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火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进程。 这类技术种类较多 , 主要有灌浆防灭火、惰化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凝胶防灭火以及泡沫防灭火等技术。 阻化剂防灭火技术 煤炭自然发火是由于煤与空气中的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 在漏风不可避免的情况下 , 在煤的表面喷洒上一层隔氧膜 , 阻止或延缓煤的氧化进程。 阻化剂主要是卤化物与水溶液能浸入到煤体的裂隙中 , 并盖在煤的外部表面 , 把煤的外部表 面封闭 , 隔绝氧气。 同时 , 卤化物是一种吸水能力很强的物质 , 它吸收大量水份复盖在煤的表面 , 也减少了氧与煤接触的机会 , 延长煤的自然发火期。 阻化剂技术在美国、波兰、前苏联等国家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近些年来 , 阻化剂技术在我国也得到推广应用。 该技术惰化煤体表面活性结构 , 阻止煤炭的氧化。 吸热降温 , 并使煤体长期处于潮湿状态。 但阻化剂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 不容易均匀分散在煤体上 ,且喷洒工艺难实施。 腐蚀井下设备 , 影响井下工人的身体健康。 惰性气体技术 惰性气体技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在德、法 英等发达国家煤矿中大量使用 , 从80 年代起 , 我国开始了氮气防灭火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惰气源目前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氮气 , 制备的方式有 : 深冷空分、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和中空纤维分离等三种。 注惰效果主要取决于能否保证惰气质量 , 合理必需的注入量及其连续性 , 以及能否辅以强有力的检测技术 , 否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该技术的优点 : ( 1 ) 减少区域氧气浓度; ( 2 ) 可使火区内瓦斯等可燃性气体失去爆炸性; ( 3 ) 对井下设备无腐蚀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 ( 1 ) 易随漏风扩散 , 不易 滞留在注入的区域内; ( 2 ) 注氮机需要经常维护; ( 3 ) 降温灭火效果差。 惰性气体泡沫技术 N2 性质稳定,在常压、常温条件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采 KDGl200Nm3/ 98 型碳分子筛制氮机向采空区注氮,其产氮量为 l 200 m3/ h, N2 浓度大于 98% ,N2 释放出口压力为 MPa,能在短期内将火焰熄灭。 由于高浓度的 N2 注入,使采空区内的 O2 浓度不高于 5% 10% 时,可抑制煤炭的氧化自燃, O2 浓度降到 3% 时,可完全抑制煤炭等可燃物阴燃、复燃。 向采空区注入 N2,并使其渗入到采空区 垮落带和断裂带,形成 N2 惰化带,可抑制采空区浮煤自燃,达到集窒息、降温为一体的防灭火目的。 1)石门注氮防灭火。 利用封闭石门向采空区注氮,将该工作面上阶段以及后方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及时封闭,尽量杜绝采空区漏风,减少了向采空区供氧,漏风风流流动的 6 速度及数量对自然发火往往起主导作用。 当工作面采过 60 m后,距采空区 60 m 处有封闭石门,利用此石门向采空区注氮,并保证工作面后方最小 30 m的隔离带,让 N2 充填采空区后方 30 m范围,以后始终保持后方 30 m采空区注氮, 保证 N2 能存贮在采空区内不进入工作面风流中,如 此循环,直至采煤工作面结束。 2)钻孔注氮防灭火。 在瓦斯抽放巷内每隔 40 m设 1 个注氮钻场,每个钻场内施工3 个 108 mm钻孔,钻孔终孔位置在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距机巷约 20 m。 当工作面推过钻孔 25 m时即可通过钻孔注 N2,钻孔进入采空区以里 60 m 时停注,换成另一个钻孔注N2。 为了防止 N2 从煤柱裂隙漏掉,钻孔套管的长度应大于 10 m,用封孔剂封孔。 