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鸡西哈达煤矿09mta新井设计[2](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论述可知 :本井田开采的煤层位于较深 部或深部。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涌水量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400 以内(包括风化裂隙带)裂隙发育,裂隙水对矿井涌水量有影响。 :本井田构造教复杂,有向斜和断层相互切割。 有关地质部门采用类比法进行初步推算,本井田在开采期间的正常涌水量约为 100 m3/h,最大涌水量为 150 m3/h。 井筒检查孔测算的井筒施工期间涌水量为。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本井田在勘探过程中,未做钻孔的瓦斯采样工作。 设计矿井采用瓦斯数 7 据是根据本井田浅部矿井 正阳煤矿 的瓦斯涌出量梯度法推算的。 推算结果为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煤质牌号及用途 本井田煤层碳的含量由上往下逐渐增高,其平均含量在 84~ 91%,有机硫的含量较低,平均在 ~ %之间,一般在 %左右。 磷的含量很低,平均在 ~ %之间。 36, 37 号煤层属于中灰分(﹤ 25%), 30号煤层为高灰分煤层 ,平均灰分> 30%,胶质层厚度平均值为 ~。 根据煤心煤样的分析结果,本井田煤种弱粘结煤至瘦煤都有分布,但无肥煤出现,而以气煤及焦煤类为主; 3 37 号煤层以焦煤、主焦煤为主、肥气煤次之、弱粘结煤最少,所有煤层可作为炼焦及部分可作用煤使用。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对地质勘探程度的评价 ,除以往工作量以外,最后一次精查区内又钻了 238 个孔, 万余米,基本上搞清本井田的煤层赋存情况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情况。 根据本区断裂的一般规律,往往在大断裂附近还有很多较小的断裂,再者由于煤层走向变化大,还可能有新的断裂没有控制,这些都需要在建井和生产过程中注意的。 ,瓦斯等级也是推算的,所以可 靠性都不足,待矿井建成后,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需进行重新确定。 8 层号深灰色、以石英为主、坚硬、层理不明显黑色、较硬、半亮型、具有玻璃光泽深灰色、颗粒分选差、坚硬、层理不明显黑灰色、坚硬、水平层理黑灰色、半亮型煤、玻璃光泽灰白色、石英粒粉、坚硬、层理不明显黑灰色、石英为主、胶结致密、坚硬、层理发育较好浅灰色、快状、层理不明显灰色、水平层理、致密坚硬黑色、粉度松软灰色、水平层理、夹煤线浅灰色、水平层理、硅质胶结、致密坚硬灰白色、快状、粒度分选不均匀灰白色、粒度不均匀灰色、水平层理、致密坚硬浅灰色、石英颗粒、曾状构造、泥质胶结粗砂岩煤粉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中砂岩煤粉砂岩中砂岩煤粉砂岩中砂岩粉砂岩中粗砂岩粉砂岩粗砂岩岩性描述岩石名称累 计( )厚 度( )柱状煤层号 图 12 煤层柱状图 9 第 2 章 井田境界 储量 服务年限 井田境界 井田周边情况 本设计哈达井田位于黑龙江省鸡东县哈达镇与鸡西市杏花镇境内,井田西侧为杏花煤矿,北侧是东海煤矿。 根据设计需要及要求,确定本设计井田境界为:西以 F6断层为界,东以 F17断层为界;井田走向 ,倾向 ,井田面积约。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的井田范围要为矿井发展留有空间;以地理地形、地质条件作为划分井田境界的主要依据; ,以利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合理安排地面生产系统和各建筑物。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该设计井田东部以 F17断层为界,西以 F6 断层为分界线,将整个煤田划分成三个块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水平的不断提高,井田范围内的储量会越来越精确,可能在更深部发现可采煤层。 井田储量 井田储量的计算 : ( 1)矿 井地质储量:勘探(精查)报告提供的储量,包括“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 ( 2)矿井工业储量: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 A、 B、 C 三级储量, A、 B、 C 三级储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规定。 ( 3)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 10 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 ( 4)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的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带区回采 率。 A+B+C 级储量,它是矿井设计的依据。 井田工业储量应按储量块段法进行计算: 井田工业储量 =井田面 积 煤层厚度 容重 /cosθ θ — 为煤层平均倾角 计算得 Zc=53 250000 / cos12186。 =。 