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惠誉初步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② 结构层数: 21 层 ③ 房屋高宽比: H/B= ④ 结构 总质量: 241235kN ⑤ 结构自振周期: 振型序号 1 2 3 4 5 6 X 向 Y 向 ⑥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倾复力矩、底部剪力: 项 目 X 向 Y 向 风 载 作 用 下 底部剪力弯矩 V=, M= V=, M= 地 震 作 用 下 底部剪力弯矩 V=, M= V=, M= 顶点最大位移 及 相 对 位 移 U=, U/H=1/1886 U=, U/H=1/1975 层间最大位移 及 相 对 位 移 △ U=, △ U/h=1/1244 △ U=, △ U/h=1/1572 (3) 公寓式写字楼 a) 建筑地面以上高度: 米 b) 结构层数: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七层 c) 房屋高宽比: H/B= d) 结构总质量: 664000kN e) 结构自振周期: 24 振型序号 1 2 3 4 5 6 X 向 Y 向 3. 7 0. 56 f)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倾复力矩、底部剪力: 项 目 X 向 Y 向 风 载 作 用 下 底部剪力弯矩 V=2129KN, M= V=3116kN, M= 地 震 作 用 下 底部剪力弯矩 V=9897KN, M= V=9421KN, M= 顶点最大位移 及 相 对 位 移 U=, U/H=1/2180 U=, U/H=1/1700 层间最大位移 及 相 对 位 移 △ U=, △ U/h=1/1150 △ U=, △ U/h=1/1107 结构计算: (1) 初步设计时,上部结构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层建筑技术开发部的 TBSA( 版)空间分析程序。 施工图设计时,上部结构将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SATWE 程序与 TBSA( 版)同时进行计算,作对比复核。 根据高规第 条的规定,因公寓式写字楼属 7 度设防且高度大于 80m 的丙类建筑,除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外,尚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本 工程场区地震反应加速度时程曲线将采用由勘察单位提交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人造波)并采用与 TBSA 配套使用的多层及高层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程序( TBDYNA)进行计算。 25 采用 TBSA( 版)进行结构计算时均考虑了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耦连振动的影响。 楼电梯间下桩基筏板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 ZF 程序进行计算。 特殊的结构处理: (1) 由于建筑立面造型的需要,公寓式写字楼在二十二层处退层,为不使结构竖向刚度突变,采取以下加强措施。 ① 退层楼面上下刚度变化控制在 30%以内。 ② 楼板适当加大厚度及 配筋。 四、对施工技术的要求: 桩基础施工: 本工程主楼桩基础为采用后压浆技术的钻孔灌注桩,要求桩基础施工单位除具有常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经验及资质外,还应掌握后压浆技术,并有运用此技术在武汉地区施工实际经验。 同时,施工试桩单位与施工工程桩的单位必须是同一家施工单位。 地下室施工: 按本次初步设计要求,该工程地下室面积大,开挖深度较深,施工单位应具备保证基坑开挖时边坡稳定性及有效进行基底降水的能力。 对工程检测的要求: 本工程桩基承载力检测,深基坑开挖时的边坡稳定检测及主楼、裙房的沉降观测等均属技 术难度较大的工作,每道环节对建 26 筑物的安全都至关重要,检测单位必须具备较高资质及较多同类建筑检测的实际经验。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业主应向有关部门收集场区范围内以及周边的地下市政管网、电缆等资料,并提交给设计方,以便设计方进行桩位复核,避免在桩基及基坑支护的施工中破坏管网,引发事故。 场区范围内若有老建筑物的基础时,在桩基施工和基坑开挖前应予清除。 本工程基坑开挖前,需作基坑支护设计,并送交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施工。 