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储罐风险评估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020《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图样的要求。 安装、 改造、维修 应遵循: TSGR00042020《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5条规定要求。 使用管理应遵循: TSGR00042020《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6条 规 定 要求。 5 定期检验 应遵循: TSGR00042020《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7 条 规定 和TSGR70012020《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包括: 3号修改通知) 要求 在用本期间设备 缺陷判断和安全性评价:按 GB/T196242020《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规定执行。 在满足 ,设计工况下可能发生危害: 泄漏现象 : a. 在起吊、运输中对接管碰撞,造成 机械 损伤,安装后未检查出造成泄漏现象。 b. 密封接口(包括;法兰接口、丝扣连 接)安装后存在的泄漏现象。 c. 环境开裂 : 本设备主要是 丙烯 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 介质应力腐蚀开裂,造成的泄漏现象。 d. 装卸介质时,压力变化频率过高, 产生的循环失效,例如: 密封接口螺栓和丝扣接口疲劳,造成的泄漏现象。 e 不可 预见 外来能量的破坏,造成设备损害,造成的泄漏现象 爆炸现象; a. 由于泄漏造成局部环境 丙烯 浓度≥ 15%~ 18%,可能造成爆炸现象。 b. 超压、超量储存、装卸介质, 可能造成爆炸现象。 c. 检修时未对储罐内 残余 介质进行清除 和 对罐内空间 丙烯 气进行置换,罐内 丙烯 浓度≥15%~ 18% 动用明火和机械撞击产生火花 ,可能造成爆炸现象。 d. 外来高温(明火)和不可预见外来能量 撞击, 造成变形和损伤, 可能造成爆炸现象。 破损现象; a. 超期服役,且腐蚀缺陷超过 按 GB/T196242020《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安全性评定范围 ,存在无法在设计工况工作 破损现象。 b. 设备连接的安全附件不能正常工作。 存在安全隐患破损现象。 变形现象: a. 两鞍座基础设计、施工存在的缺陷 , 使用工况下的载荷下产生的变形现象。 b. 超压、超量储存、装卸介 质, 产生的变形现象。 c. 外来高温(明火)和不可预见外来能量 撞击,造成变形现象。 次生危害现象 :人员 接触中毒 : 毒性及中毒机理 6 健康危害:本品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 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 15%时,需 30 分钟; 24%时,需 3 分钟; 35%~ 40%时,需 20 秒钟; 40%以上时,仅需 6 秒钟,并引起呕吐。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 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毒理学资料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00 TLVT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未制定标准 5 失效模式 的评定 断裂与塑性失效的评定: 评定方法:平面、凹坑、 气孔和夹渣缺陷的评定。 按 GB/T1962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 、 、 (平面缺陷的常规评定) 评定的安全系数: 按 GB/T1962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51失效后果一般各系数值取值。 疲劳失效评定:按 GB/T1962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6 条进行。 安全性评价应满足GB/T19624标准 610式的要求。 6 发生危害现象处理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 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7 泄漏措施: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