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东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模板施工方法及要点 大块 整体模板采用 5T 龙门吊吊运,单个支架及小模板人力搬运,人工安装、涂油、拆卸及修整。 模板工程要由专职工程师负责技术交底,指导和检查。 模板进场使用前先进行试拼,检查合格并取得工程师认可。 安装时模板要保证正确的线型,接缝严密,棱角分明。 保证混凝土施工时要不跑模,不漏浆。 待浇注混凝土的模板内应完全 没有铁锈、污垢、泥土或其他杂物。 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 浇注混凝土前应对模板涂脱模剂。 模板拆卸时不要伤害混凝土表面。 拆卸后的模板要堆放在指定的场地上及时予以修整待用。 二、 筋施工方法及要点 封锚,存空心板待架 钢筋存放在钢筋棚内,地面采 用混凝土垫层,在垫木上存放钢筋。 存放时要避免钢筋表面生锈和机械损伤。 盘条采用 1T 卷扬机拉伸调直,钢筋切割机或氧焊机割,纵向主筋采用闪光对焊,其他采用电弧搭焊接,钢筋弯曲机弯制,人工搬运上台、绑扎,预制与梁体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支垫。 钢筋工程要由专职工程师负责技术交底、施工指导和工后检查。 所有钢筋工都要进行培训,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所有钢筋的弯曲和调直必须采用冷处理方式。 主筋接头都要错开 L/2 和 L/4 截面处且同一截面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 50%。 钢筋加工、制作要满足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三、 凝土施工 方法及要点 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 ZL40 装载机上料,自动计量, 1750L强制式拌和机拌制,车载式混凝土罐斗运输, 5T 龙门吊提升入模,插入式振捣器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振捣。 混凝土浇注应由专职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交底、工中指导及工后检查。 严格按照连续浇注、水平分层捣固的方法进行浇注施工。 浇注前要进行灌注能力和方法的设计。 明确工艺方法及标准,编制施工细则。 捣固时要注意对预埋件及波纹管的保护,防止因振动而导致位移。 振动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密实度,表面泛浆泡消失为度。 施工中应加强观察,防止漏振、欠振、过振。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覆盖洒水养生,覆盖时不得污染混凝土表面,每天洒水的次数以能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为度。 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 混凝土浇注后 12 小时可拆模,拆模时要小心不得碰伤混凝土。 第五节 40 米 T 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法及要点 一、 预应力施工的 6 个阶段 预埋波纹管。 穿钢绞线、安装锚杆及夹片。 千斤顶定位。 张拉并记录千斤顶压力及钢束延伸率。 锚固。 灌浆及封锚。 二、 波纹管安装 波纹管安装应按设计图纸指定的位置进行,采用钢筋架定位。 为了保证孔道畅通,可在管内设对应直径的普通胶管,混凝土浇注后拔出。 浇注混凝土时应 注意防止波纹管上浮、移位、捣破等情况发生。 三、 清孔 混凝土浇注完成初凝到后,应及时抽出波纹管内的胶芯管,并用与波纹管内径相应的钢制橄榄式通孔器进行通孔检查。 如有堵塞应将孔道清净。 四、 钢绞线编束、穿束 钢绞线下料长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L=1+2( 11+12+13)其中 L—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 L— 锚具支承板间孔道长度; L1=锚具高度; L2— 张拉千斤顶支承端面到槽行口外端面的距离; L3— 长度富余量,一般取 100CM。 钢绞线下料时采用砂轮机切割,将切口两侧各 3~5CM 处用铁丝绑扎,并将焊口焊捞。 编束时,每隔 1~ 绑扎一道铅线,铅线口向内,以便穿束时顺利通过孔道。 编好束的钢绞线应标明使用梁片的种类及孔号,以免用错。 当空心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以上时,才可进行穿束张拉。 穿束前用无油压气泵吹高压气清理孔道内的杂物和积水,穿束以后的钢绞线应能在孔内来回自由拉动。 五、 张拉 在两端锚座上安装环及夹片,用手锤轻敲夹片,使其不致脱出,这时应注意钢绞的排列顺序尽量相互平行不要交叉,同时要保证锚环与孔道的同轴度。 起吊千斤顶放置在张拉工作平台上。 穿钢绞线并在千斤顶后部安装自动工具锚,注意锚孔内不得有污物。 为卸锚方便, 锚环中和夹片的圆锥面内可均匀涂润滑物质石腊。 先略微张拉钢绞线,以消除钢绞线松弛状态。 检查孔道轴线,锚具和千斤顶是否在一条直线上,主要注意钢束每根钢绞线受力均匀,进而两端同时张拉至 10%左右的控制张拉应力,并在自由工具锚的前端钢绞线上做上记号,测量计算钢绞线的伸长量及检查钢绞线是否滑丝。 用高压油泵对千斤顶两端分级加载张拉,张拉至 102%张拉控制应力时,持荷 5MIM,以消除预应力筋的部分松弛应力损失。 高压油泵回油卸载至 100%控制张拉应力,测量钢绞线的伸长量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钢绞线是否滑丝。 打开高压油泵的截 止阀,从两端高压油泵同时回油锚固,向千斤顶回油缸供油,使油泵回程,撤除千斤顶。 张拉时,如锚头处出现滑丝、断丝或锚具损坏,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检查并作出详细记录。 六、孔道压浆 压浆前切割锚具外的钢绞线。 用环氧砂浆填塞周围的钢绞线间隙。 用压力水冲洗孔道,排除孔道内粉渣、杂物,确保孔道畅通,并用无油空压机吹去孔内积水。 水泥浆严格按施工配合比在压浆机搅拌筒内拌制。 制浆前应筛除水泥中的结块、大颗粒及杂物,以免堵塞管路或孔道。 采用“二次压浆法”压浆,压浆顺序先下孔道后上孔道,压力为500KPA~600KPA。 