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医院综合楼方案说明(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系统。 不考虑热水供应。 用水量估算 生活给水用量: Qd=50L/人 班 300 人 2 班 =30m3/d(最高日用水量 ) Qh=50 300 2 (最高小时用水量 ) 供水方式: ; 水量计量:水表统一设置。 水源:由地块附近市政自来水管网引入两条 DN200 的给水管,进入本地块连接起来 ,形成环网,作为室外消防及生活的合用水源。 系统选用及设置部位 室外 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用水量 20L/s,沿建筑物周边布置室外消火栓,并设置喷淋系统和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水泵接合器。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用水量 20L/s,在建筑内部按规范要求设置,保证每层任何部位均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 屋面设置 20m3 的屋顶消防水箱。 本工程为一 类医院建筑。 地上部分为中危险级 Ⅰ级。 系统选用及设置部位 喷淋给水系统:消防用水量 40L/s,在地上各层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 建筑灭火器 本工程建筑灭火器配置危险等级属中危险等级,在每个消火栓箱边配 两具MF/ABC3 磷酸铵盐干粉手提式灭火器。 排水设计 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 办公楼污水均为生活污水,经室外化粪池、污水管道,汇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建筑排水通气管设置专用通气管。 管材 建筑给水主干管采用钢塑管,螺纹连接;支管采用 PPR 塑料管,电热熔连接。 排水采用加厚塑料螺旋排水管。 消防水管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螺纹(或沟槽)连接。 所有配件材质与管材相匹配。 八、电气部分 (一) 电气设计 设计依据 甲方所提设计要求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2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主要设计内容: 10KV 变配电所 (含自备电站 )(变配电室另行委托设计); 低压配电。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 照明。 防雷与接地。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电讯系统。 室外照明及室外动力、弱电管路规划 (红线范围内 ) 人防地下室电气系统 呼叫系统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本工程为 一 类 医院建筑,其中消防设备用电,上部应急照明,电梯动力等用电荷按二类负荷要求供电;一般照明及动力用电按二类负荷要求供电。 本工程从 现有住院综合楼变配电室引入 两路电源一备一用。 消防电源平时由市电供电,当市电停电时,自动启动柴油发电机组在 15 秒内投入正常带负荷运行,机组电源与市电电源联锁,不得并网运行。 用电指标:按 70W/m2 计。 本工程设计总容量约为 1068 Kva ,建议采用2X630Kva,变压器负荷率 %。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树干式、放射式相结合的混合配电方式。 本工程各低压出线均在变配 电室低压配电 柜内计量。 照明系统:光源及灯具:采用高效节能型灯具,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的灯具暂定为内置电池的应急式灯具。 1. 7 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防,采用避雷网法防直击雷, 30m以上设置防侧击雷和等电位保护措施;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主要有:电源进线采用电缆埋地引入,高压侧各相装设避雷器,进出屋面的电力线路均穿金属管保护,其回路在开关的电源侧与配电箱外壳之间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接地型式采用 TNS统,并设置总等电位联接,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与 PE 线相接,卫生间、楼层弱电间、 楼层配电间等作局部等电位联接,各种接地共用同一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 1 欧姆。 1. 8 电讯系统 1. 8. 1 由当地电信部门提供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实现光纤到楼五类双绞线到户的系统,语音数据合二为一的智能信息平台。 1. 8. 2 本工程的办公室均按每 20 平方设一部电话及宽带,并在党员活动室、食堂、多功能厅、宿舍设置相应数量的电话及宽带。 本工程电话终端数量约 400门。 1. 9 有线电视系统 1. 9. 1 本工程有线电视信号引自城市有线电视网络,采用双向传输集控系统传输,系统按 550MHZ 传输,用户接收信号按 68177。 4Db 设计。 1. 9. 2 本工程在美食馆等房间设置有电视插座。 本工程的电视终端数量约为30 门。 2. 0 保安监控系统 2. 0.在 门诊综合 楼的主要出入口、电梯桥厢等公共场所设置闭路监控系统,并与消防安防监控中心联网。 2. 1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在大厦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火灾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彩色 CRT、打印机等设备及可直接拨“ 119”的直线电话。 消防控制中心电源由变电所引来消防双回路供电电源供电。 CRT 显示器、消防通讯设备等的电源,另设 UPS 装置供电。 火灾报警探测器及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 在本楼共用走道、客房、办公用房、大堂及电气竖井等处均设有 智能型光电感烟探测器。 在地下室装设 智能型感温探测器。 为保证可以可靠地探测到火情,在大楼的配变电所、水泵房、电梯机房等重要专业用房内分别设置了地址码感烟、感温探测器。 在大楼的共用通道及主要疏散口分别设置有带消防电话插孔的地址码手动报警按钮。 消控室对消火栓系统的控制 火灾发生时人员在现场打碎消火栓内的破玻按钮,则立即自动启动消火栓泵 ,同时主机能立刻接到报警信号,自动启动消火栓泵,同时在 CRT 微机上显示出发生火情的位置以及消火栓泵的状态信号。 主泵发生故障时自动启动备用泵投入运行,手动时可由消防保安人员在消控中心手动实现对消火栓泵的起、停。 消控室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 主机监视报警阀压力开关和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的动作情况,压力开关动作则立即自动启动喷淋泵,同时主机能立刻接到报警信号,自动启动喷淋泵,并监视喷淋泵的状态信号。 