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课程整体设计介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活动关键 技能点 的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 课程内容分为 模块 任务 — 技能点 三个层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全部课程 包括 商务会议 /特定商务活动 /客户接待与拜访 /商务宴请 /职业形象 5个模块,模块之下分为公司会议组织策划、签字仪式、开业庆典、展览会等 14 个任务, 每一个任务又分解为几个关键技能点,一共 61个技能点 ,涵盖了企业常见商务活动的类 型,满足了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 这个 设计思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案的编写中, 以 任务 为中心 来编写教案,一个任务一套教案。 在课程网站的架构上也是按照任务来 安排 虚拟 任务训练。 (三)课时分配 校内校外并重 , 本课程共 34学时, 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 8学时,实践教学 24学时,考核 2学时。 本课程还安排了 18学时(三天)校外实践,不占课内学时,其中有 6学时为固定的津洽会实习, 6学时企业实践, 6学时校园招聘会实习。 津洽会实习和企业实践安排在国际商务专业实践周完成, 6学时校园招聘会实习安排在周六业余时间。 课内实践学时和课外实践学时 并重,体现了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 四 ) 课程考核注重过程,加入素质考核指标,并有企业参与 本 课程考核既关注学生 对 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 关注 学生 价值观与情商的发展;既 关注结果, 更 关注过程。 考核的手段和形式多样化, 将过程与结果 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课堂 与企业相结合, 本课程考核设计注重以下几个原则: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考核项目包括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出勤率,在 课堂提问、 情境模拟、 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在每一个教学模块完成后, 有 一个 模块小结 , 平时有 5个小结成绩。 过程考核还包括两次课外实践活动成绩,这些过程考核成绩 占到学生总成绩的 70%。 2.考核中体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的考核中,设计了对学生 合作意识、沟通 能力 、创新思维 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 3.企业参与教学考核 在过程考核中,安排了两个课外考核项目,这个项目 的分数由企业人员根据学生课外实践的表现给出,体现了考核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总成绩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 根据课程标准 ,在课程总成绩评定中,平时考核占 70%,期末考核占 30%。 (五) 教材 及网络资源建设 1.教材建设 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由课程 组教师 主编的《商务礼仪教程》 ,该教材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 为了满足不断创新的课程建设需要, 课程组新编写了《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教材,该教材的编写体例 与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致,在 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吸收了校外的兼职教师和专家编写 相应章节,教材部分内容直接选取公司 员工内训资料 , 邀请了企业的行家担任副主编。 体现了教材编写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教材将于 2020年 10月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课程 组还编写了实训指导手册, 相关企业 为课程提供了操作手册和工作流程。 2.网络资源建设 课程组建立了《商务礼仪》精品课程网站,网上信息丰富实用,包括课程标 准、电子教案、教学课件、 任务训练、图片及视频 等资源; 开辟了课程公告、 实用礼仪百问、 奥运礼仪之窗、海外礼仪掠影 等窗口 , 网页设计美观 时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有很高的点击率。 达到了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目标。 三、 课程内容的实施与训练 (一) 模块框架下的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在课程设计的思路中,我们以 任务为依据 来组织教学内容,延续这个思路,我们采取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即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 顺序 展开 教学 过程 ,以教师的 启发引导、 讲解示范为辅,以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融“教”“学”“做”为一体。 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包括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