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电机组凝汽器改造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 Q2=KFΔtm ( 2) Q3=cm( tw2tw1) ( 3) hc――排汽焓 kJ/kg hc1――凝结水焓 kJ/kg Gc――排汽量 kJ/s Δ tm――对数平均温度℃ K―――换热系数 F―――传热面积 m2 C―――比热容 kJ/( kg℃) m―――质量流量 kg/s tw1―――冷却水进口温度℃ tw2―――冷却水出口温度℃ 通过对凝汽器换热过程及真空形成原因分析, 凝汽器真空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原因 : 1)凝汽器冷却水量不足或中断 ; 2)凝汽器 换热面积不足排人凝汽器内的热量不能及时带走; 3)真空系统泄漏 ; 4)真空泵系统工作失常 ; 5)轴封系统工作失常 ; 6)凝汽器水位控制失常,凝汽器满水 ; 7)凝汽器钛管脏污或结垢。 宁海电厂 2 机组 升级 改造 , 机组额定负荷由 600MW 增加到 630MW。 根据热平衡图进行核算,原有凝汽器面积无法满足增容后机组 背 要求, 改造后凝汽器发生变化的参数如下表: 名称 原凝汽器参数 方案 A:增加凝汽器面积, 保留单背压 方案 B:增加凝汽器面积、改造为双背压 凝汽器面积 34000 m2 40500 m2 40500 m2 额定工况背压 夏季工况背压 循环水流量 71100t/h 75000t/h 75000t/h 流程数 2 2 1 双 /单背压 单 单 双 面积余量 8% ( TMCR) 10% 12%( VWO) 三、可行性方案: (从可能设计的方案中,选出2 3个可供选择方案,从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上全面论证其先进合理 性、实施可行性,对应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对可选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推荐最佳方案。 灰场、构筑物其土建工程,应注意水文,地质、地形等资料收集) (一)凝汽器 改造前 参数 凝汽器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型式:单背压、双壳体、双流程、表面冷却式。 底部采用刚性支撑,上部与低压缸排汽口之间的连接采用柔性连接(橡胶膨胀节)。 由于冷却介质为海水,因此凝汽器传热管采用钛管,管板采用复合钛板,水室采用衬胶和阴极保护以防海水腐蚀。 管子与管板连接方式为胀接加密封焊。 制造厂:上海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凝汽器总的冷却面积: 34000M2 额 定背压: (a) 夏季 背压: Kpa(a) (二)凝汽器改造思路 根据 汽轮机 改造后背压的不同, 凝汽器 改造形成两个方案: 方案 A: TRL 背压为 ; 方案 B: TRL 背压为 ; 方案比较如下表所示: 对比项目 增容前 方案 A TRL背压 方案 B TRL背压 进气参数 (MPa/℃ /℃ ) TRL发电功率( MW) 600 630 630 VWO发电功率( MW) VWO锅炉蒸发量( t/h) 2028 2028 2028 额定背压( kPa) TRL背压( kPa) 锅炉热效率(%) ~ ~ ~ 发电标准煤耗( g/kWh) 凝汽器改造方案有两种,方案 A:增加凝汽器面积,保留单背压;方案 B:增加凝汽器面积,并改造为双背压。 方案 A:增加凝汽器面积,保留单背压。 改造的方法为:冷却管束管径 减 小 、增加冷却管面积、 保持冷却管有效长度及整个凝汽器外壳不变,将原管束整个拆除,对凝汽器内部管板、隔板、冷却管及抽空气管道等部件进行 更换及 改造。 方案 B:增加凝汽器面积,并改造为双背压。 增加凝汽器面积方法同方案一,双背压 /单流程的改造方案为: ( 1)凝汽器喉部。 原有凝汽器喉部外壳保持不变;将凝汽器喉部之间的连通管道封死。 ( 2)凝汽器壳体。 原凝汽器外壳不变,壳体对外接口和人孔位置不变,改变不凝结性气体抽出管的位置。 ( 3)凝汽器水室。 将原凝汽器前、后水室及附件等拆除,重新设计制造凝汽器前、后水室,共 8 个,并在凝汽器返回水室侧增 加两个壳体间的循环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