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气站是一个接受储存和分配液化石油气的基地,是城镇或燃气企业 把液化石油气从生产厂家转往用户的中间场所。 根据功能,可将其分为: 储罐区:(共 2 个 50 m3 /罐的 卧式储罐 ,和 1 个 5 m3 /罐的 残液罐。 ) 生产区:(卸车点,泵房,灌瓶车间,气瓶间) 辅助区:(消防泵房,空港瓶库,配电箱,办公室,寝室,卫生间) 耐火等级的确定 根据不同分区来确定耐火等级。 根据液化石油气的火灾与爆炸危险性的特征,液化石油气的生产类别为甲类,耐火等级为一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为单层厂房为 4000 平方米。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物品类别为甲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最大允许占地 面积为单层库房每座库房 750 平方米,防火墙间为 250 平方米。 辅助区耐火等级选为二级。 选址和布置 选址 :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布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且就远离城市居住区、村镇、学校、剧院、体育馆等人员集中的地区和工业区。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站址宜选择在所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应是地势平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 同时,应避开地震带、地基沉陷和废弃矿井等地区灌瓶间的气瓶装卸平台前应有较宽敞的汽车回车场地。 布置 : ( 1) 液化石油气站的生产区和辅助区至少应各设置 1 个对外出入口。 对外出入口 宽度不应小于 4m。 ( 2) 卧式储罐不宜小于其直径,操作侧不宜小于。 卧式储罐组应设置联合钢梯平台 8 ( 3) 液化石油气站生产区内严禁设置地下和半地下建、构筑物(地下储罐和寒冷地区的地下式消火栓和储罐区的排水管、沟除外)。 生产区内的地下管(缆)沟必须填满砂子。 ( 4) 液化石油气站内铁路槽车装卸线应设计成直线,其终点距铁路槽车端部不应小于 20m,并应设置具有明显标志的车档。 ( 5)铁路槽车装卸栈桥应与铁路装卸线平行布置,且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其长度可取铁路槽车装卸车位数量与车身长度的乘积,宽度不宜小于 ,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的斜梯。 ( 6) 储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 1m 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 ( 7) 液化石油气泵宜露天设置在储罐区内。 当设置泵房时,其外墙与储罐的间距不应小于 15m。 ( 8) 当泵房面向储罐一侧的外墙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间距可减少至 6m。 ( 9) 液态液化石油气泵的安装高度应保证不使其发生气蚀,并采取防止振动的措施。 防火间距 储罐与泵房其外墙的防火间距要求 15m,取 16m。 储罐与另个储罐防火间距要求 ,取 . 储罐与所属泵房的防火间距要 求 15m,取 24m 储罐与灌瓶车间的防火间距要求 20m,取 26m. 储罐与气瓶间防火间距要求 20m,取 28m. 储罐与办公室防火间距要求 45m,取 55m. 储罐与卫生间、配电间防火间距要求 20m,取 36m. 储罐与空钢瓶库防火间距要求 20m,取 40m. 9 储罐与消防泵房防火间距要求 30m,取 48m. 灌瓶车间与消防泵房防火间距要求 30m,取 32m. 灌瓶车间与办公室防火间距要求 25m,取 26m. 灌瓶车间与配电间、发电间防火间距要求 20m,取 24m. 灌瓶车间及 气瓶车间与卸车的防火间距要求 20m,取 20m. 灌瓶车间与瓶库防火间距要求不限 寝室与空钢瓶库防火间距要求 8m, 取 10m. 消防泵房与办公室防火间距要求 8m,取 15m. 10 第四章 防爆电气的设计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确定 生产区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的划分 ( 1) 液化石油气站内灌瓶间的气瓶灌装嘴、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装卸口属第一级释放源,其余爆炸危险场所的释放源属第二级释放源。 ( 2) 根据释放源的级别划分区域 等级。 存在第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 1 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 2 区。 ( 3) 根据通风等条件调整区域等级。 当通风条件良好时,可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当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有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 4) 液化石油气站用电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的划分宜符合典型示例的规定。 通风良好的敞开或半敞开的灌瓶间、实瓶库和通风良好的压缩机室、烃泵房、气化间、混气间、汽车槽车库、瓶装供应站的瓶库、瓶组气化间、储罐室等生产性建筑爆炸危险区 域等级和范围划分: ( 1) 以释放源为中心,半径为 15m,地面以上高度 ,顶部与释放源距离为 的范围划分为 2 区: ( 2) 在 2 区范围内,地面以下的沟、坑等低洼处划为 1 区。 露天设置的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或储罐区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的划分: ( 1) 以储罐安全阀放散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 ,以及至地面以上的范围内和储罐区防护墙以 内,防护墙顶部以下的空间划为 2 区; ( 2) 在 2 区范围内,地面以下的沟、坑等低洼处划为 1 区; 11 ( 3) 当烃泵露天设置在储罐 区时,以烃泵为中心,半径为 以及至地面以上范围内划为 2 区。 易燃物质重于空气的贮罐,其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宜符合下列规定 : ( 1) 固定式贮罐,在罐体内部未充惰性气体的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划为 0 区,浮顶式贮罐顺浮顶移动范围内的空间划为 1 区; ( 2) 以放空口为中心,半径为 的空间和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下的坑、沟划为 1 区; ( 3 ) 距 离 贮 罐 听 外 壁 和顶部 3m 的 范 围 内 划 为 2 区; ( 4) 当贮罐周围设围堤时,贮罐外壁至围堤,其高度为堤顶高度的范围内划为 2区。 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 和分组 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按照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20 一般是将爆炸混合物分为 三 类: I 类一一矿井甲烷; II 类一一工业气体(如工厂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 III 类一一工业粉尘(如爆炸性粉尘、易燃纤维) 液化石油气爆炸性混合物包括 易燃液体、液化易燃气体、压缩易燃气体及低温液体。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应按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 MIC)分级应符合图 的规定 12 图 注: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爆炸性混合物,按引燃温度分组 不需要用明火即能引燃的最低的温度称为引燃温度。 引燃温度愈低的物质愈容易引燃。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高低,分为 T T T T T T6 六 组。 应符合图 的规定 图 13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所以应划分为 IIA类(级)、 T1 组。 防爆电气的选择 各种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 旋转电机防爆结构的 选型应符合 图 的规定。 图 注: : ○ 为适用; △ 为慎用; X为不适用(下同); ,其主体是增安型防爆结构,发生电火花的部分是隔爆或正压型防爆结构;。 低压变压器防爆结 构的选型应符合 图 的规定。 图 低压开关和控制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 图 的规定。 14 图 灯具类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 图 的规定。 图 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 图 的规定。 15 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 图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 、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电气设备的种类和防爆结构的要求,应选择相应的 电 气 设 备。 二、 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 当存在有两种以上易燃物质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序较高的级别和组别 选 用 防 爆 电 气 设 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