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鸡西矿业集团盛和煤矿18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54 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简介 ........................................................... 54 主排水设备及管路选择计算 ....................................................... 55 第 9 章 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7 参考文献 .................................................................................................................. 59 结 论 .................................................................................................................... 60 致谢辞 ...................................................................................................................... 61 附录一 ...................................................................................................................... 62 附录二 ...................................................................................................................... 65 1 绪 论 鸡西矿业集团盛和煤矿。 此次 设计是根据我自己在大学四年来学习到的知识并结合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经过总结及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通过 此 次设计 进行一次系统的探讨。 此设计共九章, 根据矿区建设可行性 研究报告进行矿区总体设计,分别对井田开拓、采区准备和采煤方法,以及巷道掘进、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各个生产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并本着所选用的方案及参数在技术上是优越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安全上是可靠的原则。 由于本人实际工作经验欠缺 , 只通过实习对现场情况有所了解但也相当有限,所以本设计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及一些不适合现场工作的设计,望各位专家及老师多多给予批评指正。 2 第 1 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井田概况 交通位置 盛和矿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境内, 其地理坐标在北纬 45186。 18′42″~ 45176。 22′ 16″ ,东经 130186。 42′ 20″~ 130176。 51′ 31″。 勘探区内公路四通八达 ,国家级公路方 虎线 横穿本区而过。 国有铁路林 密线 ,公路可通鸡西,密山,交通较为方 便。 见交通位置图 ( 11)。 比例尺 1 :6 00 00 0至林口滴道至牡丹江柳毛矿石墨矿恒山矿小恒山矿二道河子矿张新矿鸡西矿业集团鸡西通密山鸡东通密山东海矿杏花矿正阳矿城子河矿盛和矿 图 11 交通位置图 地形、地势 盛和 煤矿地处完达山与老爷岭结合部 ,地表为丘陵地带 .西部玄武岩覆盖 ,地势稍高 ,往东地势渐平 ,多为农田 .地面最 高标高 约 250m。 气象、地震 3 本区处中温带湿润区 ,属大陆性多风气候 ,区内由 11月至翌年 4月为冻结期,冻结深度为 至 ,最高气温在零上 27℃至 31℃,最低气温在 29℃至 34℃, 全年平均气温在零上 ℃。 年平均降水量 ,季内最大 降水量。 风向多为西北,风力 34 级。 盛和矿区无地震史。 水源及电源 盛和 矿区水源来自开采地下水,能够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 生产与生活用电均来自鸡西市 及鸡东县 供电局 可实现双回路供电。 煤田开发史 盛和矿为新开发的煤田,所以无开发史。 地质特征 矿区内的地层情况 盛和 矿区位于鸡西盆地北部条带东端,基底是元古界麻山群,含煤地层为中生界上侏罗统鸡西群,包括滴道组,城子河组和穆棱组,勘探区地层层序表如表 ( 11)。 地质构造 鸡西煤盆地的古构造轮廓 受南北向压应力的影响,大体上可分为二组:一是位于盆地中央的平阳 — 麻山古背斜。 二是走向近北东或北西方向的剪切断裂。 在煤田形成之后,南北向压力进一步加强,使东西褶皱和北东、北西断裂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煤田的今日构造形态。 4 表 11 勘探区地层层序表 界 系 统 群 组 接触关系 地层 厚度 m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Q4 冲积层 Q4 整和 整和 — 假整和 整和 — 假整和 整和 整和 120 第三系 上新统 N2 玄武岩 223。 040 中生界 侏罗纪 上统 J3 鸡 西 群 穆棱组 J3m 6 城子河组J3ch 660740 滴道组 J3a 0130 元古界 麻山群 Ptms 变质岩系 1500 盛和 矿区位于鸡西煤盆地北部条带的东端,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单斜。 地层倾角 8176。 ~ 25176。 之间。 矿区所涉及的断层分述如下: 见断层发育及落差表( 12)。 