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钢筋马凳选用 C25 钢筋 制作 ,采用双“ A”形,马凳支撑在垫块上,其高度 H =底板厚 保护层厚 双层钢筋网直径, 间距 (见 下 图)。 最后铺放绑扎底板上铁,找出在垫层上弹出的插筋位置,并校正准确,绑 扎固定,排放钢筋时应注意钢筋接头的错开,严格按料表配筋排放,加好预制混凝土垫块,保证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为 40mm。 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绑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底板上 柱及剪力墙插筋 较长,固定时采用两道柱子钢筋定位箍进行固定上下各一道,具体见下图示: 9 垫层底板钢筋梁钢筋柱钢筋定位框φ 18 ,柱钢筋定位框柱插筋柱插筋柱钢筋定位框详图 基础 底板 垫块 ,做成凹形,间距 900900mm ,梅花形布置,厚度为 40mm,采用 花岗岩垫块。 ②墙体、暗柱钢筋绑扎 :施工缝处理 →弹线 → 修整预留搭接筋 →绑立筋及梯子凳钢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绑砼(或塑料)垫块 ,按图纸要求错开间距为 500mm,第一接头点距楼面不小于1000mm。 ,拉结筋与外皮水平筋及竖向筋钩牢,呈梅花形状布置,双排筋外侧选 15mm 保护层(内墙)或 25mm 保护层(外墙)塑料卡,塑料卡卡在外侧主筋上,间距 800 800mm,呈梅花形布置。 、墙、梁底上预埋铁件,梁板面留插筋。 ,高出板面 500mm,以防止墙体插筋移位。 底板砼上放线后校正墙插筋和下层伸出墙筋,发现移位后,可将钢筋按 1: 6 的比例上弯,使其就位,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应校正门窗洞口节点的主筋位置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为保证门窗洞口位置正确,在洞口的暗柱筋上打好标高线,严格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为防止门窗移位,在安装门窗框的同时,用 248。 12 钢筋在洞口两侧竖向焊好 @500 限位(将限位焊在墙体水平筋的附加筋上,严禁焊在暗柱主筋上)。 ,间距均匀正确,采用梯形支撑筋,梯形支撑筋比原设计钢筋提高一级。 水平梯形支撑筋在墙顶通长设置,竖直梯形支撑 筋 在墙体中间间隔设置,间距为 2020mm,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10 1 1 剖面竖筋限位筋同竖筋绑牢水平筋11保护层厚度说明: 图中“H ”为墙体竖筋高度“ h ”为墙体横筋间距“ c ”为砼墙厚减去保护层厚度。 ,防止因模板支撑体系的紧固而造成墙体厚度变小,短钢筋的两端横向各焊上长 50mm 左右钢筋头,短钢筋内撑与主筋绑扎固定,分布间距800 800mm,呈梅花形布置。 ③ 柱钢筋绑扎: 在柱的对角钢筋上用粉笔自砼面上 5cm 起划线,划好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向上移动,由上向下绑扎。 箍筋面应与主筋垂直绑扎,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需绑扎,并且要保持箍筋的弯直部分要在柱上四角通转(见下图)。 柱箍筋端头的平直部分砼面保持平行,平直长度不小于 10d绑扎时,要注意柱子别出现扭位现象,如发现可将部分箍筋拆除,重新绑扎。 柱筋采用 加塑料垫块的方法 控制, 塑料垫块 均卡在主筋上。 塑料定位卡安放位置详 下 图。 砼面LB柱筋保护层塑料卡8 @1 0 0 0 处柱筋保护层塑料卡安放示意图 ④ 梁钢筋绑扎 :梁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间应垫 11 板负弯矩筋拉通线绑扎示意图梁板厚板负弯矩筋拉通线绑扎支撑板上部筋的马凳 拉通线位置以同直径的 短钢筋。 梁板钢筋如有弯钩时,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钢筋弯钩朝上。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先绑主梁,再绑次梁,最后绑板筋。 即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 25mm,以利灌筑砼。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梁钢筋绑扎与模板安装要相互配合 ,特别当 弧形梁钢筋绑扎时,外侧模板等钢筋绑扎完后再支。 梁筋采用塑料定位卡。 ⑤ 板钢筋绑扎: a、绑扎顺序:清理模板 — 模板弹线 — 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