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螺旋榨汁机的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应使传动装置的结构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应使各传动件的尺寸协调,结构匀称、合理,避免互相干涉碰撞。 故 V带传功比取 ,减 速器 传功比 取 4。 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7] 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先推算出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按内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运动传递的路线推算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如表 3。 各轴转速 1n =1inm = = minr 212 inn =  minr 式中: mn 为电动机的满载转速,单位为 minr ; 1n , 2n 分别为减速器输入轴和榨汁机螺旋轴 的转速,单位为 minr ;1i为电动机至减速器输入轴的传动比; 2i 为 减速器的传动比。 各轴的输入功率 1P = edP 01 =4 = 2P = edP 12 = = kW 式中: edP 为 电动机 的输出 功率,单位为 kW; 1P 、 2P 分别为减速器输入轴和榨汁机螺旋轴的输入功率,单 位为 kW; 01 、 12 分别为电动机轴与减 速器输入轴、减 毕业论文 10 速器输入轴与榨汁机螺旋轴间的传动效率。 各轴转矩 1T = edT 011 i =  = N m 2T = 1T 122 i = 4 = N m 式中: 1T 、 2T 分别为减速器输入轴和榨汁机螺旋轴的输入转距,单位为 N m; edT为电动机铀的输出转矩,单位为 N m。 edT 的计算公式为: edT =9550mednP =955014404 = N m 表 3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轴名 参数 电动机轴 减速器 螺旋轴 转速 n/(r/min) 1440 输入功率 P/kW 4 输入转矩T/( N m) 传动比 i 4 效率 5 设计 V 带 确定计算功率 caP [3] 因为工作机是螺旋榨汁机,故属于载荷变动较大的机械,原动机是交流电动机(普通转矩鼠笼式),工作时间小于 10 小时 /天,启动形式为软启动。 故: PKP Aca =  毕业论文 11 AK —— 工作情况系数 取 AK =。 选择 V带的型号 [3] 根据计算功率 caP 和 小带轮转速 1n , 得 A, B 型均可,选择 A型普通 V带。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1D 和 2D 初选主动轮的基准直径 1D [3] 根据所选 V 带型号参考,选取 min1 DD  ,选mmD 1001 。 验算带的速度 V smnD 0 0 060 1 0 0 01001 0 0 060V 11    计算从动轮 直径 2D mmiDD 2 8 01 0  确定传动的中心距 a和带长 dL 初定中心距 ,由    22021 DDaDD  即:    1 0 02 8 021 0 02 8 0  a 即: 760266 0a , 取 500mm。 计算基准带长:    0212210 422 a DDDDaL d       10028028010025002 2   选取带的基准长度,查表 [3]得 : mmLd 1633 计算实际中心距,由公式 : mmLLaa dd 5 1 02 6 1 31 6 3 35 0 02 39。 0  毕业论文 12 考虑安装调整和补偿初拉力的需要,中心距的变动范围为 : mmLaa d 4751 6 3 i n  mmLaa d 5 4 91 6 3 0 a x  验算主动轮的包角 1a 根据公式及对包角的要求,应保证:      1 2 01 5 8605 0 01 0 02 8 01 8 0601 8 0 121  a DDa 确定 V带的根数 Z   )(  KPKKP PZ L ca 根,取 Z=3根。 式中: 0P —— 在 包角 =180度 ,特 定长度,工作平稳情况下,单根普通带的许 用功率值; K —— 考虑包角不同时的影响系数,简称包角系数 ; LK —— 考虑 带的长度不同的影响系数,简称长度 系数。 查得: 0P = K = LK = 式中: K—— 材质系数; 0P —— 计 入传动比的影响时,单根 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的增量。 计 算 公式为 : kwTnP 0 0 0 0 0 0 1  ; 式中: T —— 单 根普通 V带所能传递的转矩的修正值 ; 1n —— 主 动轮的转速。 确定带的初拉力 0F 单根 V带 的初拉力 0F 由下式 确定 : 毕业论文 13 NqVKVZ PF ca 220    求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Q NQ 10902158s in11152  式中: Z—— 带的根数; 0F —— 单跟带的初拉力; 1 —— 主动轮上的包角。 V带设计计算列表如表 4 表 4 V带设计计算列表如下: 设计计算项目 结果 说明 工作情况系数 kA 计算功率 P ca 选取 V带型号 A 小带轮直径 D1 100mm 可选比表中大的值 大带轮直径 D2 280mm 验算 V带的速度 V 初定中心距 a0 500mm 参考实际机械结构确定 初算 V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L39。 d 选 V带的基准长度 Ld 1633mm 定 V带公称长度 Li 1600mm 定中心距 a 510mm 毕业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