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法设计规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34) 海水 滩井 MF 17~ 20( 29~ 34) 20( 34) 传统 10~ 14( 17~ 24) 18( 31) 表层海水 MF 17~ 18( 29~ 31) 20( 34) 传统 8~ 12( 14~ 20) 15( 26) RO透过液 ( 34~ 51) 30( 51) 工艺设计参数选取 1. RO/NF系统设计 预处理水量 :=反渗透 /纳滤产水247。 回收率 高压泵: 根据 RO计算软件的设计结果选型, 一级高压泵出口压力= 3年计算结果 +0~ 1bar 二级高压泵出口压力= 3年计算结果 +1~ 2bar 膜数量及排列方式: 根据 RO计算软件进行模拟 2. 清洗系统  清洗泵的选择 扬程< 5kg, 3~4kg( 30~40m) 6 流量:按压力容器的个数选择,单支压力容器并联的个数 8英寸或 ,流量为 133~151L/min( 7~9t/h) 6英寸压力容器,流量为 57~76L/min( 3~5t/h) 4英寸压力容器,流量为 34~38L/min( 2t/h)  清洗水箱的选择 对于正常污染时,按下式计算,对于严重污染时,可将溶液体积加倍 每根 4 40膜元件配制 ( )溶液 每根 8 40膜元件配制 ( )溶液  清洗用保安过滤器 通常采用孔径为 5至 10微米的过滤器以除去清洗出来的污垢。 RO清洗箱加热器或冷却器:清洗的最佳温度是 35至 45℃。 应注意在再循环期间RO清洗泵会产生热量。 7 2 超滤设计规范 设计原始资料 超滤设计所需提供的原始资料:  水源类型  浊度、色度、胶体物质  出水要求 超滤膜参数  膜的截留相对分子量与平均孔径的关系 截留相对分子质量 近似平均孔径 nm 对应的纯水渗透速率 L m- 2 h- 1 应用范围 500 9 去除胶体硅、热原、超纯水 2020 15 5000 68 10000 60 30000 92 RO预处理、去除胶体硅、降低浊度。 去除微生物 50000 305 100000 1000 300000 600  进口超滤膜的适用范围 水质类型或用途 Hydranautics KOCH 除热原、超纯水 PM10( 1万分子量) RO预处理、除浊、除微生物等 P100( 10万分子量) RS( 15万分子量)-卷式 HYDRAcap( 15万分子量) PM100( 10万分子量) 电泳漆 2120( 5万分子量) 8  国产超滤膜的适用范围 类型 天津膜天 杭州西斗门 山东招远 除热原 UEOS( 6千分子量) UBOS( 1万分子量) UEIS( 6千~ 1万) HUF- 12510( 1万) UFOB( 2千、 6千) 普通型 UPIS( 2~ 5万)-内压 UWIA( 6~ 8万)-内压UPOS( 2万)-外压 HUF- 125- 30( 3万) HUF- 125- 50( 5万) HUF- 125- 100( 10万) UFIB( 1千~ 100万) 抗污染型 UIF( 8万、 15万) 电泳漆 UQIA( 6万) 超滤系统设计 确定超滤运行方式 超滤系统的运行方式可分为:循环模式和死端模式两种,根据原水的水质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行方式。 死端过滤: 原水以较低的错流流速进入膜管,浓缩水以一定比例从膜管另 一侧排出。 产水在膜管过滤液侧产出。 死端过滤端的操作成本低,但回收率和系统的出水能力可能会受到限制,水回收率通常是 9099%,由原水中微粒的浓。 度来决定。 很多工业水系统按死端过滤模式设计。 循环过滤: 当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时,就需要通过减少回收率来保持纤维内部的高流速,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废水。 为了避免浪费,排出的浓水就会被重新加压后回到膜管内,这就称为循环模式。 这UF原水 产品水浓水 UF产品水浓水原水 9 会降低膜管的回收率但整个系统的回收率仍然很高。 在循环模式中,进水连续的在膜表面循环,循环水的高流速阻止了微粒在膜表面的堆积,并增强了通量。 选择 原则: 当原水悬浮物和胶体含量较低时选用死端过滤方式,例如水源为井水、自来水等;当原水悬浮物和胶体含量较高时选用循环过滤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