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导意见(试行)原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区之间的异频切换成功率大于 95% 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 90%位置, 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 3 室内 分布系统设计细则 信号源选取 3. 1. 1 考虑网络容量 、对基站底噪的影响以及维护监控,优先选用宏基站 + RRU 或分布式基站作为信号源; 3. 1. 2 对于光纤资源不能按时到位的重要站点,可以临时采用射频直放站作为信号源,待光纤资源到位后可再更换为 RRU。 3. 1. 3 对于低话务密度、小规模覆盖且较为封闭的场景,通过成本投资分析和对网络影响的估算后可选用直放站作为信号源。 3. 1. 4 选用射频直放站时,要求如下: 1)信号源纯净: RX=50dBm—— 65dBm;主导频 Ec/Io 大于 7dB; 其他导频 的 Ec/Io 小于主导频在 7dB 以上; 2)施主天线安装位置不宜高于 25米; 3)施主天线方向性要好; 4)尽量少使用功率超过 10W 的无线直放站。 5) 1个射频直放站或室内分布系统对施主基站引入的噪声系数增加应控制在 2dB 以内,单扇区下的多个直放站或分布系统对施主基站引入的总噪声系数增加应控制在 3dB 以内。 第 4 页 共 10 页 6)选用射频直放站和干放时需要考虑上下行功率平衡, 整个系统上下行增益 差 一般 不 应 超过 5dB(有特殊需求除外)。 信号源及有源设备功率预留 3. 2. 1 宏基站、 RRU 导频功率通 常为满功率的 10%,但在低话务区域分公司 暂时 可以考 虑适当提高导频功率比例,加强覆盖效果和用户对信号 强度 的直观感受,但会影响小区和用户下载速率。 3. 2. 2 直放站、干放等有源设备 功率预留要与施主扇区或作为信源的 RRU保持一致 , 一般 导频功率按照总功率回退 10dB 考虑。 3. 2. 3 在 WCDMA 低话务密度的 站点 , 有源设备导频功率按照总功率回退值可以参照施主扇区适当减少,但最少应不低于 5dB; 3. 2. 4 中等话务及以上的场景,使用射频直放站时,宜额外考虑 2~ 3dBm信号波动预留; 3. 2. 5 对于双载波、 3载波区域,还需要 分别 考虑 3dB 和 5dB 功率预留。 馈线的使用 对于新建室分系统 : 原则上 主干线必须使用 7/8 馈线 ; 次主干线超过 15 米的 建议 使用 7/8 馈线; 支馈线(与天线连接的馈线) 宜 使用 1/2 馈线,若天线口功率不满足设计要求,则 使用 7/8 馈线; 除非实际施工不许可,否则禁止使用8D、 10D 馈线。 干线放大器的使用 3. 4. 1 WCDMA 的新建室分系统应尽量减少干放的使用; 3. 4. 2 确实需要使用干放时,考虑对基站底噪的影响,尽量使用总功率5W以下的干放; 3. 4. 3 不建议干放 串联使用。 3. 4. 4 因为同一扰码的数字信号合路也会带来基站底噪的抬升,所以RRU级联代替干放使用时也尽量分到不同的扇区; 天线口功率 3. 5. 1 根据电磁辐射要求,室内天线发射总功率应小于 15dBm,以导频第 5 页 共 10 页 功率占总功率 10%计算,楼层间隔 3米以内的室内天线口导频功率应不大于 5dBm。 若楼层较高天线口离手机距离较远或导频功率占总功率比例超过 10%的,天线口导频功率可适当增大,但要注意手机发射功率,避免因手机发射功率在降到最低值( 50dBm)后无法再继续下降,造成远近效应。 3. 5. 2 在无法采用多天线小功率进行设计的楼层 ,天线口功率可适当放大,以满足覆盖要求,但应保证室内天线最大发射总功率≤15dBm; 3. 5. 3 电梯、地下停车场 、综合 覆盖 系统 等可采取 大功率 少 天线方式。 3. 5. 4 在使用玻璃幕墙的建筑, 在靠近玻璃幕墙的区域要采用 小功率多天线的原则,天线口功率要小,避免室内信号对外的泄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