各煤层工业储量见表 21可采煤层储量计算总表: 表 21 可采煤层储量总表 单位: Mt 煤层 名称 工业储量( Mt) 设计损 失量 ( Mt) 可采储量 ( Mt) 回 采 率 A B C A+B+C 30 36 37 合计 保安煤柱 为了矿井安全生产,本设计矿井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留设保安煤柱,具体留设保安 煤柱的原则如下: 30m 保安煤柱; 15m 宽围护带; 30m~ 50m 保安煤柱; 20m 宽围护带。 5.煤层大巷两侧煤柱各宽 50~ 100m; 按以上方法计算得: 工业广场煤柱损失: ; 断层、地面、边界保安煤柱损失: ; 总损失量: ; 损失率: %。 11 储量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如下: ZK=( ZC- P) C ( 21) 式中 ZK— 可采储量; ZC— 工业储量; P— 永久煤柱损失; C— 采区回采率; 由公式 (21) 可知 : ZK =( ) 80% = 回采要求:中厚煤层不应小于 80%,薄煤层不应小于 85%。 经各煤层可采储量计算,汇总计算出本设计井田可采储量为。 煤层储量计算块段划分是以本井田的地质资料为依 据的,具体是以正 F6和 F17两个断层为界划分的,划分的示意图如 21 所示: 502050050210005021500502202050225005023000502350050240005024500432500432020431500431000430500430000429500428500 429000428000427500427000427000 427500 428000 429000428500 429500 430000 430500 431000 431500 432020 432500502450050240005023500502300050225005022020502150050210005020500+50177。 0-5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 -600-5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177。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10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0100150-10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 700-6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块段一块段二块段三 图 21 储量计算块段划分示意图 储量计算的评价 本设计井田的各类储量计算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所执行的。 由于在量取长度和计算损失时存在误差,所以储量计算设计所得到的各种储量与实际可能 12 有一定的误差。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矿井工作制度 《 煤炭工业矿井 设计规范》规定: ( 1)矿井年工作日按 330d 计算; ( 2)每日净提升 时间 16h。 : 本矿井采取每昼夜四班工作,其中三班进行采、掘工作,一班进行检修。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 煤炭工业 矿井设计规范》,不同井型的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大型矿井: 、 、 、 、 、 及以上( Mt/a); 中型矿井 : 、 、 ( Mt/a); 小型矿井: 、 、 、 ( Mt/a); 除上述井型以外,不应出现介于两种设计生产能力的中间井型。 应根据地质条件,国民发展 需要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充分考虑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依据投资少,出煤快,经济效益好的原则合理确定。 (1)地质和开采条件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2)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经济可采部分。 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小主要根据井田储量、煤层赋存状况、地质条件等情况来确定,还应该考虑到当前及今后市场的需煤量。 根据该井田的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了三种矿井年生产能力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 A: 方案 B: 方案 C: 上述三种方案,具体选择哪一 种,还应该根据矿井服务年限来确定。 13 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计算公式如下: T=Z /( A k) ( 22) 式中 Z—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Mt; A— 矿井生产能力, Mt/a; k— 矿井储量备用系数, k=~ 取 k=, 由公式 22 可知: Z=() =。 依据以上拟定的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的确定现提出三种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 A: ( A k) = /( ) =78a; 方案 B: ( A k) = /( ) = 方案 C: ( A k) =( ) =; 参照《煤矿工业 矿井 设计规范》规定 ,矿井生产能力 井服务年限不应小于 50a,矿井生产能力 小于 40a,但根据井田储量、煤层赋存状况、地质条件等情况来看,并且考虑到当前及今后市场的需煤量,方案 C 较为合理,即 :矿井生产能力为 Mt/a;矿井服务年限为 T=78a。 