煤层赋存状况既可采煤层特征 盛和矿区煤层都赋存在穆棱、城子河两个含煤组中,本次报告以城子河含煤组为主,根据煤层群发育特点,共有可采煤层 五 层,均为全部可采。 盛和矿区城子河组地层,含煤性好,主要可采煤层平 均总厚度为 ,煤层最大总厚度 ,地层总厚度 700m,含煤系数 %。 盛和矿区煤层发育较稳定。 详见图( 12)煤层综合柱状图及可采煤层特征如表( 13)煤层赋存特征表: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盛和矿区内岩性较细,主要由粉砂岩、细砂岩、粉细互层、中砂层及煤层组成,含有较少的粗砂岩,含烁砂岩。 煤层和岩层的物性差异比较明显,各岩层的密度差别较小,岩石硬度多数为中等硬度的砂岩类。 5 表 12 断层发育及落差表 序号 编号 产状 性质 落差( m) 控制程度 备注 倾向 倾角 1 F9 NS 81176。 逆 断 层 70~210 控制可靠 向南被 F10截断 2 F10 WS 52176。 正 断 层 600~1200 基本可靠 向东被 F11截断 3 F11 NS 76176。 正 断 层 120~500 控制可靠 4 F12 SE 45176。 正 断 层 150~700 控制可靠 向 东 被 F11截断 5 F30 NS 50176。 正 断 层 30~270 控制可靠 井田水文地质情况 矿井涌水量一般为 ,最大涌水量为 140m3/h。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根据现有资料和邻近生产矿井的调查,盛和矿区内煤层含有瓦斯,相对涌出量 ,绝对涌出量为。 属低瓦斯矿井。 煤尘爆炸指数为 ~ %,属于有爆炸危险的煤层。 盛和矿井田范围内的煤均属低硫特低磷不易自燃煤层。 6 表 13 煤层赋存特征表 煤层号 煤 层 厚度 (m) 煤 层 结构 层间距 (m) 可 采 程度 顶 板 岩性 底 板 岩性 18 简单 30 全 层 可采 粉 细砂 沙岩 23 简单 全 层 可采 中砂岩 粉 质 砂岩 35 342 简单 全 层 可采 粉 砂 及粗沙岩 中 砂 岩细纱岩 ` 30 48 简单 全 层 可采 粉砂岩 粗砂岩 25 54 简单 全 层 可采 中 砂 及细砂 粗砂岩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盛和矿井田范围内勘探网度在 400179。 500500179。 500 米,勘探已达到精查程度。 勘探钻探甲,乙孔率为 %,物探甲、乙级孔 率和煤层层点率均为100%。 经综合评定,本区勘探类型为二类二型中等。 7 上统系罗罗侏侏界生中统系界地层系统柱 状4854 2 . 11 . 92 . 76 . 07 . 34 . 46 . 15 . 66 . 07 . 38 . 26 . 26 . 11 3 . 39 . 41 2 . 31 6 . 61 3 . 46 . 5煤层号煤层( m)地层厚(m)粗砂岩焦煤 , r = 1 . 4细砂岩夹中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灰色细砂岩粉砂泥质岩图(1-2 )  煤 层 综 合 柱 状 图182 . 13 4 22 . 72 . 11 . 92 . 1焦煤, r = 1 . 41 / 3 焦煤, r = 1 . 4中砂岩,细砂岩,灰黑色细砂岩,粉砂岩夹中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夹粗砂岩,深灰色粉砂岩夹粗砂岩细中砂岩,水平层理黑灰色粉砂质砂岩中砂岩,深灰色1 / 3 焦煤, r = 1 . 4岩 性 描 述2 3 1 / 3 焦煤, r = 1 . 42 . 3 2 . 3 8 第 2 章 井田境界 、 储量 、服务年限 井田境界 确定井田的依据 井田范围 ,处理好附近矿井的关系 ; 充分利用好自然条件 ;。 井田境界 盛和矿 井田北部以 +150m标高线为界; 南以 900m标高 线 为界; 西以 F30断层为界;东以 F11断层为界。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随着 开采 技术的 不断 进步和 勘探水平的 日益 提高,井田范围内探明储量会越来越精确。 可能发现更多可采煤层。 井田储量 井田储量的计算 : ( 1)矿井地质储量:勘探报告提供的储量,包括 “能利用储量 ”和 “暂不能利用储量 ”; ( 2)矿井工业储量:勘探地质报告提供的 “能利用储量 ”中的 A、 B、 C三级储量 ; ( 3)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 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 ( 4)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的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 储量 的计算 井田工业储量应按储量块段法进行计算。 块段储量 =块段面积 179。 块段平均厚度 179。 视密度 /cosθ 9 θ—为煤层平均倾角 计算得 Zc=64179。 250000179。 179。 176。 = Z=(ZcP)179。 C 式中: Z—可采储量, Mt; Zc—工业储量, Mt; P—永久煤柱损失, Mt; C—采区回采率 ,厚煤层不低于 ;中厚煤层不低于 ;薄煤层不低于 ;地方小煤矿不低于。 计算得: Z=(ZcP)179。 C=( )179。 = 详见表 21可采煤层储量总表。 保安煤柱 ( 1)工业场地及主要井巷保护煤柱留设 ① 斜井受 保护对象应包括绞车房、井田、斜井井筒及井底车场; ② 斜井或巷道上方的煤层是否留设保护煤柱,应根据巷道距地表的垂深,巷道所在的围岩性质,巷道与煤层的法线距离等因素确定。 斜井或 巷道下方煤层,应从巷道保护煤柱边界起,用岩层移动角圈定保护煤柱; ③ 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留设,应在确定地面受保护面积后,用移动角圈定煤柱范围。 ( 2)断层带 及 井田 边 界煤柱的留设 断层 和 井田 边 界煤柱可 根据 实习矿 井所留设煤柱尺寸 , 取 10~ 30m的煤柱宽度来计算。 井田边界煤柱留设及断层周边煤柱的留设 井田边界煤柱留设为 20m;断层带煤柱留设为 20m。 储量计算的评价 盛和矿 矿井的各类储量计算 应 严格 遵守 有关规定。 由于 目前 技术水平 有限,储量的计算 涉及 所得到的各种储量 可能 与实际有一定 误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