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沈阳市某五层钢结构图书馆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3000 1 1217200 1/739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19 u = Mu + Nu =+= m , 418 满足要求。 从以上表计算可知,地震作用下侧移满足要求。 F nV 3F 34200F 2F 1V 2V 136003600 F 4F 53900V 43600V 5 图 42 (采用 D 值法) 取④轴横向框架计算。 反弯点高度计算 3210 yyyyy 419 iyhy 420 y — 反弯点到柱下端结点的距离,即反弯点高度。 0y —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1y — 上下横粱线刚度比对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0y 的修正系数。 2y — 上层层高变化修正值。 3y — 下层层高变化修正值。 0y 根据框架总层数,该柱所在层数和梁柱线刚度比 K 查表得。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0 表 48 边柱(中框架 A柱、 C轴柱)的 反弯点高度比 层 h(m) K y0 y1 y2 y3 y 5 4 3 2 1 表 49 中柱(中框架 B柱)的 反弯点高度比 层 ih (m) K y0 y1 y2 y3 y 5 4 3 2 1 ( 1)第 i 层第 j 根柱所受的剪力: iijijik VDDV = iiijVDD 421 ( 2) 第 i 层第 j 根柱下端弯矩: yhVM ik下 422 ( 3) 第 i 层第 j 根柱上端弯矩: hyVM ik )1( 上 423 具体计算过程见下表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1 表 410 中框架边柱( A、 B轴)柱端弯矩 层 H(m) ijD ( 410 kN/m) iD ( 410 kN/m) iV (kN) ijV (kN) y 上M ( kNm) 下M (kNm) 5 4 3 2 1 中框架边柱( B, C轴 ) 5 4 3 2 1 表 410(续 ) 层 H(m) ijD ( 410 kN/m) iD ( 410 kN/m) iV (kN) ijV (kN) y 上M ( kNm) 下M (kNm) 5 4 3 2 1 、剪力及框架柱轴力计算 根据节点平衡,由柱端弯矩求梁端弯矩。 梁端按其线刚度分配。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2 1上c下,c右b左b左b左b ,ii MMKK KM = 1上c下,cAB ,ii MM 424 1上c下,c右b左b右b右b ,ii MMKK KM = 1上c下,cAB ,ii MM 425 表 411 横向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及框架柱轴力 层 L A 轴柱 AB 跨 A 轴柱 上cM ( mkN ) 下cM ( mkN ) AB 左bM ( mkN ) 右bM ( mkN ) ABV (kN) AN (kN) 5 1 4 1 3 1 2 1 1 1 表 411 (2) 层 L B 轴柱 BC 跨 B 轴柱 上cM ( mkN ) 下cM ( mkN ) AB 左bM ( mkN ) 右bM ( mkN ) ABV (kN) AN (kN) 5 4 3 1335 2 1 表 411 (3) 层 L C 轴柱 BC 跨 C 轴柱 上cM ( mkN ) 下cM ( mkN ) AB 左bM ( mkN ) 右bM ( mkN ) ABV (kN) AN (kN) 5 4 3 2 2441 1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3 由于结构对称,故 CD 跨框架梁与 AB 跨相同; C、 D轴框架柱内力分别与 A、 B轴框架柱内力相同。 4. 框架内力图 图 43 地震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弯矩图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4 图 44 地震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剪力及轴力图 第 5章 风荷载计算分析 沈阳地区基本风压 0W = (设计基准期 50 年),地面粗糙度为 C 类(按房屋比较密集的城市市区计)。 . 风 荷载计算 由荷载规范可知,作用在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0WW SZZk 51 ZZZ 1 52 由于 1T => ,按荷载规范的要求应考虑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此处仅考虑第一振型。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5 TW = kNs2/m2,因此 =; 房屋高宽比 BH = = ,因此 = ; 风荷载作用下各楼层处的水平力按下式计算: WiF =kii BWhh 2 1 53 式中: ih 、 1ih —— 第 i 层和第 i+1 层的层高,计算顶层时 ih 取两倍的女儿墙高度。 B —— 房屋的纵向宽度。 具体计算如下所示: 表 51 风振系数 Z 计算 层 iH z z z 5 189 4 3 2 1 表 52 风荷载计算 层 iH Z Z S 0W W kW WiF WiV 迎风面 背风面 5 4 3 2 1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6 F nV 3F 34200F 2F 1V 2V 136003600 F 4F 53900V 43600V 5 图 51 风荷载作用下层间剪力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与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方法相同,采用 D 值法。 具体计算如下表。 . 侧移计算 表 53 风荷载作用 框架侧移 层 层 高 ih ( m) WiV iD iWii DVu ni iM uu 1 iihu ][e 5 715000 1/9750 1/300 4 625900 1/3600 3 625900 1/2400 2 625900 1/1895 1 1217200 1/1565 从上表计算可知iihu < ][e。 54 柱子轴向 变形产生的侧移 Nu 计算如下: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7 将风荷载折算成倒三角形水平分布荷载,顶端荷载为: ekq = 23 H HF ii = =1202020020201 AAn (边柱截面沿高度没有变化) 56 参数 3011nF 57 nekN FBEAHqu 2142= 264 = 58 顶点位移 : u = Mu + Nu =+= m 59 . 0 0 7 4 8 6 , 510 满足要求。 . 风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表 54 边柱的弯矩、剪力 层 H(m) ijD ( 410 kN/m) iD ( 410 kN/m) iV (kN) ijV (kN) y 上M ( mkN ) 下M ( mkN ) 5 4 3 2 1 表 55 中柱的弯矩、剪力 层 H(m) ijD iD iV (kN) ijV (kN) y 上M ( mkN ) 下M ( mkN )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8 ( 410 kN/m) ( 410 kN/m) 5 548 4 3 2 1 表 56 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及框架柱轴力 层 L A 轴柱 AB 跨 A 轴柱 上cM ( mkN ) 下cM ( mkN ) AB 左bM ( mkN ) 右bM ( mkN ) ABV (kN) AN (kN) 5 1 4 1 3 1 228 239 2 1 1 72 2637 1 表 56 (续 ) 层 L B 轴柱 BC 跨 C 轴柱 上cM ( mkN ) 下cM ( mkN ) BC 上cM ( mkN ) 下cM ( mkN ) BCV (kN) CN (kN) 5 4 3 2 1 5654 .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图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29 第 6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 横向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 弯矩二次分配法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即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作分配和传递,分配两次传递一次。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30 . 屋面 1)屋面恒荷载计算(标准值) ( 1)框架梁自重 边跨(中跨)梁: kg =( 2)次梁自重: kg = kN/m gkP = 2= ( 3)屋面板荷载: 屋面板边跨为 , 属于单向板,次梁传来的支座反力为框架梁的集中荷载。 屋面次梁上恒荷载标准值为: kg = = mkN gkP = 2= ( 4)横向框架梁所受。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沈阳市某五层钢结构图书馆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