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鸡西矿业集团滴道煤矿12mta新井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阳矿城子河矿 图 11 交通位置图 地质特征 地层情况 滴道 矿区位于鸡西盆地北部,基底是元古界麻山群,含煤地层为中生界上侏罗统鸡西群,包括东山组,城子河组和穆棱组, 单 斜构造, 滴道矿 区地层 层序 表 ( 见 表 11 地层层序表 )及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见图 12)。 滴道矿区来自近于南北方向,井田西北部煤层倾角 17 186。 — 21 186。 4 井田中部煤层倾角在 16 186。 — 21 186。 , 井田南部煤层倾角在 16 186。 — 20 186。 ,局部有断层。 1 34— 37煤层位于东山中部岩性为砂岩 、 页岩 、 砂页岩 、凝灰岩 、 底部砂岩煤层总厚 ——。 地质构造 滴道井田范围内的主要地质构造为断层,其中断层有 4 个,铅直断距在 25m 左右 ( 见表 1— 2 断层特征表 )。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滴道 矿 区煤系地层属侏罗系上统组地层。 共有煤层 3 层,全部为可采煤层。 可采总厚度 约 为 ( 见表 1— 3 煤层及顶板岩性特征表 )。 岩石性质及厚度特征 井田内岩石性质多为砂岩、页岩、砂页岩、底部砂岩煤层总厚( 见 图 1— 2 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 水文地质情况 滴道矿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岩石风化裂隙不发育,地下水呈裂隙水形式不丰富。 已探明含煤地层风化裂隙带总深度在 40——60m,而强风化裂隙带在 50—— 60m以内。 目前新井在 450—— +150m标高之间,垂深近于 600m,风化裂隙水对其直接 影响很小。 井 口标高大大高于洪水 水 位线,洪水 位 +50 左右, 对矿影响不大。 地 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冲积孔含水层水,水力性质呈潜水状态。 矿井 最小 涌水量 m3/h ,最大涌水量为。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1)瓦斯 赋存情况及涌出量 根据现有资料和临近生产矿井的调查,滴道矿区内煤层含有瓦斯,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m3/t, 绝对涌出量为 m3/min, 属低瓦斯矿井。 5 (2)煤尘爆炸性 各煤层的煤尘爆炸指数为 % — %,没有 煤尘 爆炸危险性。 18上统系罗罗侏侏界生中统系界地层系统柱 状2016402020煤层号煤层( m)地层厚( m)粗砂岩细砂岩夹中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灰黑色粗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夹粗砂岩,深灰色粉砂岩夹粗砂岩细中砂岩,水平层理黑灰色粉砂质砂岩中砂岩,深灰色灰色细砂岩岩 性 描 述 3 7粉砂岩夹粗砂岩3 4 22241/3焦煤,  r=1/3焦煤,  r=1/3焦煤,  r=222 图 1— 2 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6 表 11 地层层序表 界 系 统 群 组 接触关系 地层厚度( m)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Q4 冲积层 Q4 整和 整和 — 假整和 整和 — 假整和 整和 整和 120 第三系 上新统N2 玄武岩 223。 040 中生界 侏罗纪 上统 J3 鸡西群 穆棱组J3m 6 城子河组J3ch 660740 东山组J3a 0130 元古界 麻山群 Ptms 变质岩系 1500 (3)煤 的自燃情况 根据邻近生产矿井的调查该井田范围内的煤均属低硫不易自然煤层, 但在秋冬季应注意防火。 (4)矿井涌水量 根据邻近矿井在 投产后的涌 水量推算, 滴道矿井涌 水量约为237279 m3/h。 属于低等涌水量矿井。 煤质牌号及用途 煤质好,工业牌号为 1/3 焦煤,主要用于冶炼行业。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滴道 矿 勘探已达精查程度。 煤层甲,乙级孔率为 %,勘探钻探甲,乙级孔率为 %,煤层甲,乙级孔率为 %,物探甲,乙级孔率和煤层层点率均为 100%。 经综合评定,滴道矿区勘探类型 7 为二类 二型中等。 表 1— 2 断层特征 表 顺序号 断层编号 断层性质 产状 落差 ( m) 存在依据及控制情况 备注 走向 倾向 倾角 (186。 ) 最大 最小 1 F11 逆断层 N—S E— S 11 68 30 可靠 来源于报告及勘探资料 2 F12 逆断层 E—S S— N 10 60 28 可靠 3 F52 正断层 EN—WS ES—WN 9 50 40 可靠 4 F66 逆断层 N—S E— S 12 40 20 可靠 表 1— 3 煤层及顶板岩性特征 表 煤层号 煤层厚度 ( m) 煤层结构 层间距 ( m) 可采程度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18 简单 144 全层可采 良好 良好 342 简单 全层可采 良好 良好 36 37 简单 全层可采 良好 良好 8 第 2 章 井田境界及储量 井田境界 . 确定井田的依据 1 井田 的 划分 范围要为矿井发展留有空间 ; 2 井田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 ,以 便 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 3 把 地理地形 ,地质条件作为划分井田境界的依据 ; 4 要 合理 选择井筒位置 ,安排各建筑物 和地面生产系统。 . 井田境界 井田境界: 东西部都以煤层边界为界, 北部以 +200 标高线为界,南(深部)以 650, 500m 等人为 标高为界。 在不久的将来 技术 和勘探水平 都大部分 提高,井田范围内探明储量会越来越精确 , 可能 会开采到井田 更深部 的 可采煤层 , 远景储量丰富。 