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镇江市某社区服务中心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7. 梁柱恒载标准值 密度 25kN/m3 8. 女儿墙 20 厚水泥砂浆,刷乳胶漆(双面) 202=250 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 合计: 9. 活载标准值计算 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走廊及楼梯活荷载标准值 卫生间活荷载标准值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荷载计算 10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Sk=urS0==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梁、柱 可根据载面尺寸、材料容量及粉刷等计算出单位长度上的重力荷载;对墙、门、窗等可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见表。 表 梁、柱重力荷载标准值 层次 构件 b (m) h (m) β g (KN/m) li(m) n Gi (KN) Σ Gi (KN) 1 | 4 层 边横梁 25 22 中 横梁 25 11 次梁 25 32 纵梁 25 3m 跨 8 6m 跨 32 注 :、梁柱的粉刷层重力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 g表示单位长度构件重力荷载。 n为构件数量。 单位: KN/m3 ,梁高取净高 ,柱长度取层高减去楼板厚。 墙体外墙为 240mm 厚 页岩 粘土空心砖,外墙面抹灰厚 18mm,内墙面抹 灰厚 16mm,则抹灰面单位重力荷载为 :17(+)=;内墙为 240mm厚页岩粘土空心砖,两侧抹灰均厚 16mm,则抹灰面单位重力荷载为 :172=。 塑钢门、窗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木门为。 集中于各楼层标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Gi 具体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 和图 一层 KZ 450450 25 44 二层 KZ 450450 25 44 三~四层 KZ 450450 25 44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荷载计算 11 表 集中于各楼层标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首 层 门窗 墙 :(12+10+ 2+2)= =94.176KN 1=10514.38KN 内墙 : (18) *+( 8)=+= 外墙 {[(2+ 26) ()]( 4) 2(11)2} 15= KN 内墙 {[()12+()2]()+[()16()]+[() 4 ()]}15=15= KN 墙面 抹灰 [(+)2(+)]+{[()24+() 4+()32+()8](+)}= KN 梁柱 += 楼梯 632=90 KN 2 层 门窗 外墙: (36+2) == KN 2= 10145.1KN 内墙 : (212) +( 122)= 外墙 {[(2+26)](4) 2(11)2}15= 内墙 {[()16+() 2]()+[() 18()]+[() 4 (3.)]}15=15= KN 墙面 抹灰 [(+)2 ]+{[() 32+()4+() 36+ ()8]}= KN 梁柱 += KN 楼梯 (6+)313= 3 层 门窗 外墙: (36+2) == KN 3= 9945.78KN 内墙 : (212) +( 122)= 外墙 {[(2+26)](4) 2(11)2}15= 内墙 {[()16+() 2]()+[() 18()]+[() 4 (3.)]}15=15= KN 墙面 抹灰 [(+)2 ]+{[() 32+()4+() 36+ ()8]}= KN 梁柱 += KN 楼梯 (6+)313= 楼面 [(6+)32(6+)6]+(6+)6= 3047KN 4 门窗 外墙: (36+2) == KN 4= 内墙 : (212) +( 122)= 外墙 {[(2+26)](4) 2(11)2}15=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荷载计算 12 层 内墙 {[()16+() 2]()+[() 18()]+[() 4 (3.)]}15=15= KN 9893.32 KN 墙面 抹灰 [(+)2 ]+{[() 32+()4+() 36+ ()8]}= KN 梁柱 += KN 楼梯 0 屋面 屋面板: = 女儿墙: (+)2 (18+17 2)== 合计: 楼面活载 [62]+(632+) =1956KN 雪载 = G1 0 5 1 4 取 11493KN G4 10056KN G3 10924KN G2 =11123KN G1 =11493KN 图 G2 0 1 4 5 取 11123KN G3 21 9 5 9 4 5 取 10924KN G4 KN1 0 0 5 62 取 10056KN 4400440044006500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荷载计算 13 竖向恒载计算及计算简图 取 ⑤ 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如图所示,计算单元范围内的楼面荷载通过次梁以集中荷载的形式传给横向框架,如图中条状阴影线所示,作用于各节点上。 横向框架计算单元见图。 图 横向框架计算单元 梁上作用的恒载计算简图见图。 图 各层梁上作用的恒载 四层: Q1, Q2, Q3 代表横梁自重,为均 布荷载形式: Q1=P1 , P2 , P3, P4分别为由边纵梁、中纵梁直接传给柱的恒载,包括梁自重、楼板重和女儿墙等的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P1=6+6+=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荷载计算 14 P4 = P1= P2=6+(+)= P3 = P2 = P5 , P6 , P7, P8分别为由次梁直接传给柱的恒载,包括次梁自重、楼板重的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P5= 6+(+)= P8= P5= P6= 6+(+)= P7= P6= 集中力矩 M1=P1e1 =(0,)/2 =m 二,三层: Q1, Q2, Q3代 表横梁自重和其上横墙自重,为均布荷载 Q1=+()=Q2=Q3=+()=P1 , P2 , P3, P4分别为由边纵梁、中纵梁直接传给柱的恒载,包括梁自重、楼板重和墙等的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P1=6+()6+= P4 = P1= P2=6 +()6+( +) = P3 = P2 = P5 , P6 , P7, P8分别为由次梁直接传给柱的恒载,包括次梁自重、楼板重的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P5= 6+(+)= P6 = P5= P7= 6+(+)= P8= P7 = 集中力矩 M1=P1e1 =(0,)/2 =m 一层: Q1, Q2, Q3代表横梁自重和其上横墙自重,为均布荷载 Q1=+()=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荷载计算 15 Q2=Q3=+()=P1 , P2 , P3, P4分别为由边纵梁、中纵梁直接传给柱的恒载,包括梁自重、楼板重和墙等的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P1=6+()6+= P4 = P1= P2=6 +()6+( +) = P3 = P2 = P5 , P6 , P7, P8 分别为由次梁直接传给柱的恒载,包括次梁自重、楼板重的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P5= 6+(+)= P6 = P5= P7= 6+(+)= P8= P7 = 集中力矩 M1=P1e1 =(0,)/2 =m 竖向活载计算及计算简图 活荷载计算(屋面布活荷载) 梁上作用的活载计算简图见图。 图 各层梁上作用的活载 第一至三层: P1=62= P4 = P1 = P5=(6+26)2= P8= P5 = P6=(26+26)2=48kN P7 = P6 =48kN P2=6+262= P4 = P1 =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荷载计算 16 集中力矩 M1=P1e1 =(0,)/2 =m 顶层: 雪荷载作用下的节点集中力同屋面活荷载作用下的。 P1=6(2+)= P4 = P1 = P5=(6+26)(2+)= P8= P5 = P6=(26+26)(2+)= P7 = P6 = P2=(6+26)(2+)= P4 = P1 = 集中力矩 M1=P1e1 =(0,)/2 =m 风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按下式来计算: 0k z s zww ( ) 式中, 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z —高度 Z 处的风振系数 s —风荷载体型系数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0 —基本风 压( kN/m2) 基本风压: 0 =,地面粗糙度为 B 类。 查荷载规范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 本设计中,结构高度 H=30m,且 H/B= ,则不需要考虑风压脉动。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镇江市某社区服务中心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