请业主尽快提交含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人造波)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报告。 27 第五章 给水排水 一、 设计依据: 工程设计委托书 建筑平、剖面及其它专业提供的资料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97 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99 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20( 2020 年版)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人民防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二、 设计范围: 室内给水排水设计 室内消防给水设计 为本建筑 物服务的生活、消防给水泵房 建筑物与市政管网相连接的室外给水排水管网设计 三、 室外给水设计: 水源 本建筑物水源取自城市给水管网。 为满足生活及消防用水的要求,在地下室内设置专用泵房及相应的储水池,以满足各种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的需求。 日用水量 28 本工程是一座综合建筑。 主要包含住宅、写字间、商场和地下车库等。 用水地点 计算总量 单位用水量 总用水量 m3/d 住宅 2800 人 200L/人日 560 公寓式写字间 770 人 400L/人日 308 商场 约 50 空调循环补水 绿化浇洒道路等 20 未预见用水 按总用水 10%计 96 总用水量 1054 场区给水管道 城市给水管网除供给水本建筑物生活用水外,还应满足建筑物消防用水的要求。 根据消防规范要求,建筑物消火栓系统室内用水 40L/S,室外 30L/S。 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 为满足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的要求,场区室外拟由市政给水干管引进二条φ 150 给水管,并在室外形成环状的供水系统。 为满足消防用水要求,设置 5 个室外消火栓。 四、 室外排水设计: 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场区雨水经雨水管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本建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污水管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五、 室内给水设计: 29 储水量分配 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分别贮存在地下室泵房内的贮水池及屋顶水箱内。 其中:地下消防贮水池贮水 600m3,地下写字楼生活贮水箱贮水 50m3,地下住宅生活贮水池贮水 150m3,写字楼屋顶生活消防合用水箱贮水 50m3(其中消防贮水 18m3), A 型住宅屋顶生活水箱贮水 6m3, B 型住宅屋顶生活水箱贮水 12m3, C 型住宅屋顶生活水箱贮水 12m3。 泵房设备 (1) 写字楼生活给水泵,选用 80DL3620(I) 6 二台,一用一备。 供水至写字楼屋顶水箱。 Q=36m3/h H= N=30kw/台 (2) A、 B 区生活给水泵,选用 80DL3620(I) 5 型二台,一用一备。 供水至 A、 B 区共六个屋顶水箱。 Q=36m3/h, H=102m,N=22kw/台。 当六个水箱中任何一个水位降至启泵水位时,启动水泵;当六个水箱水位全部升至停泵水位时,停泵。 (3) C 区生活给水泵,选用 80DL3620(I) 5 型泵二台,一用一备。 供水至 C 区五个屋顶水箱。 Q=36m3/h, H=120m, N=22kw/台。 当五个水箱中任何一个水 位降至启泵水位时,启动水泵;当五个水箱水位全部升至停泵水位时,停泵。 (4) 室内消火栓系统加压泵,选用 150DL16025(II) 6 型泵二台,一用一备。 Q=, H=150m, N=110kw/台。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加压泵,选用 100DL10020(II) 8 泵 30 二台,一用一备。 Q=26L/S, H=160m, N=75kw/台。 (6) 公建部分泵房的排水泵,选用 型潜水泵三台,二用一备。 Q=65m3/h, H=15m, N=。 (7) 住宅部分泵 房的排水泵,选用 型潜水泵三台,二用一备。 Q=65m3/h, H=15m, N=。 热交换器间的设备 (1) 型水 — 水半容积式热交换器六台。 (2) IGR65125A 型管道泵六台。 Q=, H=16m ,N=给水系统 本工程主要由住宅、写字间、商场、地下车库组成。 甲方要求采用屋顶水箱供水方式。 为了方便管理和便于计费,生活给水系统拟分四大部分: (1)地下层和商场( 1~2 层或 1~3 层)。 