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平坦化上移 态势 ,其中中期和长期品种 受 一级市场发行 影响 加速 调整 , 上移幅度较大,且利差不断缩小, 短端 部分 上移幅度较小 ,与长端利差增大。 图 18: 46 月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 12 数据来源: 第三阶段, 78 月, 债市出现迹象, 债指 触底反弹 , 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下行。 本阶段 , 面对 CPI 数据继续上行( 6 月 %, 7 月 %), 央行再度 收紧流动性 ,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控力度空前。 这时, 市场 或许认为 CPI 已见顶 ,加息 政策如期 而至也暂时缓解了市场紧张 气氛 , 同时 6000 亿特别国债直接面向央行发行, 暂时 也不会 对市场造成 较大 冲击。 债券市场 出现本年度首次小幅反弹 ,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下行,同样 7年期和 10 年期品种的发行 再次发挥风向标作用,使 中部 收益率曲线 提前 出现凹 陷。 图 19: 78 月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 数据来源: 第四阶段, 910 月, 债券市场在经历 剧烈振荡 调整。 本阶段, CPI 数据再次 超出 市场预期, 8 月 CPI 创下历史新高 %, 9 月、 10 月也都在 6%以上, GDP 同比增速 %, 前三季度新增贷 款余额已超过去年全年 ,经济过热、流动性泛滥的警钟再度被 敲 响 ,未来从紧货币政策方向进一步明朗。 9 月,受到 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央票 ( 9 月 7 日 )等多项措施的打压 ,债指短暂 急速 下行,但 自 下旬 开始, 受 充裕 资金面 的支撑则 出现反弹迹象。 收益率曲线短端和中端出现调整,长端基本保持不变。 图 20: 910 月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 13 数据来源: 第五阶段, 1112 月, 债券市场 企稳回调 ,收益率曲线 局部下移。 在 抵御了 年内 连续加息的政策压力 后 , 债券市场终于重现回暖迹象。 虽然 CPI 在 11 月再次创下 %的历史最高记录,但是由 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存贷款利率上调空间已经不如前期宽裕,宏观调控部门未来所采取的政策措施面临转型,贷款额度的限制、股市资金回流等多头因素的出现,使市场对后市出现 回调反弹的 判断。 收益率曲线整体维持不变,局部部分受发行影响,出现下调,如 10 年和 15 年点位(特别国债发行)。 图 21: 1112 月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 数据来源: 第三部分 债 券 市 场 继续向纵深发展 一、 一级市场发行 量 剧 增 ,发行 结构多元 化 2020 年 与 2020 年相比,各主要券种发行人都增加了在债券市场上的筹资额度 , 债券一级市场发行次数 和发行规模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共发行债券 636 次,发行 总量达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137 次, 万亿元,两项增幅分别为 27%和 40%。 央票、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 14 仍然是一级市场的主要品种,三者发行量占到市场总发行量的 90%以上,分别为 万亿元、 万亿元和 万亿元,(三者占比分别为: 52%、 27%和 14%);信用类债券本年发行量虽然仍然占比较小,但较上年却有较大突破 ,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继续保持小步快跑态势,本年企业债发行量 亿元,较上年增长 73%,短期融资券发行量 亿元,较上年增长%。 图 22: 2020 年主要债券 发行量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央行票据 记账式国债 政策性银行债券 短期融资券 企业债 商业银行债券 资产支持证券2 0 0 6 年发行面额( 亿元)2 0 0 7 年发行面额(亿元) 数据来源: 全年 债券市场 发行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一) 万亿 特别国债 大规模 投放, 记账式国债 发行量 出现猛增。 为配合人民银行有效对冲流动性、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拓宽外汇运用渠道,财 政部在今年 分八次 发行了 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 2020 亿美元外汇,作为 中国 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 其中 有 万亿 元 被央行收入囊中 ,其余 万亿元则通过招标向市场发行。 当年记账式国债 发行量 万 亿元,较上年增加 倍。 (二) 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增大 , 央票 发行 量 剧增。 配合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实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加大,央票发行次数和发行量较上年继续增加,发行次数达 143 次,发行量达 万亿元,占到本年发行总量的一半以上。 (三) 企业债 券 迎来 政策春天, 发行规模 翻番。 今年以来,为 了贯彻 落实 党 中央 、国务院所提 出的 “ 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 的要求, 各 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有效措施,进一步 培育企业债市场。 本年,共发行 89 只 , 发行量 1720 亿元,较上年的49 只, 995 亿元,几乎翻了一番。 (四) 加息通道下, 浮息债券供给充裕。 与往年贴现式债券(主要是央票)占主流品种不同,本年固定利率债券品种占到一级市场的五成以上, 同时,浮动利率债券 在利率 15 上行通道下供给较往年更加充裕,全年发行 5406 亿元,占到发行总量的 % , 为 2020年 的 1603 亿的 倍。 (五) 期限 结构 趋于均衡 , 长期品种占比 增加 , 中期品种仍是主力品种。 本年长期 债券 品种 随着特别国债的发行, 发行频率和发行量 较往年有了 质的飞跃,发行量占比全年接近市场三分之一( 27%)。 中期和 短期品种 占比 相对 则 有所下降, 分别 占 到 发行总量的 57%和 16%。 图 23: 2020 年各期限债券发行量 占比 %%%%%%%1年以下 13年 35年 57年 710年 10年以上2020发行占比2020发行占比 注: 1 年以下,不含 1 年, 13 年不含 3 年 含 1 年 ,其他品种同理。 数据来源: 二 、债券市场存量 继续 快速 增长 截至 2020 年末,在中央结算公司 托管 的债券 共有 997 只,比上年增加 223 只。 人民币债券存量达 万亿元,比上年的 万亿元增加 万亿元,全年托管量增幅 33%。 其中,银行间市场可流通量 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 %;交易所市场可流通量 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可流通量 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 %;不可在上述市场流通量 万亿元,占 %。 图 24: 2020 年各债券 托管 量 占比 16 %%%%%%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债券商业银行债券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证券公司债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外国债券 数据来源: 从现有的债券结构看,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银行债三足鼎立, 托管余额分别为 万亿、 万亿和 万亿元, 分别各占市场 37%、 30%和 23%; 信用类债券 余额 则已突破万亿, 占 到剩余 的 10% ,包括 由企业债( 亿元, %)、短期融资券( 亿元, %)和商业银行债( 亿元, %)。 从机构 投资人持有结构 看, 商业银行、保险机构 和基金 作为主力机构,分别持有债券市场% ( 万亿 ) 、 % ( 万亿 ) 和 % ( 万亿 ) 的 存量。 图 25: 2020 年各机构持有量占比 %%%%%%%特殊结算成员商业银行信用社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基金非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交易所其它 数据来源: 从各期限品种的存量结构看, 1 年 期以下的短期品种 存量增长幅度最大 ,本 年 末 托管量达 万亿元,占到全市场托管余额的 39% ,较去 年的 万亿元增加了 1 倍; 13 年期品种 托管量和 市场 占比均有所增加,分别为 万亿元和 20%; 35 年期品种 托管量有大幅下降 ,年末托 17 管量 万亿元,较上年的 万亿元 缩减了 2 倍多,托管占比也由原来的 39%下降到 13%。 5年期以上品种 托管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仍维持在 万亿元,占比为 %,其中 510 年期品种比重有所上升, 10 年期品种比重有所下降。 图 26: 2020 年各期限品种债券存量 图 27: 2020 年各期限品种债券存量 13年13%35年39%510年13%1 0 年以上15%1 年以下20%1 年以下13年35年510年1 0 年以上1 年以下39%13年20%35年13%510年15%1 0 年以上13%1 年以下13年35年510年1 0 年以上 数据来源: 表 2:各期限品种托管量及占比 2020 年债券存量 2020 年债券存量 面 额 (亿元 ) 占比 (%0 面额 (亿元 ) 占比 (%0 1 年以下 13 年 35 年 510 年 10 年以上 数据来源: 三、 二级市场交易 结算 放量 增长 2020 年,中国债券市场交易结算量 再创新高,全年共结算 万笔,结算量高达 万亿元, 同比 增长率达到 %。 其中,银行间市场 交易结算量放量增长,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交易结算量 有所下降。 三个市场交易结算量分别为 亿元、 亿元和 亿元 ,占市场交易结算 总量的 % 、 和 %。 表 3:全市场债券交易结算情况( 2020 年) 交易场所 笔数(万笔) 面额 /金额(亿元) 占比(%) 银行间市场 % 交易所市场 上交所 深交所 18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 % 合计 100% 数据来源: 、 ..、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 :快速增长 ,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2020 年,银行间市场 全年交易呈快速增长势头,共交易结算 万笔,交易结算量超过 63万亿元, 分别比去年同期 增长 %和 %。 本年共 248 个交易日,日均结算 761 笔 、 2545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113 笔, 998 亿元 , 也大大超过本年交易所 A 股日 均 交易量 1912 亿元的规模,银行间市场继续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占据重要 地位。 交易品种中,质押式回购大幅放量是拉动债券市场交 易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现券交易继续保持稳 步增长态势;买断式回购、 远期交易 和借贷交易作为 新兴 的衍生品业务,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投资人参与热情也比往年更加高涨 ,交易结算量呈倍数增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