手动时,由消防保安人员在消控室内手动实现对喷淋泵的起、停。 消控室对防排烟系统的控制 当地上层发生火灾时,由主机发出指令,开启着火层及相邻上、下层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多叶送风口,开启加压送风机, 70℃ 时,前室送风口关闭,风机停止。 当地下停车场发生火灾时,主机发出信号关闭地下车库排烟排风系统中排风管上的防烟防火调节阀,开启排烟口,风机变为高速运行, 280℃ 时,排烟口关闭,风机停止。 火灾发生经确认后,系统发出控制信号通知电梯迫降于首层,普通电梯停用,消防电梯继续运行, CRT 微机上有消防电梯运行状态信号。 火灾事故广播及专用通讯系统 系统设置专用的消防广播盘,消防广播 布线纳入大厦的综合广播系统。 火灾发生后,自动或手动输出切断疏散层正常使用广播的信号,紧急转入火灾事故广播状态,进行火灾事故广播。 系统设置专用的消防电话主机,在建筑物内高低压配电室、水泵房、电梯机房等处设有火警专用电话分机,可实现与消控室的双向通讯;每个手动报警按钮均带有消防电话插孔,可接受消控室的控制指令;消防电话总机设在消控室内,消控室设有直接向消防部门报警的直通外线电话。 护士呼叫系统 护士呼叫系统为区域性系统,结合本建筑设置的护理单元数量设置呼叫系统。 系统由台式对讲型主机、门机、床头呼叫单元、 卫浴求救按钮及走廊显示器构成。 主机时时按顺序巡检呼叫信号并将结果显示在主机及走廊显示器上。 护士可以随时摘机与病人对讲,病人可以通过按钮或呼叫发出呼叫。 护士处理完呼叫病人后通过按床头单元的清除键清除呼叫状态。 卫浴呼叫具有最高优先权。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本建筑物按一类保护对象设计。 总控制机房设置于一层内的消防控制室。 在以下位置设置电气火灾报警探测器: 照明总配电箱进线处、应急照明配电箱、餐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配电箱总进线处、柴油发电机房等其他电气火 灾危险性大的场所配电箱进线处。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仅作用于报警。 电气火灾探测器的报警设定值考虑了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 (三)无障碍设计(电气专业) 本工程在残疾人卫生间等残疾人使用的房间内设置有手动报警按纽,报警警铃设置在一层值班室,并在残疾人房间外的公共位置上设置有声光报警装置以便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残疾人出现的险情,及时救助。 (四)夜景工程设计(电气专业) 本工程夜景的设计主要是在庭院上设置庭院灯 ,并在建筑外立面设置夜景灯 等。 所有的夜景的灯具设计均采用 TT 接地系统设计。 夜景 的控制配电箱设置在一层值班室内以便控制,单独计量。 夜景配电箱的预留容量为 50KW。 消 防 专 篇 一、设计依据:现行国家有关消防设计规范。 二、总平布局: 本工程与周边 其它 建筑间距大于 8 米。 三、单体设计: 建筑主要构件和墙、柱、梁、板等材料均满足三级耐火等级要求。 防火疏散: 每个单元设自然通风楼梯间( 11 层以下)。 防火分隔:楼梯间及前室采用乙级防火门,管井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 防火分区: 每个单元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给排水部分 一、根据防火规范要求。 二、建筑消防用水量为: 类 别 流 量 火灾延续时间 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 20 升 /秒 2 小时 128 吨 室内消火栓用水 20 升 /秒 2 小时 128 吨 自动喷淋用水 40 升 /秒 1 小时 144 吨 三、消防给水系统: 在屋面设 20 m3 高位消防水箱,分设室内消火栓及自动喷淋增压泵。 室外消火栓用水由室外给水管网提供。 电气专业 电源:所有消防设备均采用 双电源在最末一级自动切换的供电方式。 配电线路:消防设施配电采用耐火电缆,不同类电缆同层桥架敷设时,用隔板隔开,桥架及支撑件涂防火涂料。 火灾应急照明 3.1在楼梯间、疏散走道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设置疏散照明灯。 3. 2 在疏散走道、楼梯间及其转角处等部位墙面上设置疏散方向标志灯。 3. 3 在安全出口上部的顶棚下或墙面上设置安全出口标志灯。 3.4在消控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变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信总机房、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 疏散走道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所有房间设置火灾备用照明 ,并保持正常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层。 报警点分布:电梯前室、过厅、走道、设备机房等。 系统设备:系统由报警控制器,非标联动控制屏,消防电话,消防广播及主机电源,外控电源等组成。 为保证系统可靠工作,系统由两路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经交流稳压器稳压,并自带 UPS 不停电电源。 联动控制:通过现场控制模块对消防泵,喷淋泵,正压风机,防排烟风机等设备控制。 消火栓泵现场按钮可直接远距离启泵。 消防广播:事故时,紧急起动着火层及上、下相邻两层广播,组织人员疏散,并指挥灭火。 消防电话:每层设置消防电话插孔,电梯机房、设备房设固定消防电话,消控中心两部对外直通电话且可与本城市的 119 直通电话。 系统配线:系统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均选用阻燃塑料绝缘护套软线 (ZRRV)。 竖向线路在竖井中穿钢管或金属防火线槽内敷设,水平线路穿钢管暗敷,暗敷在混凝土板内。 环 保 专 篇 一、 环保措施: 生活污水,排水采用雨污水风充制,污水独立设置专门的污水管系统,先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噪声处理:采用密闭性好的外窗。 生活垃圾:利用医院现有的垃圾设施。 二、给排水部分 本工程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室内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三、电气部分 变配电设置采用无油设备。 人防工程设计 专篇 一、建筑设计 人防地下室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人防地下室设于地下一层,按全埋式平战结合六级人防、二等人员掩蔽所进行设计。 根据相关规定,本工程需建人防工程面积为 1200 m2。 人防工程共 有一 个防护单元,防护单元 面积约 1500 ㎡, 设两个对外出入口 , 出入口利用地下室疏散楼梯 疏散。 每个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