由市政管网水压直接供水。 (2)写字楼 4~27 层。 由市政给水管→写字楼部分地下生活贮水池→写字楼加压泵→写字楼屋顶水箱(与消防合用)→直接至用水点或经减压后至用水点。 (3)A、 B 区住宅。 由市政给水管→住宅部分地下生活贮水池→ A、 B 区住宅加压泵→ A、 B 区住宅屋顶水箱(共 6 个)→直接至用水点或经减压后至用水点。 (4)C 区住宅。 由市政给水管→住宅部分地下生活贮水池→ C 区住宅加压泵→ C 区住宅屋顶水箱(共 5 个)→直接至用水点或经减压后至用水点。 热水设计 31 根据甲方要求,写字楼部分需供应热水。 热水拟分三个区。 所需热水分别由卧式半容积式热交换器供给。 加热器置于地下一层热交换器间内。 40℃热水耗量 Q=,小时耗热量 109J,选用 型水 — 水半容积式热交换器六台,分别供应三个热水分区。 开水供应: 公建所需开水均由电热开水器供给。 六、 室内消防给水设计: 消防用水要求 根据高层建筑防火规范要求,本工程消防用水满足如下要求: 消火栓系统用水量:室内 40L/S,室外 30L/S 水压:密实水柱> 10m 灭火延续时间 T=3h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 ( 中危险 II 级) 水压:最不利点 104Pa(喷头工作压力) 灭火延续时间 T=1h 本工程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一套给水设备,分二个区,各自在水平及竖向形成环状管网。 消火栓系统加压泵选用 150DL/6025(II) 6 型泵二台(一用一备)。 供室内消火栓用水。 室内消火栓布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并保证相邻二个消火栓 32 的充实水柱能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所有消火栓箱内的启泵按钮都能启动消火栓系统加压泵。 火灾初期 10 分钟用水有 18m3。 贮存在写字楼屋顶水箱内。 室外设三个消防水泵接合器与室内管网相连。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喷系统选用湿式系统。 其监控装置集中于消防控制中心。 报警阀设置在地下室水泵房内。 写字楼、地下停车库、商场和 住宅的公共部分 等处布置喷头。 喷头除厨房采用 930C 外,其余均采用 680C。 火灾初期自喷系统用水由屋顶水箱及增压罐供给。 室外设置二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与室内自喷系统管网相连。 七、 室内排水系统: 地下层积水通过排水沟汇集至集水井,再通过潜水排污泵抽升到室外。 每个消防电梯井底积水也通过潜水泵抽升到室外。 住宅部分卫生间污水通过排水立管直接排至室外。 写字楼的生活污水在设备层汇集后再由排水立管 排至室外。 大部分排水管采用辅助通气系统。 八、 管材选用: 本工程室内冷水给水管采用 PPR 塑料管,热熔接。 高压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 室内热水管采用 PPR 塑料管和钢塑复合管。 热水干管用超细玻璃棉保温。 33 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丝扣连接和焊接。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和无缝钢管镀锌,丝扣连接和卡箍连接。 地下室潜水泵排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 生活污水管采用 PVC 管及附件。 九、 主要器材设备表 (不包括管道、阀门等)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写字楼生活给水泵 80DL3620(I) 6 Q=36m3/h, H=, N=30kw/台 台 2 一用一备 2 A、 B 区生活给水泵 80DL3620(I) 5 Q=36m3/h, H=102m, N=22kw/台 台 2 一用一备 3 C 区生活给水泵 80DL3620(I) 5 Q=36m3/h, H=102m, N=22kw/台 台 2 一用一备 4 室内消火栓系统加压泵 150DL16025(II) 6 Q=, H=150m, N=110kw/台 台 2 一用一备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加压泵 100DL10020(II) 8 Q=26L/S, H=160m, N=75kw/台 台 2 一用一备 6 泵房用排水泵 Q=65m3/h, H=15m, N=, 自动启停 7 消防电梯坑排水泵 80QW60134 Q=60m3/h, H=13m, N=4kw/台 每个坑一用一备, 自动启停 8 汽车坡道排水泵 100QW7075 Q=70m3/h, 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