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公路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防汛公路 工程施工方案 1. 慨况 本标段 需重建和改建防汛公路 4857m,其桩号为 36+800~40+900、 41+438~ 41+800 和 42+308~ 42+700,采用 C30 混凝土路面厚 220,水泥稳定土基层厚 150,级配碎石厚 300,路面净宽 7m。 2. 防汛公路施工 . 级配碎石 ( 1) 运输和 拌和 在准备好下承层后,即开始施工放样。 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在碎石场加水湿拌后采用 15t 自卸汽车运至现场摊铺。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拌和采用 路拌 法。 拌和机各料仓均有电子称量装置,所有碎石及石屑等集料均按重量比控制。 加水亦按重量比加水。 在正式拌和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拌和机进行干拌,对干拌的混合料做 筛 分试验,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然后加水湿拌,使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 1%左右,以减轻运输、摊铺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拌和好的混合料均由试 验人员检测其含水量及粒料的配合比,不合格的混合料坚决不使用。 合格的混合料及时运往施工现场进行摊铺。 ( 2)摊铺和整型 施工现场选用 ABG423 型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机开机前,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 5 辆,在摊铺混合料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摊铺机的螺旋送料器内具有 2/3 的混合料,这样可有效防止混合料离析。 在摊铺机后面设三个小组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消除局部粗集料,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 3)碾压 2 混合料经摊铺整型后,立即在摊铺全宽度范围内进行碾压。 碾压时先使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起振碾压,压路机亦起振碾压, 由外侧向内侧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 1/2 轮宽,碾压 6~8 遍,使表面无明显轮迹。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 ~,以后用 2~。 路面的两侧多压 2 遍。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碾压成型后,试验人员立即检查其压实度,如发现不合格立即补压,确保压实度达到要求。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 第一段拌和后,留 5~8m 不进行碾压。 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 4)养生 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洒水养生,时间不少于 7 天。 养生期间封 闭交通。 . 水泥稳定土 水泥稳定土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水泥掺入量按 6%、 7%、 8%三种比例进行试配,要求稳定土的 7 天浸水抗压强度≥ ,压实度≥ 93%。 其他施工要求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20)执行。 石灰 (水泥 )稳定类路面的施工包括放样,清底,备料,配料,拌和,摊铺,整型,碾压,养生等工序。 各工序为: ( 1) 准备工作:包括放样、清底 (修筑路槽或整理下承层 )和备料。 路槽按设计断面修筑,并用 10t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 (压 3~ 4遍 ),至规定的密实度而无明显的轮迹即可。 下承层表面平整 、坚实,具有规定的标高和横坡,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现象。 3 用土翻松打碎,其中 15mm~ 25mm 的土块以不超过 5%为宜。 集料中的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予以剔去。 泥灰采用磨细生石灰和粘土混合,石灰掺量约占干土重量的 12%,石灰技术指标符合道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20)。 生石灰块在使用前 7d~ 10d 充分消解,消石灰块宜过孔径 10mm 筛,消解后的石灰保持一定的湿度,但不可湿成团,尽快使用。 粘土的塑性指数为 18~ 22 左右,粘土中不得含有腐植质或其他杂物。 石灰和所加土的总质量与碎石的质量比宜为 1:4~ 1:5,即碎石或砾石在混合料中的质量不少于 80%。 ( 2) 配料与拌和:根据施工现场及机械配置等条件,混合料采用机械在路上就地拌和 (称路拌法 )。 按结构层的设计 (压实 )厚度、材料的配比和各组成材料的松铺干密度,计算各种原材料的松铺厚度和数量。 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原材料分层均匀摊铺在预定的宽度内。 铺料前,在下承层上洒水,使其表面湿润。 通常,先铺土和集料,再铺石灰 (水泥 )。 土和集料过干时,均匀洒水闷料,使其含水量较混合料的最佳值略小。 闷料时间视粘土含量而定,细粒土宜闷料一夜。 前一种材料摊铺后,先用两轮压路机碾压 ,使其表面平整,再摊铺后一种材料。 配料后,先用拌和机械进行干拌 2~ 3 遍左右,达到初步混合,注意不要在底部留有夹层或过多破坏下承层顶面。 再洒水进行湿拌,并及时检查含水量和拌和深度是否合适。 混合料的含水量不低于最佳值,宜略大 l~ 2%,以补偿在操作过程中蒸发的水分。 拌和完成后,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对于石灰土碎石或砂砾,先将石灰和土拌和均匀,然后均匀地摊铺在粗料层上,再一起进行拌和。 4 (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