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中小学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最新)_图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数量和容量”,同时关键在于资源的质量和更新速度,其核心就是建立科学的共建共享模式,整合:学校教师、公共资源提供方、第三方优质资源的力量,共同推进长效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建议从: 资源标准和审核机制、以应用为导向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资源付费购买机制 ,三个方面考虑,建设富有通大附中校本特色的教学 资源平台。 建立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和资源审核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体系;以应用为导向,一方面形成各方参与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另一方面扩展资源的使用广度和使用价值。 为各部门、个人提供对各类资源的制作、共享、点播、评论和推荐的平台。 28  资源平台功能框架 本方案设计的资源平台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开放性架构:  整合多方力量构建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学校政策引导下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建资源;通过服务 购买 方式接入第三方优质资源服务;将校本资源进行二次改造融入资源平台;接入教育厅局、国家教育部建设的公共资源。  建设资 源标准体系,将所有共建共享体系的资源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之符合应用系统的使用需求。  通过标准化的接口,为上层的应用平台 (如:教学、学习、管理等) 提供资源服务。  平台通过资源使用情况的跟踪,来调整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和机制。  资源平台逻辑结构 29 校本资源中心是资源共建共享的核心: a) 它可以向各级公共服务平台推送优质资源,也可从公共服务平台引入资源; b) 班级资源、学科资源、师生个人资源都可以汇聚到校本资源中心,同样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都可以使用校本资源中心的资源。 资源中心层级关系: (市资源中心) — 校本 资源中心 — 学科组 \班级资源中心 — 个人资源。 资源共建共享逻辑关系: a) 上层资源中心中的资源可无条件被下级资源中心引用; b) 下级资源中心 (包括:个人资源) 可资源主动向上级资源中心推送资源,经过审核以后可纳入到上级资源中心; c) 第三方资源可接入校本资源中心,但是校本资源中心的资源不会被第三方资源库抓取。 30 资源标准 系统支持 SCORM、 QTI、 CELTS42 等资源标准和应用接口标准,以便于资源在教研、教学等应用中被有效利用及传播,同时为第三方资源接入提供标准接口服务。 资源管理  资源审核 对资源贡献者上传的资源进 行审核、过滤和组织,通过有效的资源审核机制促进优质教学知识库的形成,从而形成一套校级教学资源体系。  知识点绑定 传统资源使用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资源跟知识点缺少关联,导致教师无法方便地检索和使用资源。 本方案中的资源平台,要求各类资源与教材章节知识点进行绑定,以满足教学的应用要求。 31  标签和目录 对资源多级别、多纬度的分类管理;包括根据资源类型,对“课件、教案、学案、试卷、课堂实录、教学素材、课程包、智慧课程”进行分类管理;根据资源属性,对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档进行分类管理。 对于具体的资源进行标 签管理,便于资源检索和资源应用。  资源应用统计 学校管理员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用户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资源服务  资源检索 系统应提供基于年级、学科、章节、知识点的结构化检索方式,同时,应提供基于类型、分类、作者、关键字等属性的精确及模糊搜索方式。 32  资源格式转换 系统应可以实现对用户上传的音频、视频、文档进行自动化的格式转换功能,以适应资源在不同使用环境(操作系统、浏览器等)中能顺畅使用。  资源权限管理 系统应可以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级管理、授权控制,保证非授权资源的使用安全性。  资源共 享 系统应可以依照资源建设者的意图,可将资源共享给其他个人,也可以将教学资源共享到不同的社区群组。 关键词检索 年级、学科、章节等检索 33  资源点评 系统应可以为用户提供资源点评功能,供其他的使用者参考;点评功能同时提供用户对资源进行评价,更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形成,同时为资源统计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 资源收藏 系统应可以为用户提供资源收藏功能,被收藏的资源直接进入“我的资源”,方便用户再次使用这些资源。 试题管理 学习检测、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数字化试题资源是支撑检测和评价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方案设计了“试题管理”功能,从教学实 际需求和教师应用条件等情况出发,整体规划了数字化题库建设的完整方案。  