14 第 3 章 井田开拓 概述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本设计哈达井田位于黑龙江省鸡东县哈达镇与鸡西市杏花镇境内,井田西侧为杏花煤矿 ,北侧是东海煤矿。 东海煤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杏花煤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本井田结合井田开拓依据,初步拟订为双立井开拓方式。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的因素及其具体情况 1.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 1) 合理开发国家资源,减少煤炭损失;合理集中开拓布置,简化生产 系统,避免生产分为集中生产创造条件。 ( 2) 必须惯彻执行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要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巷道维护量,使主要巷道经常性保持良好状态。 ( 3)贯彻执行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 ,为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投资少、成本低、效率高创造条件。 要使生产系统完善、有效、可靠,在保证生产可靠和安全的条件下减少开拓工程量,尤其是初期建设工程量,节约基建工程量,加快矿井建设。 遵守以上开拓方式原则的同时,还需要通过系统优化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才能确定。 : ( 1) 地表因素 本井田属于缓坡丘陵地形,井田北部及中部皆为山岗地带,岗沟起伏不平。 地表平均标高 +210m。 井田南部为穆陵组河床地带,地表平均标高 +177m。 ( 2) 煤层赋存情况 整个井田的煤层上部标高在 +0m,下部标高在 650m,整个矿区共有 3 层可采煤层,即 3 37,全区发育。 煤层走向长度为 ,倾向。 本井田煤层系缓倾斜中厚煤层,平均倾角在 12176。 左右。 ( 3) 其他因素 本井田南部有穆陵河流过,虽然水量较大,但从井田深部留过,对本井田影响不大,其他河流如哈达河、杏花河分别留经井 田东部境界,附近河流 15 对本井田开发影响不大。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在一定的开采技术条件、井田地质条件下,矿井开拓巷道有多种布置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通称为开拓方式。 开拓方式按照井筒的倾角不同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和综合开拓方式等四种方式。 平硐开拓是最简单最有利的开拓方式,我国一些地形为山岭、丘陵的矿区比较广泛的采用平硐开拓,具备很多突出优点。 本矿井属于缓丘陵地形,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平硐开拓方式是否可行。 但根据 平硐开拓方式适用条件 ,结合本设 计井田的地形地质及煤层赋存特征可知:平硐开拓方式的条件不具备。 因此,排除采用平硐开拓方式。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鸡西哈达煤矿09mta新井设计[2](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45 排水方式与排水系统简介 .................................................................46 主排水设备及管路的选择计算 .......................
事故预防 ...................................................................................48 避灾路线及自救 ...............................................................................48 第 8 章 矿井排水 .......
矿井涌水及煤的自然性 ( 1) 瓦斯赋存情况及涌出量 根据现有资料和临近生产矿井的调查,东山矿区内含瓦斯,瓦斯相对涌出量 m3/t,绝对涌出量 21 m3/h,属于低瓦斯矿井。 ( 2) 煤尘爆炸行 煤尘爆炸指数为 %,煤尘没有爆炸危险性。 ( 3) 煤的自然情况 根据实际调查,及其临近矿井的调查报告,该井田范围内的煤没有自然倾向。 但在秋冬季也应注意防火。 ( 4)矿井 涌水量 70121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选择主要通风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电动机选型 ..............................
径 5~ 30cm,砂泥质胶结。 1980 年江苏煤田四队在下部 泥岩中采有孢粉样,其组合特征是 :( 1)以蕨类孢子为主,其中杪椤科孢子居优势,主要化石有 Cyathidites minor caustr alia Dectoidosporasp. 等,卷柏科的 Neoraistrickia.( 2)裸子植物花粉以松柏目、南洋杉科的 Classopllis 和苏铁目的 Cycadopites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