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atx电源智能检测仪的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三极管,如 901 9013 等。 优点:易于控制。 缺点:浪费单片机的管脚资源,稳定性差。 方案 2:选择模拟开关芯片。 优点:易于控 制,节约单片机管脚资源,产品已经非常成熟,稳定性好,易于采购。 理想的多路开关其开路电阻为无穷大,其导通时的电阻为零此外,还希望它切换速度快,噪音小,寿命长,工作可靠。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多采用集成电路多路开关,其种类、型号都比较多,有 8 通道、 16 通道、甚至 32 通道的。 常用的多路开关有 CD4051(八选 1)、菜单 4052(双四选 1 )、 cd4067(十六八选 1)等。 本设计选择的是 CD4051 芯片。 下面是对 CD4051 芯片的详细介绍: 14 CD4051 引脚图 如下: 图 CD4051引角图 功能图 如下 : 图 CD4051功能图 CD4051是 8通道多路开关,由逻辑电平转换、二进制译码器和 8个开关电路组成。 CD4051的引脚如图 ,图中 C、 B、 A是二进 15 制的控制输入端, INH是允许输入端。 当 INH为高电平时,不论从 A、B、 C端输入何值, 8个通道均不通;当 INH为低电平时,允许由 A、 B、C端输入 3位二进制数,在 8路通道中选择一路将输入和输出接通。 CD4051允许双向使用,改变图中 IN/OUT和 OUT/IN的接法,可以实现“多到一”或“一到多”的转换。 CD4051是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的 模拟开关,直流供电电源为 VDD =5~ 15V,输入电压 UIN =0~ VDD ,它所能传送的数字信号电位变化范围为 3~ 15V,模拟信号峰峰值为 15V,当 VEE 接负电源时,正、负模拟电压均可通过。 接通电阻小,一般小于 80Ω, 断开电阻高,在 VDD VEE =10V时,泄漏电流的典型值为177。 10nA。 CD4051 应用上有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 VDD 的大小会影响到芯片对选通管脚的选择端口 A、 B、 C 电压高低的识别。 比如当 VDD10V 时,要给 A 赋高于 6V 的电压才认为是 A 至 1 了。 当VDD=8V 时,只要给 A 赋 5V , A 就至 1。 ( 2) 开关管的选择 开关管的要求: 必须能承受大功率。 开路电阻为无穷大,其导通时的电阻为几乎为零。 希望它切换速度快,噪音小,寿命长,工作可靠。 对于这样苛刻的要求也只有场效应管方能胜任。 场效应管与晶体管不同 ,它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 (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器件 ),其特性更象电子管 ,它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 ,较大的功率增益 ,由于是电压控制器件所以噪声小。 场效应管是一种单极型晶体管 ,它只有一个 PN 结 ,在 16 零偏压的状态下 ,它是导通的 ,如果在其栅极 (G)和源极 (S)之间加上一个反向偏压 (称栅极偏压 )在反向电场作用下 PN 变厚 (称耗尽区 )沟道变窄 ,其漏极电流将变小 ,反向偏压达到一定时 ,耗尽区将完全沟道 夹断 ,此时 ,场效应管进入截止状态 ,此时的反向偏压我们称之为夹断电压 ,用 Vpo 表示 ,它与栅极电压 Vgs 和漏源电压 Vds 之间可近以表示为Vpo=Vps |Vgs|,这里 |Vgs|是 Vgs的绝对值。 当 Vgs=0时 Id(漏极电流 )=0,只有当 Vgs 增加到某一个值时才开始导通 ,有漏极电流产生。 并称开始出现漏极电流时的栅源电压 Vgs 为开启电压。 本设计是给 Vgs 提供足够大的电压,使场效应管工作在放大区, Ids 完全取值 于 Rds。 本设计选择了 IRF3205,下面是对 IRF3205 的详细介绍: IRF3205 是大功率场效应管 , 开路电阻为无穷大,其导通时的电阻为几乎为零 ,切换速度快 ,只要应用得当 ,能长时间工作。 以下通过图片来描述 IRF3205 场效应管 与 Id 的关系 , 与Id 的关系。 17 图 在室温 25摄氏度下典型的输出特性 图 10 在 175摄氏度下典型的输出特性 从以上 2图可以看出 与 Id的关系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 ,且只要大于 1V, Id 足可以超过 15A。 利用这点可以很好的解决当 为 时向 ATX 电源提供大 功率负载的问题。 图 典型的传输特性 从上图可看出 ,只要 6V, Id 能有可达到 100A。 足以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18 图 开关时间波形 从上图可以看出 IRF3205 易于控制 ,且开关时间短。 显示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 :实现对采集到信号的及时显示 方案 1:用 LED 做时时动态显示。 