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megal16单片机的智能家庭控制监控系统(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图 表 22 SIM小卡 第 二 章 GSM 模块 7 SIM卡功能: SIM卡的主要完成两种功能:存储数据 (控 制存取各种数据 )和在安全条件 下 (个人身份号码 PIN、鉴权钥 Ki正确 )完成客户身份鉴权和客户信息加密算法的 全过程。 此功能主要是由 SIM卡内的一部具有操作系统的微处理机完成。 芯片有八个触点,与移动台设备相互接通是在卡插入设备中接通电源后完成 (连接时只需六个触点 )。 此时,操作系统和指令设置可以为 SIM提供智能特性。 SIM卡连接触点: 数据 I/O口( SIMData或 SIMI/O) 复位( SIMRST) 接地端( SIMGND) 电源( SIMVcc) 时钟( SIMCLK) 编程电压( Vpp) GSM Modem TC35 的硬件接口 TC35主要由 GSM基带处理器、 GSM 无线模块、电源模块 (ASIC)、闪存、 ZIF连接器、天线接口 6部分组成,共有 40个引脚, 通过一个 ZIF (Zero Insertion Force)连接器引出。 这 40个引脚可以划分为 5类, 即电源、数据输入/输出、 SIM 卡、音频接口和控制。 第 1~ 14脚为电源部分, 其中 1~ 5为电源电压输入端 Vbatt+, 6~ 10为电源地 GND, 1 12充电引脚, 13对外输出电压 (供外电路使用 ), 14ACCU— TEMP接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24~ 29为 SIM 卡引脚; 33~ 40为语音接口用来接电话手柄; 1 31和 32脚为控制部分; 16~ 23位数据输入/输出。 ① 支持 EGSM900和 GSM1800双频 ② 支持数字、语音、短消息和传真 ③ 采用电路交换最高速率为 实物图如下: 第 二 章 GSM 模块 8 图 表 2 3 TC35 模块 简易硬件接口电路: 图表 2 4 TC35 接口电路 第 二 章 GSM 模块 9 接口电路注意点 : ( 1)模块上电 10ms后 (电池电压须大于 3V),为使之正常工作,必须在 15脚 (IGT)加时长至少为 100ms的低电平信号,且该信号下降沿时间小于 1ms。 启动后, 15脚的信号应保持高电平。 ( 2) SIM引脚中的 CCIN引脚用来检测 SIM卡支架中是否插有 SIM卡。 当插入SIM卡,该引脚置为高电平时,系统方可进入正常工作。 ( 3) TC35的 SYNC引脚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指示发射状态时的功率增长情况,另一种是指示 TC35的工作状态。 本模块使用的是后一种功能,即当 LED熄灭时 ,表明 TC35处于关闭或睡眠状态; 当 LED为 “ 600ms亮 /600ms熄 ” 时,表明 SIM卡没有插入或 TC35正在进行网络登录;当 LED为 “ 75ms亮 /3s熄 ” 时,表明 TC35已登录到网络,处于待机状态。 GSM Modem TC35 的软件协议 AT 指令 AT 指令的形成 九十年代初, AT命令仅用于 Modem操作,由于没有控制移动电话文本消息的先例,因此开发了一种叫 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 Block Mode的协议,通过终端设 备( TETerminal Equipment)或 PC来控制 SMS。 几年以后,主要的移动电话生产厂商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和 HP共同为 GSM研制了一整套 AT指令,其中包哈对 SMS的控制。 AT指令在此基础上演化并加入 GSM ,以及之后的GAM。 对 SMS的控制共有三种共有三种实现途径 : (1) 最初的 Block模式 (2) 基于 AT命令的 Text模式 (3) 基于 AT命令的 PDU模式 到现在, PDU已经取代了 Block,后者 逐渐淡出。 第 二 章 GSM 模块 10 TC35 支持的 AT 指令 所有的 AT指令都以 AT或者 at打头。 在 TC35支持的 AT指令命令中根据命令名称可简单分为: (1) AT及少量 AT+为 ; (2) AT+C为 GSM标准所扩展的 AT命令; (3) AT^S为 SIEMENS定义扩展的 AT命令。 另外,根据命令形式可分为: (1) AT+C=?为测试命令 (Test Command),执行此命令将返回此命令所支持的参数及参数范围; (2) AT+C? 为读命令 (Read Command),执行此命令将返回此命令当前的参数值; (3)AT+C=....为写命令 (Write Command),执行此命令将设置此命令的参数值; (4) AT+C为无参数的执行命令 (Execution Command). 第 三 章 射频模块 PT2262 和 PT2272 11 第三章 射频模块 PT2262 和 PT2272 PT2262/ 2272配对使用可组成遥控发射和接收电路。 其中 PT2262组成遥控器,PT2272组成接收器,它们必须工作在同一频段(如本系统中射频收发模块都选用315MHz频段),地址编码必须完全相同才能配对使用(设置地址码的原则是:同一个系统地址码必须一致;不同的系统可以依靠不同的地址码加以区分.至于设置什么样的地址码完全由用户配置)。 发射电路用来发射 3I5MHz的高频载波,将编码后的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随同载波一起发射出去,接收电路将发射电路发射出的信号有效地接收过来,经过放大后,再送入解码电路解码 后,变成所需的电信号。 当解码芯片 PT2272接收发送过来的信号时, VT脚输出一个正脉冲,与此同时,相应的数据脚也输出高电平。 如果发送端按键一直被按住,编码芯片也会连续发射。 当发射机没有按键按下时, PT2262不会与电源连通,所以 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不工作。 射频发射模块 PT2262 SC2262 是 CMOS工艺制造的低功耗通用编码电路,它和 SC2272 配对使用,最多有 12 位三态编码。 