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双鸭山矿务局东荣二矿09mta新井设计[3](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井田边界 5 F77 正断层 北向东 50— 120 可靠 井田边界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本井田 具有经济价值的可采煤层主要集中 于侏罗系鸡西群城子河含煤组,该组地层厚度 930m,含煤 50 余层,煤层平均厚 ,可采的煤层有 2 2293三 个煤层,平均厚度 ,各煤层倾角在 10。 ~ 25。 本井田储量较大,煤层均是全 井田发育的可采煤层,可采厚度从 ~。 平均厚度 ,主要煤层稳定,为单一煤层,底部多为炭质泥岩,煤层顶板为粉沙岩,细砂岩,底板为粉沙岩及 粗 沙岩。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13,煤层综合柱状图 12。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有关 岩石性质及厚度特征 详见表 14 所示。 水文地质情况 井田内各地段的水文地质特征各有不同,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全井田广泛发育,除山坡地区较薄外,其余均很厚,由南向北逐渐增厚,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山区地下水,涌水量 ~ 7L/h,第三系孔隙含水 层在井田内广泛分布,其厚度发育规律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厚,向东便薄,涌水量为 5 表 13 可采煤层特征表 序号 煤层名称 层 间距 ( m) 煤层厚度( m) 围岩 煤的牌号 硬度( f) 容重( t/ 3m ) 煤层构造及稳定性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顶板 底板 一般 平均 1 24 ~ 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 Ⅰ Ⅱ气煤 F3 单一煤层较稳定 40~80 2 26# 50 ~ 粉砂岩 粉砂岩及细砂岩 Ⅰ Ⅱ气煤 F3 单一煤层较稳定 60~100 3 293# 80 ~ 粉砂岩 粉沙岩及细砂岩 Ⅰ Ⅱ气煤 F3 单一煤层稳定 ~ ,煤系裂隙含水带,本含水带是直接充水含水层,它与第三系有水力联系,但很微弱,基底岩层裂隙水:分布与低山和丘陵地带,由花岗岩安山岩,及变质岩组成,对煤系裂隙水带补给量甚微,而且对矿床水无影响。 井田内的主要隔水层有第四 系顶部黏土,中部黏土,亚黏土层和第三系泥岩,砂岩层。 地面水及各含水层之间的关系 本井田富水性较小,矿井在开采过程中,排水将以疏干煤系风化裂隙带的储水量为主,开采初期,矿井涌水量增大,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水的静储量逐渐消耗,矿井的涌水量会逐渐减小,并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本井田最大涌水量 450m3/h,正常涌水量 371m3/h。 6 细粗砂岩粗中砂岩 细砂岩,灰色 粉细砂岩肥气煤, r=细中砂岩, 肥 气煤, r= 3细粗砂岩岩 性 描 述粉砂泥质岩肥气煤 , r=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灰灰白色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细中砂岩粗中砂岩泥岩地层厚(m煤层(m煤层号柱 状地层系统界 系 统中生界侏侏罗罗系统上24 图 12 煤层 综合柱状图 表 14 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名称 容重kg/cm3 孔隙度 % 抗压强度102kg/cm3 抗拉强度102 kg/cm3 变形模量102kg/cm3 弹性模量 kg/cm3 石英 ~ ~ 15~ 35 ~ 6~ 20 6~ 20 砾岩 ~ 5~ 15 1~ 15 ~ ~ 8 2~ 8 灰岩 ~ 5~ 20 5~ 20 ~ 1~ 8 5~ 10 砂岩 ~ 5~ 25 2~ 20 ~ ~ 8 1~ 10 页岩 ~ 16~ 30 1~ 10 ~ 1~ 2~ 8 7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本井田瓦斯取样的控制浓度在 以上,甲烷成分为 ~ % ,在 ~ 深为 ~ % ,瓦斯成分及含量均很低,由于地质报告没有明确提出矿井的瓦斯等级所以,本设计只能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参考集贤矿井的煤尘瓦斯情况,初步确定本矿井瓦斯等级为低沼气矿井,并有煤尘爆炸危险和自然发火倾向。 