第一次 从甲端压入直至乙端流出浓浆时,将乙端的阀门关闭,待第一次压浆后 300MIM,打开甲、乙端的阀门,从乙端进行第二次压浆,重复上述步骤,待第二次压浆完成径 30MIM 后,卸除压浆管。 第六节 40 米 T 梁架设施工方案 40 米 T 梁从 0 号台附近预制场预制完成后,按下列工序进行移梁、安装和就位施工(见下图)。 存梁 吊装至 0 号台平车 运梁至过渡墩 T T 梁安装前,要对安装设备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还要对盖梁上支座位置进行位置、高程和平整度复核,满足规范要求后才能安装 T 梁。 T 梁安装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严格按规范操作。 T 梁导梁致待安装位置上方时,要准确测量和监控,确保 T 梁准确安装就位,支座位置的偏差值要要调整至规范许可范围才能定位。 同时要对梁的高程、垂直度进行检查测量,达到规范要求后 才能安装下一片梁。 安装完一跨 T 梁后,要再次复核,并且要及时进行横向连接施工,横向连接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铺设轨道和安装下一跨 T 梁。 第六章 16 米 T 梁现浇和桥面系施工方案 第一节概述 16 米 T 梁共 7 孔 28 片梁,采用满堂支架(或梁式支架)现浇施工方案。 第二节现浇 16 米 T 梁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流程图 第三节桥面系施工方案 利用 T 梁预留的桥面连续槽,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桥面连续和桥面铺装,特别要注意桥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桥面平整度和防滑槽、施工缝的处理。 按设计的型号和尺寸购买质量合格的伸缩缝材料。 安装 伸缩缝时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 防撞护栏要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同时要注意加强测量控制,保证防护栏施工的外观质量和线形顺直。 泄水管位置要埋置准确,水管材料合格,加工和安装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 四、 支架的设计 支架的设计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要通过正确的计算和严格的验算。 根据图纸确定支架的形式及各部尺寸。 对于 T 梁浇注后产生的挠度进行计算并预留支架的拱度。 对于 T 梁浇注时的施工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稳定性也要进行验算。 确保支架设计的安全可靠。 做到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编制好施 工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对所用材料构件如贝雷架构件等要进行质量检查后进行使用或安装。 支架的支承位置和构件位置要经测量放线,务求位置准确。 安装时支撑和连接要牢固。 支架的平台必须平整,标高正确。 在支架的安装及拆卸过程中要采取各项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设防护桩,悬挂安全标志和安全网。 支架安装完成后,要对各构件位置、尺寸,安装质量进行认真检查。 并在使用前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同时要按设计准确预留支架的预拱度。 五、 模板安装 40 米 T 梁模板全部钢质化, T 梁底部、肋梁及翼板全部采用定型的 3015 钢模板,局部阴角阳角采用异型钢模连接。 模板安装前先按设计图进行试拼,相邻两块板的每个孔都要和 U 型卡扣紧。 每隔一定间距用 L 型插销贯穿邻近的几条肋,以加强模板的整体性和刚度。 龙骨用钩头螺栓外垫蝶形机件与平板边肋孔卡紧。 试拼合格后进行编号,并深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好。 地模板或拼好的模板设计顺序在已放好的模板边线上就位后,用 U 型卡将相邻模板连接卡紧。 梁底模板要确保与模板的支托紧密无虚位。 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杆加纵横压杆,压顶压脚,防止侧向位移。 梁体横板的纵坡和设计、施工预拱通过调整脚手架的螺杆托头未达到预 定的标高位置。 纵向预拱度做成抛物线。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的接缝要严密,防止漏浆。 模板及支撑要安装牢固,防止在施工荷载作用下松动或跑模。 模板安装位置及尺寸要符合规范要求,误差不超过允许值。 六、 钢筋制作与安装 钢筋绑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钢筋先在钢筋扣工场场地内加工成型,然后转运到箱梁位置进行现场拼装,梁肋钢筋各齿板钢筋则按骨架形式绑扎,人工安装;另一部分在梁底模上现场绑扎,例如底板及顶板钢筋采用现场绑扎。 为保证砼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外侧绑扎适量砼块,呈梅花形,其强度与厚度均应符合 设计要求。 七、 混凝土浇注 箱梁采用 40 号混凝土,设计要求养生三天后强度达到32 号砼坍落度 8— 10CM,配合比中粗骨料为 1— 3CM 碎石。 砼采用一次浇筑施工,由于在施工范围内设置砼搅拌站,故所需砼由搅拌站直接生产提供,并运至施工现场。 拌和中严格控制水灰比,采用自动计量拌和站。 40 米 T 梁腹板和顶板混凝土的浇注应自中向两端进行;40 米 T 梁腹肋混凝土浇注分层进行。 浇注应连续进行。 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测各种机械、工具是否性能良好;模板是否稳固;箱内是否整洁,无杂物。 浇注箱梁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动器应垂直插入,快 入慢出。 插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超过振动棒的工作部分。 其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倍。 插点要均匀,应成行列式或交错式前进,以免多振或漏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