电路具有省电模式,可用于无线电和红外线遥控发射等应用, 地址 A 和数据 D 位通用 ,工作电压范 围宽: 2V~15V。 第 三 章 射频模块 PT2262 和 PT2272 12 第 三 章 射频模块 PT2262 和 PT2272 13 图表 31 PT2262 引脚图 管脚说明: 管脚说明 管脚标号 输入输出 功能说明 A0~Ax 1~8 , 10~13 输入 地址管脚用于地址编码,可设置为 0、 F D0~Dx 7~8, 10~13 输入 数据输入端,有一个为 1时即编码发出 Vcc 18 输入 电源( +)输入端 Vss 9 输入 电源( )输入端 TE 14 输入 编码启动端,用于多数据的编码发射低电平有效 OSC1 16 输入 双端电阻振荡器输入端,与 OSC2所接电阻决定震荡频率 OSC2 15 输出 双端电阻振荡器输出端 DouT 17 输出 编码输出端,正常时为低电平 应用连接电路: 图表 32 发射模块电路图 第 三 章 射频模块 PT2262 和 PT2272 14 射频接收模块 PT2272 SC2272 是与 SC2262 配对使用的一块遥控解码专用集成电路。 采用 CMOS工艺制造,它最大拥有 12位的三态地址管脚,可支持多达 531441(或 3 12)个地的编码。 因此极大的减少了码的冲突和 非法对编码进行扫描以使之匹配的可能。 ① 工作电压范围 2~13V ② 很低的功耗和较强的噪声抑制能力 ③ 外接一只电阻的振荡器 ④ 锁存型和瞬态输出型 引脚图: 图表 36 PT2272 引脚图 引脚说明: 管脚说明 管脚标号 输入输出 功能说明 A0~A11 1~8 , 10~13 输入 地址管脚用于地址编码,可设置为 0、 F 必须与 2262一致,否则不能解码 D0~D5 7~8, 10~13 输入 /输出 地址和数据管脚,当作为数据管脚时只有在地址管脚与 2262一致时,数据管脚才能输出与 2262数据端对应的高电平,否则输出为低;电平锁存型只有在接收到下一状态时才能转换 Vcc 18 输入 电源( +)输入端 Vss 9 输入 电源( )输入端 DIN 14 输入 数据信号输入端,来自接收模块输出端 OSC1 16 输入 双端电阻振荡器输入端,与 OSC2所接电阻决定震荡频率 OSC2 15 输出 双端电阻振荡器输出端 VT 17 输出 解码确认输出端(常低),解码有效变成高电平(瞬态) 第 三 章 射频模块 PT2262 和 PT2272 15 应用接收电路: 注意事项: : SC2272 内置的振荡回路 .通过在 OSC1 和 OSC2 端外接一个电阻可构成一个精密的振荡器。 为确保 SC2272 能正确地对接收到的波形解码,要求 SC2272 的振荡 频率与 SC2262 的频率相匹配( 2262/= 227。基于atmegal16单片机的智能家庭控制监控系统(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别设置:维护企业中设立的职务类别信息; (4) 职工资类别设置:维护企业中设立的工资类别信息; (5) 称类别设置:维护企业职工的职称类别信息; 人事变动管理:对于人事上的变动调整进行管理,对人员考勤的信息进行更新 (如:员工职务、员工职称、员工性质等的变动 ) 考勤管理:考勤管理可帮助公司完成时间管理记录员工上下班、加班、出缺勤时间,并可将数据连至薪资计算系统处理,以便作薪资结算。
rs,即应用处理器。 A 系列现在主要有 A 5 A8以及 A9三个子系列。 其中的 CortexA9是目前支持 ARMv7架构的性能最强的 ARM 处理器,并支持多核。 R 系列即为 Realtime applications,目前主要有 Cortex R4系列。 Cortex R 系列保持了与不带 MMU 的传统 ARM 处理器的代码兼容,即传统 ARM 芯片的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译就可在
内力的表现形式复杂而多变,不可能给出精确的分析和预测,常常用经验公式给出内阻力和速度之间的线形近似关系,同样本文也是将内力近似为作用在主动轮轴上的线性粘性转矩。 外阻力主要产生于车辆一地面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海泥的压实阻力和海泥的推土阻力,以及深海环境中的海水阻力。 对地面的挤压作用,对车体的运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假定法向载荷沿履 带长度均匀分布,则履带的沉陷量可由压力一沉陷量方程预测。 (
个或者多个软件系统完成,也可以由一个或一组人完成,还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人与软件系统协作完成。 任务的触发顺序和触发条件用来定义并实现任务的触发、任务的同步和信息流 (数据流 )的传递。 2. 1. 2 工作流管理系统 WfMC给工作流管理系统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fMS)下的定义是: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
图 21 资料收集整理 程序设计思路 功能分析 开发平台分析 全国油气盆地数据库设计 概念设计 逻辑设计 基础矢量图绘制 属性数据整理归纳 功能模块程序实现 完成论文 基于 ArcGIS 的全国含油气盆地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第 页(共 11 页) 7 第 3 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 功能 设计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基本任务是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
一个 2μS 的高电平脉冲,即可产生复位动作。 最简单的硬件电路接法就是用一个电阻,一个电容和一个开关就构成可靠的复位电 路 [8],电阻一般选择 10K,电容一般选择 10181。 F,具体电路如 ( 图 ) 所示: 图 通电瞬间复位电路 程序及数据存储器设定 因为单片机内部数据存储器 [6]只有 128 Byte,非常有限,运行大一点的程序就显得捉襟见肘 , 而且程序存储器空间也只有 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