煤层顶底板岩石主要为粉沙岩和细砂岩,抗压强度一般在 700~ 1200kg/cm2左右。 根据资料,预计本矿井各煤层顶板类型均在一级Ⅱ类以上。 煤质、牌号及用途 本矿井煤的挥发分一般大于 40% ,属低变质煤,个煤层 Y 值平均为 5~ 9m/m,粘结性较低, 煤种主要为气煤,长焰煤次之, 煤种在垂向上无明显变化。 有害成分 灰分:本井田煤的灰分含量( Ag)为 ~ % ,多属中低灰煤层,其中几个主要可采煤层均为低灰煤层。 硫:各煤层硫的含量很低,原煤全硫( SgQ)为 ~ % 属特低硫煤。 磷:各煤层原煤磷的平均含量为 ~ % 属特低 低磷煤。 发热量 各煤层煤的平均发热量( QfD)为 3025~ 6432 大卡 /kg。 元素分析 各煤层碳( Cr)的平均含量为 ~ % ( Hr)的平均含量为%。 ( Or)的平均含量为 % ,说明 煤 的元素组成稳定,属低变质煤。 工业用途评述 本井田原煤低灰低磷,低硫,具有一定的胶质层厚度,所以,本矿井原煤经洗选加工后可做为优良的配焦和化工精练,副产品可供动力或民用。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对地质勘探程度的评价 本矿井所在地区先后经过普查,祥查,精查阶段,采用了钻探,测井和地震,相互结合的综合勘探手段, 查明了主要断层和构造及煤层厚度,结构和分 8 布范围,比较可靠地提供了煤层层位的对比资料和测井成果。 9 第 2 章 井田境界 储量 服务年限 井田境界 井田周边情况 本井田没有生产,在建及停闭矿井,也没有小煤窑,在井田外 的西南方约15km 处有正生产的双鸭山矿 业集团 集贤煤矿, 西 面约 18km处有集贤县升平小煤矿 , 南面是 东荣 一矿井田。 本区为农业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距双鸭山矿 业集团 较近,可借助老区力量建设本区,人力及材料 资源 比较充足,井田周边的其它情况对本井田的建设均很有利,有利于 矿 区的发展。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井田 范围 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以 便 于 采煤 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 以地理地形、地质条件作为划分井田境界的依据 ,特别是断层、背斜、向斜位界; 划分的井田范围要为矿井发展留有空间; 要适于选择井筒位置, 以便 合理安排地面生产系统和各建筑物。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本井田煤层发育较好,可采性 很高,且煤 质较好,储量丰富,一水平开采后,接续也极为容易,发展稳定。 由于井田 900米以下储量尚未探明,不能确定是否有煤,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水平的全面提高,井田范围内的储量会越来越精确,可能在更深部发 现可采煤层 , 所以井田有增产的可能。 开采前景十分可 观。 井田储量 井田储量的计算 矿井储量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和矿井可采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指平衡表内 A+B+C 级储量的总和。 矿井设计储量是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是指矿井设计储量 10 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后乘以 采(带)带区 回采率的储量。 本井田共有 三 个可采煤层 2 26和 293, 煤层的平均厚度分别为 、 ,煤层总厚度 ,各煤层倾角均在 14度左右,容重为 ,因此根据井田面积可得出本井田的工业储量为。 煤柱 损失 保护煤柱的设计原则 : 立井保护煤柱应按其深度,用途,煤层赋存条件和地形特点留设,立井深度大于或等于 400m的以边界角圈定,小于 400m 的以移动角圈定 ; 地面受护面积包括受护对象及周围的受护带 ; 在一般情况下,保护煤柱应根据受护面积边界和移动角值进行圈定 ; 本设计矿井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留设保安煤柱如下: 1. 河流两侧各留设 20m 保安煤柱; 2. 井田内部断层留设 20m保安煤柱; 3. 各煤层在露头处留设 20 m 保安煤柱; 4. 边界断层留设 20m 保安煤柱; 50m 保安煤柱。 按 照 煤层在露头处留设煤柱 20m, 井田边界留设煤柱 20m,断层两边各留设煤柱 20m的标准,经对本井田内得三层煤进行计算得: 24 号煤层的 煤柱损失 为; 26 号煤层的煤柱损失为: Mt; 293号煤层的煤柱损失为 Mt。 