优点 :控制简单 ,价格低廉 ,易于购买。 缺点 :浪费 CPU 资源。 方案 2:用 LCD 做静态显示。 优点 : 控制简单 ,价格低廉 ,易于购买 ,可以有效的节约 CPU 资源。 可以显示字符。 缺点 :浪费单片机断口。 本设计采用的是 LCD1602。 下面是 LCD1602 进行详细资料。 表 1602B引脚说明 编号 符号 引脚说明 编号号 符号 引脚说明 1 VSS 电源地 9 D2 双向数据口 2 VDD 电源正极 10 D3 双向数据口 3 VL 对比度调节 11 D4 双向数据口 4 RS 数据 /命令选择 12 D5 双向数据口 5 R/W 读 /写选择 13 D6 双向数据口 6 E 模块使能端 14 D7 双向数据口 7 D0 双向数据口 15 BLK 背光源地 8 D1 双向数据口 16 BLA 背光源正极 VDD:电源正极, - ,通常使用 5V 电压; VL: LCD 对比度调节端,电压调节范围为 0- 5V。 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但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 19 因此通常使用一个 10K 的电位器来调整对比度,或者直接串接一个电阻到地; RS: MCU 写入数据或者指令选择端。 MCU 要写入指令时,使RS 为低电平; MCU 要写入数据时,使 RS 为高电平; R/W:读写控制端。 R/W 为高电平时,读取数据; R/W 为低电平时,写入数据; E: LCD 模块使能信号控制端。 写数据时,需要下降沿触发模块。 D0- D7: 8 位数据总线,三态双向。 如果 MCU 的 I/O 口资源紧张的话,该模块也可以只使用 4 位数据线 D4- D7 接口传送数据。 本充电器就是采用 4 位数据传送方式; BLA: LED 背光正极。 需要背光时, BLA 串接一个限流电阻接VDD, BLK 接地,实测该模块的背光电流为 50mA 左右; BLK: LED 背光地端。 根据资料 ,只要对各端口进行准确的控制 ,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读写。 20 3. 硬件电路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采用的是最常用的 781 7805 稳压电路。 硬件电路图如下: 图 直流电源 市电经过 15V 的交流变压器后进行整流稳压可得到 +12V、 +5V电压。 21 单片机模块 单片机模块主要是起控制作用,具体电路图如下: 图 单片机控制模块 为了便于画图,本设计主要是用网络节点来绘图。 单片机要工作的基本条件都必须有,它包括晶振、电源等。 上图中 CON16是 LCD显示模块。 22 AD 模块 AD 模块主要实现对 ATX电源输出电压的采集,具体电路如下: 图 AD模块 本模块采用 IN1- IN5 这 5 个 模拟量输入通道 ,对 ATX 电源各个端口输出电压进行采集,单片机给出 控制 地址输入 信号 A、 B、 C 和控制 信号 OE、 ST 控制其工作状况, 数据 通过 IN1- IN7 传送给单片机。 与电脑电源的衔接模块 从废旧的主板上拆下与电源衔接的 20 针座子,因为该接口包括了电脑电源出来的所有需要检测的电压。 23 具体接口如下图所示: 图 电源接口 其中需注意的是 :必须将 4脚的针同时插上,保证连接。 电脑电源才会启动。 其他的端口有多输出端子,可以只接一个。 24 4. 软件设计 系统总的流程图 图 系统流程 图 CD4051 控制子程序 void cd4051() { 开启信号。 初始化各模块, K=1 AD 采集 ++K==5。 开始 结束 数据处理 显示 25 switch(ccd) { case(1):{A1=1。 B1=0。 C1=0。 } break。 case(2):{A1=0。 B1=1。 C1=0。 } break。 case(3):{A1=0。 B1=0。 C1=1。 } break。 case(4):{A1=0。 B1=1。 C1=1。 } break。 case(5):{A1=1。 B1=1。 C1=1。 } break。 case(6):{A1=0。 B1=0。 C1=0。 } break。 case(7):{A1=1。 B1=1。 C1=0。 } break。 case(8):{A1=1。 B1=0。 C1=1。 } break。 default:{INH=1。 } } INH=0。 } AD 转换子程序 void ad() { switch(cad) { case(1):{A=1。 F=1。 C=0。 } break。 case(2):{A=0。 F=0。 C=1。 } break。 case(3):{A=0。 F=1。 C=0。 } break。 case(4):{A=1。 F=0。 C=0。 } break。 case(5):{A=1。 F=0。 C=1。 } break。 26 default:{A=0。 F=0。 C=1。 } } OE=0。 //启动 ST=0。 ST=1。 ST=0。 OE=1。 delay1m(200)。 delay1m(200)。 //结束 P2=0xff。 p20=p37。 p21=p36。 p22=p35。 p23=p34。 //数据高低位互换 p24=p33。 p25=p32。 p26=p31。 p27=p30。 x1=P2。 } 显示子程序 void setxy(char x,char y) /*X=行 (1~2), Y=列 (1~16)*/ { //uchar c。 if(y1||y16)。 else{ switch(x){ case 1:DATA=0x80+y1。 enable()。 break。 case 2:DATA=0xc0+y1。 enable()。 break。 27 default:break。 } } } void enable(void) { RS=0。 RW=0。 E=0。 delay15(5)。 E=1。 } void enable1(void) { RS=1。 RW=0。 E=0。 delay15(1)。 E=1。 } 28 5. 调试 AD 芯片与下载线的影响 调试 AD 过程中, OE 端口直接用 P1^7 来控制,因为 OE 端口会硬件拉低,使得下载线端口出现异常,怎么也烧不进程序,开始以为是因为断路、晶振等问题引起。 后来才在调试中发现是 OE 端口会硬件拉低引起的。 AD 的时序 ST 为转换启动信号。 当 ST 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零;下跳沿时,开始进行 A/D 转换;在转换期间, ST 应保持低电平。 EOC为转换结束信号。 当 EOC 为高电平时,表明转换结束;否则,表明正在进行 A/D 转换。 OE 为输出允许信号,用于 控制三条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 OE= 1,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 OE= 0,输出数据线呈高阻状态。 根据以上的资料。基于单片机的atx电源智能检测仪的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大学出版社2003[7] 何立民主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8] 刘庆江 张晓光. 一种实用的集成芯片测试仪的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0518word memory test deviceabstract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and design, is based on single chip word
双光路由两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两对收、发装置分别相对,是为了消除交叉误射;多光路构成警戒面;反射单光路构成警戒区。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利用单片机、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块、无线模块及红外对射管设计一个太阳能无线对射防盗系统,用 c语言编写出实现太阳能无线对射防盗的程序源代码。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研究 太阳能无线对射防盗系统 的实现方法,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方案经济实用;
3个 12 位ADC, 转换时间仅为1us ,速度快 转换范围: 0到 具有 3 倍采样和保持功能 自带温度传感器 2通道 12位 D/A 转换器 DMA: 12 通道 DMA 控制器 毕业论文 15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存取 ),灵活的 12 路通用 DMA( DMA1 上有 7个通道、 DMA2 上有 5 个通道)可以管理存储器到存储器
理的利用监控人员,不至于造成某些人员无事可干的 现象,又防止事故发生时无人监控的现象等等方面还尚有不足,另外由于我国处于发展阶段,资金问题也是一个考虑的问题,本系统则是对以上情况设计的。 本文的主要工作 STM32F4 核心平台各功能模块能正常运行;对一些突发事件,如超速、空气质量、超载等情况能实时做出处理; Labview 平台设计的系统能实时接收数据并处理数据,在地图上能显示校车的正确位置
如果两个值同样接近原值,那么根据 IEEE754 标准,系统应该选择最后一个有效数字为“ 0”的那个值作为舍入结果。 (round toward +∞ ):结果被舍入成最接近原值而又大于或等于原值的可表示数。 (round toward ∞ ):结果被舍入成最接近原值而又小于或等于原值的可表示数。 (round toward 0):结果被舍入成最接近原值 而又绝对值又小于或等于原值的可表示数。
............................................ 112 参考文献 .......................................... 113 总 论 1 总 论 一、方案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持续高速增长,而作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物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