共列举了 7 种,如:可以和小伙伴玩;才能够跟客户谈生意;老师说的话才听得明白„„接着,老师又提出如何学习普通话。 这时一家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各抒己见,哥哥说要先学拼音,妈妈说要多模仿新闻联播的播音„„见时机成熟了,老师在这时向这他们提了个建议 —— 家庭成员之间要用普通话交谈,这时伟财的爸爸犹豫了,因为他的普通话说得很别扭。 指导老师鼓励爸爸要跟孩子一起学习普通话,最后爸爸也欣然接受了提议。 这时,指导老师再乘机要求 伟财一家把刚才讨论的问题列为《家庭约法三章》,大家共同遵守: (一)学习普通话很重要,大人小孩都要学习。 (二)全体成员一起学习普通话、讲普通话,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和纠正发音。 (三)每星期评比一次,看谁的普通话进步最大,然后帮他实现一个梦想。 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指导老师发现伟财家人基本上能够用普通话沟通,而且拓展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内容,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就普通话的发音问题进行探讨。 平时表情严肃的父亲在自己发音错误的时候也乐意接受孩子的纠正。 而且成员之间的沟通形式也丰富了很多,父子间经常运用肢体语言沟通,往往一个眼神就可以让对方知道彼此的想法,听伟财妈妈介绍,孩子经常一回到家就滔滔不绝地说他在学校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如:同桌今天做什么事情被老师批评或表扬了。 不仅如此, 在学校伟财也有了一群好朋友。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教师进入家庭的适时指导,对促进家庭成员的沟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 、初步概括出促进家庭成员沟通的基本操作步骤: 两年多的实践摸索,我们从以上几个案例中得到了启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出了促进沟通的步骤 : ( 2)明确了促进 家庭成员间良好沟通的基本条件 : ①促进沟通的前提是改变家长观念: 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家庭成员间良好的沟通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明白了家庭成员间有效的沟通需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沟通氛围,需要家长能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进行真诚的交流。 因此,我们要求家长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自信心。 在个案教师跟踪的过程中,发生过有这样一个案例: 学生 伍颖 的妈妈在个案跟踪老师彭贵秀的指导下,多次聆听了我们的家教讲座,深受启发,写下了这样的心得体会:我听了学校举办的“家庭如何建立和谐的沟通氛围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庭成员间的有效沟通与孩子心理健康的关系”等讲座后,很有启发,我的孩子并不聪明,以前我常常骂她,希望鞭策他不断进步,结果适得其反。 孩子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与我们的关系也不如以前和谐。 现在通过家长学校老师的指导,优秀家长的经验介绍,我们明白了:培训教师 个案选取 理论指导 沟通实践 搭建平台 总结规律 10 孩子需要家长的尊重和关爱, 作为家长要 努力去呵护孩子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改变了教育方式,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我们还关注她的思想, 努力引导她做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鼓励她做一个关爱他人的好孩子。 我有信心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既做他的监护人,又做他的贴心人和引路人,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明礼仪、明责任,耐挫力强,进取心强。 ②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是促进 沟通的 保障 : 一个家庭的良好氛围,对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反映出家长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工作,家长就必须先当好孩 子的“知音”,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家庭。 这一点,指导单亲家庭的龙宇老师就有着很深的体会:在指导工作中,她力求做到细心观察、仔细了解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内容和方式,了解单亲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注意掌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点,疏忽点,以便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共同提高的桥梁,达到知己知彼,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的目的。 指导家长努力创造一种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的家庭文化氛围,注重主动性、平等性、民主性的充分体现,追求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当孩子不愿主动与母亲交流时,作为母亲及时反思自己的做法,做出自我批评 ;在接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与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