试题制作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编辑试题内容、添加试题属性的方式完成试题制作。 34  组卷工具 支持多种组卷形式,如:从试题库中选题组卷,从试卷库中引用修改组卷,按知识点、题型、难度等策略组卷。 本组卷系统既满足了教师自主选题组卷的需求,又满足了教师按要求 (知识点覆盖、难度、题型分布等 具体要求)快速组卷的需求。  从试卷库导入 教师可直接从试卷库中引用其他教师的成品试卷,也可浏览试卷,对其进行编辑后再使用。 试卷库是全校教师共建的成果,且试卷在 被不断编辑、引用地过程中得到改进和优化,从而逐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优质试卷库。  从试题库导入 教师也可以从试题库中自主挑选合适试题,然后加入“试题篮”进行组卷。 系统提供章节、难度、题型等相关筛选条件,以帮助教师缩小选择范围、降低工作量。 这种组卷方式适用于不能直接引用现成试卷的特殊情况,同时又能满足部分教师“自主选题组卷”的需求。  策略组卷 系统题库中的试题包含了 :知识点、难度、题型等相关属性。 教师利用“策略组卷”,可根据测试的需求选择:“知识覆盖章节、难易比例、题目类型 ” 等条件,然后由系统智能选题,然后根据选题的结果还可以进行具体试题的调整。 35 “策略组卷”结合了 系统选题 和 人工调整 ,它给教师组卷提供了智能辅助,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大大降低,适合于所有的教师使用。 题库接入 教学互动平台中“作业”和“随堂练习”都需要用到标准数字化试题,这些试题的来源通常有 2 种:教师自编、第三方题库系统。 我们在教育行业有丰富的第三方资源服务商的合作资源,可为学校接入优质的第三方题库,且相应的题库系统可以直接跟“教学互动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布置作业或随堂练习时可直接从第三方题库系统中智能抽取试题。 备注:题库接入服务需要按年收取服务费用,具体标准可详谈。 教学互动平台 随着数字化学习的发展,仅仅提供单个学习内容,并不足以保证有效学习的发生;要使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需要设计有交流、有互动的学习活动,让学习者不仅能够浏览内容,而且在学习相应内容的同时利用多种学习工具参与和内容密切相关学习活动,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 教学互动平台 围绕学科课程教学重点解决: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中心存储着大量分布式的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并将其进行重新组织后提供给学习者的问题。 其中包括: 在线备课、课堂教学、在线作业、学业评估、班级资源等模块。 在线备课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设计采用“类 PPT”模式,不仅保留了传统的 PPT 教学简单、实用、流程清晰的优点,还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平台师生交互性强、资源引用便利化、备课流程一站式的长处。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流程自主添加36 编排教学活动。 如下图所示,以下每一张缩略图代表一个教学环节。 嵌入互动教学应用 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互动教学 APP(包括多媒体文件分享、网页分享、投票、讨论、随堂练习、课堂反馈等) ,支撑课堂信息化互动教学过程。 添加教学环节 点击“随堂练习”,即可在教学活动中加入“随堂练习”教学应用。 37 引用资源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根据选择的教材体系智能引用“教学资源平台”中的相关资源。 1. 选择教材章节目录 备课的第一步是选择该课时对应的教材章节目录。 2. 引用资源 在教学活动环节中,根据所选教材体系的章节目录,从“一期资源平台”引用相关教学资源。 “随堂练习”编辑页面 38 课堂教学 着眼课堂实际需求,打造八类教学应用实现“教师 — 学生”、“学生 — 学生”的多方高效互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一方面帮助教师快速了解课堂学情,根据课堂反馈实时调整教学策略。 平台在全屏界面下方提供导航栏,教师 可快速浏览自己备课时设置的所有教学活动。 课堂 教学 系统 可结合电子白 板,或学生端 使用 平板 电脑 、 PC 进行互动教学。 资源平台智能推荐的相关资源 39 在线作业 作业是教师和学生在 课下 进行教学交互的一种手段。 它既可用于“课前预习”,也可以用于“课后巩固”。 本方案设计的“作业”模块能满足两种作业需求。 课前预习作业 教师准备好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的内容,以“作业”形式发布给学生,学生接收到“预习作业”内容以后,可结合课本完成相关提前预习的内容,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提交作业反馈。 教师可在课前分析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针对性准备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就学生的 共性问题进行有目的“引导式教学”。 高质量的预习作业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师教学之前就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而回到课堂时能进一步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实现高效课堂。 课后巩固作业 教师完成当天教学内容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