井田储量 井田储量的计算 (一)矿井初步设计应计算以下储量: 1 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 各种保护煤柱如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 其它 永久性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 2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 工业 储量减去工业场地的保护煤柱 、井下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 ; 3 矿井地质储量:勘探报告提供的储量,包括“能利 用储量” 与“暂不能利用储量”; 4 矿井工业储量:勘探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 A、B、 C 三级储量, 以上 三级储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 9 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规定。 (二 )矿井工业储量是指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平衡表内A+B+C 级储量,它是矿井设计的 重要 依据。 井田工业储量应按储量块段法进行计算。 块段储量 =块段面积 块段平均厚度 视密度 /cosθ θ —— 为煤层平均倾角 计算得 Zc= Mt (三 )矿井可采储量的计算 Z=(ZcP) C 式中: Z—— 可采储量 , Mt; Zc—— 工业 储量, Mt; P—— 永久煤柱损失, Mt; C—— 采区回采率 ,厚煤层不低于 ;中厚煤层不低于;薄煤层不低于 ;地方小煤矿不低于。 计算得: Z= ( 见表 21 可采煤层储量总表 ) 保安煤柱 (一 )保护煤柱的留设方法 1. 工业场地及主要井巷保护煤柱留设 ( 1)工业场地 的 地面受保护面积应包括受保护对象及围护带,围护带宽度 一般 为 15m。 不包括在工业场地范围内的立井,圈定其保护煤柱时,地面受保护对象应包括井口房 、井底车场和 通风机房风道等,围护宽度为 20m 左右 ; ( 2)斜井 的 保护对象应包括 井田、 绞车房、斜井井筒及井底车场。 井口围护宽度应为 10m~ 20m; ( 3)当斜井大巷、上、下山位于煤层中时,其保护煤柱宽度,可按 滴道 矿区或与 滴道 矿区条件类似的矿区经验确定;或根据实测资料用分析法确定。 具体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 办理。 2. 断层及 井田 境 界 保护 煤柱的留设 断层带 及井 田境界 煤柱 可按 照实习 矿井 所留 设煤 柱尺寸 获取10~ 30m 的煤柱宽度来 运算。 10 (二 )滴道 井田边界煤柱留设及断层、井筒周边煤柱的留设 井田边界煤柱留设为 20m;断层带煤柱留设为 20m;井筒周边煤柱留设为 20m。 按以下计算方法得: 工业广场煤柱损失 万 t; 断层 、 露头煤 、 边界保安煤柱损失: 万 t; 总损失量: 万 t; 损失率: %。 井田储量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块段储量 =块段面积 平均倾角 正割 块段平均厚度 煤的视密度 , 根 据 储 量 诸 图 , 通 过 等 高 线 块 段 法 计 算 本 井 田 工 业 储 量 为 万 t。 可采煤层储量表 ( 见 下 表 21)。 计算公式如下: Z=( ZcP) C 式中: Z— — 可采储量, Mt; Zc—— 工业储量, Mt; P—— 永久煤柱损失, Mt; C—— 采区回采率。 Z=( ) 82%=8736 万 t 即 Z= Mt 11 表 21 可采煤层储量总表 序号 煤层号 A+B+C (万 t) 工业储量 (万 t) 损失量 (万 t) 设计采出率 可采储量 (万t) 1 18 82% 2 342 82% 3 37 82% 总计 8736 回采要求:中厚煤层不应小于 80%,薄煤层不应小于 85%。 经 过 煤层储量计算 总表 ,汇总计算出 滴道 井田可采储量为 Mt。 储量计算的评价 滴道 矿井的各 级储量运 算严格 按 照有关规定执行。 煤层对比可靠,煤层 赋存 较稳定,倾角较缓,构造控制基本可靠,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储量计算可靠。 矿井工作制度 生产能力 服务年限 矿井工作制度 根据 《 煤炭工业矿井 设计规范》规定: ( 1)每日净提升时间 16h; ( 2)矿井年工作日按 330d 计算; ( 3)矿井 采用“三 .八”制 工作,其中 两 班 半 进行采、掘工作,半 班进行检修。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小主要 依 据井田储量,煤层赋存 情 况,地质条件等情况来确定,还考虑当前及今后市场的需 求 量。 根据该井田的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了三种矿井年产能力方案,具体如下: 12 方案 A: Mt/a; 方案 B: Mt/a; 方案 C: Mt/a。 上述方案,具体哪种,还应根据矿井服务年限来确定。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的计算公式如下: T=Z/( A K) 式中: T——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Mt; Z—— 生产能力, Mt/a; K—— 矿井储量备用系数, K=— ; 根据 滴道 矿井实际情况, K 值取。 依据以上拟定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的确定现提出三种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 A: T=Z/( A K) =( ) =69a 方案 B: T=Z/( A K) =( ) =52a 方案 C: Mt/a T=Z/( A K) =( ) =41a 参照《煤 炭 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方案 B 比较合理,即:生产能力: A= Mt/a,矿井服务年限 T=52a 13 第 3 章 井田开拓 概 述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滴道 煤矿周边 无 小井,情况 均 以查明。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因素及具体情况 滴道 矿井开拓方式必须充分考虑 采煤 工艺系统的机械化装备水平。 矿井机械化程度的高低 将 直接影响 其 经济效 果 及井型,所以滴道矿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 及有关规章制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