东荣二矿的工业广场面积为 ,东西长 375m,南北长 360m。 以此为据留设保安煤柱,共压煤 ,其中 24号煤层压煤 , 26号煤层压煤 , 293号煤层 压煤。 储量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块段储量 =块段面积平均倾角余割块段平均厚度容重 根据原 东荣二矿 立井初步设计储量诸图,通过等高线块段法计算本井田工业储量为 ,各煤层工业储量见表 21可采煤层储量计算总表。 计算公式如下 11 ZK=( ZC- P) C ( 21) 式中 ZK— 可采储量; ZC— 工业储量; P— 永久煤柱损失; C— 采区回采率,其中 中厚煤层不应小于 80%,薄煤层不应小于 85%。 经各煤层可采储量计算,汇总计算出本设计井田可采储量为。 表 21 可采煤层储量总表 工业储量 ( Mt) 煤层别 24 26 293 总计 A+B+C 储量计算的评价 本设计井田的各类储量计算严格 按 照有关规定执行 , 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储量计 算设计所得到的各种储量与实际有一定的误差。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矿井工作制度 本 设计矿井年工作日确定为 330d; 矿井每昼夜三班工作,其中两班进行采、掘工作,一班进行检修;每日净提升时间 16h。 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根据《 煤炭工业矿井 设计规范》,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应为: 大型矿井: 、 、 、 、 、 及以上( Mt/a); 中型矿井 :、 、 ( Mt/a); 小型矿井: 、 、 、 ( Mt/a); 除上述井型以外,不应出现介于两种设计生产能力的中间井型。 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小 既 要根据井田储量、煤层赋存状况、地质条件等情况来 分析 ,还应考虑国民发展需要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依据投资少,出煤快,经济效益好的原则合理确定。 根据 本 井田的实际情况,初步拟 定了三种矿井年生产能力方案,具体如下: 12 表 22 分煤层分水平储量计算表 水平别 煤层别 工业储量A+B+C(万 t) 煤柱损失 可采储量(万 t) 井田境界 工业场地 断层 其他损失 合计 Ⅰ 24# 26# 293# 0 合计 Ⅱ 24# 26# 293 合计 总计 方案 A: 方案 B: 方案 C: 矿井服务年限计算公式如下: T=Z /( A k) ( 22) 式中 P—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 a; Z—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Mt; A— 矿井生产能力, Mt/a; k— 矿井储量备用系数, k=~ , 取 k=。 依据以上拟定的矿井生产能力, 计算相应 服务年限如下: 13 方案 A: ( A k) =( 120 ) = a; 方案 B: ( A k) = /( 90 ) = 方案 C: ( A k) = /( 60 ) =; 参照《煤矿工业 矿井 设计规范》规定,方案 A较为合理,即:矿井生产能力为 ;矿井服务年限为 T= a。 一水平服务年限 =( 90 ) =; 14 第 3 章 井田开拓 概述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在本 井田内没有生产、在建及停闭矿井,在井田外的西面约 18km 处有集贤县升平小煤矿 ,西南方约 15km 处有正在生产的双鸭山矿务局集贤煤矿。 集贤煤矿采用立井开拓,设计生产能力 60万 t/a,一水 平标高为- 150m,目前正开采9号, 15 号和 16 三个煤层,共布置四个采区。 具体 影响本矿井开拓方式的因 素 井田开拓方式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主要因素包括: 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 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表土层情况); 技术装备和工艺系统条件;施工技术和设备条件;总体设计和矿井生产能力要求等; 地形地貌和地面外部条件。 对以上各种因素要综合研究比较后确定。 影响本井田开拓方式的具体因素如下: 本 井田地势平坦,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