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早熟组马铃薯区域试验结果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5 致 谢 ............................................................................................................................... 6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IV 前 言 马铃薯区域试验是在广阔生态环境下鉴定马铃薯新品系的试验方法。 选择适量而恰当的试点是可能取得最佳试验效率的途径之一。 定量地评价试点或试点组合,将为区域试 验试点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马铃薯新品种 (系 )在大面积推广之前,必须经过区域试验,进行综合评判。 对品种 (系 )进行评判的重要统计模型是:①品种主效;②地点主效;③品种 x 地点互作效应 [1]。 黑龙江省是我国境内维度最高,气温最低的边疆省份,属于高维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少雪,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湿润、半湿润森林与森林草原地带,土质肥沃,是我国重点商品薯和种薯基地之一。 黑龙江垦区的马铃薯产于正在蓬勃发展, 2020 年种植面积达 万 hm2,平均单位产量 [ 2]。 为打造垦区马铃薯 品牌产业,特别是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需要,逐步推进垦区西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种植比例也达到了种植面积的 12%左右。 由于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大大推进了垦区马铃薯育种工作的进展。 据调查,目前垦区培育成功并用于生产的马铃薯品种有东农系列、克新系列等优质薯种。 这些薯种也为马铃薯育种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1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 3 个,分别为 尤金 (代号 B1) 、 荷兰七号 (代号 B2)、 东农 303(代号 B3),田间播种材料为原种 , 小整薯播种 , 薯块重 20g 左右。 试验地点 共有 3 个试验 点, 分别为 克山农场 (A1)、 嫩江农场 (A2)、 二龙山农场 ( A3) 试验方法 各试验点田间试验均采用 随机区组设计, 4 行区 , 3 次重复 , 小区面积为21m2, 种植 100 株 , 行株距分别为 和。 按当地适宜播期播种,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生产 [78]。 数据采集与处理 采用 DPS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测验( SSR 法)。 方差分析法计算公式: 2 结果与分析 参试品种块茎特性及经济性状调查 三个品种中,除荷兰七号的皮色为淡黄外,其余两品种皮色均以黄色为主,尤金在不同的地区肉色表现也不尽相同,其中:克山和嫩江表现为黄色,而二龙山则为淡黄,由此体现出地域对该品种有一定的影响 [5]。 荷兰七号的肉色受地域性的影响较大,如:克山,深黄;嫩江,黄;二龙山,淡黄。 东农 303 在变异来源 DF SS 品种间 n n1 Σ Tn2/kC 地区间 k k1 Σ Tk2/nC 试验误差 (n1)(k1) SST SSASSB 总变异 v=nk1 Σ y2C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2 一定程度上也受地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