均压防灭火 为了防止采空区 N2 在矿井负压作用下向外泄漏,采取在采空区回风侧实行局部均压方法,工作面通风方式必须既能使工作面的瓦斯含量符合《煤矿安全规 程》,又能尽量减少采空区的漏风,按此原则,工作面采用“一进二回”的负压通风方式,从机巷进风,回风巷和顶板风巷回风。 工作面的风量不宜过大,机巷进风风量控制在 600— 800 m3/ min,为了减少回风巷和上隅角瓦斯含量,在离回风巷较近的进风流中设置 2 台 kW 的对旋局部通风机 (当一台风机因故障停止运转后,另一台风机能自动启动 ),保证均压风机持续稳定运转,用风筒连接到离上隅角 2— 5 m的地点,使风巷增加 200 m3/min 左右的风量。 通过均压风门向工作面回风侧增压,调整工作面人回风压差,观察采空区向工作面回 风巷漏风量并在回风巷采空区防火密闭处设置 1 套“ U”型压差计,用来观测采空区内外压差,将压差确定在 0~ 49 Pa 内,否则,及时调整均压风门的风量窗,通过风量调节使防火密闭内外压差在规定范围内,确保防灭火的实施。 灌浆防灭火 灌浆技术是一项传统的、简单易行的、比较可靠的防灭火技术。 在一些缺少灌浆材料的矿区 , 通常采用注水来代替灌浆 , 增加煤体的水分 ,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现用防灭火充填材料主要有 :黄泥浆充填材料、水砂浆充填材料、煤矸石泥浆充填材料、粉煤灰充填材料、石膏填材料、水玻璃凝胶充填 材料、废水泥渣充填材料等。 7 图 31 通风系统平面图 2 5 0 回风巷煤4一采暗斜井总回煤4 上仓皮带煤 4一采轨道副井东 大 巷西回风上山风井Q 采= 7 0 0 m 3 / m i nV 采= 1 . 2 m / s煤 4一采皮带 隔爆水棚4 0 L 4 0 = 1 6 0 0 L 隔爆水棚4 0 L 4 0 = 1 6 0 0 L4 1 1 0 下 顺乏风新风4 1 1 0 上 顺交变所绕道上山煤4 8 4 防灭火技术的最终选择 灌浆系统确定 由于黄土采制方便,价格低廉而且水源充足,参照以上条件所以选择黄泥灌浆随采随灌系统。 灌浆材料的选择 土源距离煤矿风井 5km,土质优良,容重 ,属于亚黏土,塑性指数12,取土方便,矿井轻轨车可直接到达取土地点。 这里利用此土作为灌浆材料,由于土源较远,采用机械取土制浆,建立集中灌浆站、泥浆搅拌池制备泥浆。 为了提高泥浆质量,加大 泥浆浓度,在制浆前将黄土充分浸泡使之粉化后再进行搅拌。 地面制浆工艺流程 当矿井灌浆量大,土源较远或者限于地形条件,灌浆点分散等,则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取土,建立集中灌浆站、泥浆搅拌池制备泥浆。 如图 21 所示。 图 41 人工或机械取土机械制备泥浆站 采土场 —— 矿车运输 —— 储土场 —— 搅拌池 —— 泵站 —— 管道入井 制备的泥浆在搅拌池内再放置半小时左右,使之沉淀,澄出清水,保持最大浓度,再灌入井下。 高浓度泥浆送入井下,隔绝供风,阻断煤炭自热、自燃 过程。 9 灌浆方式的确定 我国煤矿采用的预防性灌浆的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采前灌浆、随采随灌、采后灌浆等三种类型。 1.采前灌浆 所谓采前灌浆即是尚未开采先行灌浆。 这种灌浆方法是针对开采老窑多、易自燃、特厚煤层发展起来的。 当岩石运巷和风巷掘出以后,分层航道尚未掘送之前,按设计的位置,由岩石区段巷道开钻窝向煤层打钻以探明古窑老虚的分布和位置,然后进行采前预灌。 2.随采随灌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同时向采空区灌浆。 其作用一是防止遗留在采空区内的浮煤自燃;二是胶结顶板冒落的矸石 ,形成再生顶板,为下分层开采创造条件。 另外,它还具有防尘、降温的作用。 随采随灌的方法根据采区巷道布置方式的不同,顶板岩石冒落情况不同有多种多样。 如埋管灌浆、插管灌浆、洒浆、打钻灌浆等。 3.采后灌浆 开采自然发火不是十分严重的厚煤层时,可在工作面采完后,封闭停采线的上下出口,然后,在上部密闭墙上插管灌注泥浆。 其目的一是封闭采空区,其次是充填最易发生自燃火灾的停采线,以防止自燃火灾的发生。 因回风道埋管灌浆工艺最为简单,使用方便。 本设计利用随采随灌的方式进行灌浆。 如图 22 所示,埋管灌浆与工作面洒浆图。 当工作面向前推进时,沿回风巷临时构筑木垛以保护埋入冒落区的注浆管路,灌浆管埋入冒落区 15~20m,随。矿井防灭火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00 400 64 2 仓库 400 400 16 3 办公室 300 250 4 门卫及围墙 5 征地 10 亩 4 万 /亩 40 合计 130 固定资产投资概算表 附表 43 序号 项目名称 金额 (万元) 投资 比例 % 备 注 7 1 设备投资 365 详见附表 41 2 土建工程 130 详见附表 42 3 供 电 8 容量度 100KVA 4 设备运输及安装费用 20 按设备
该投影又称高斯克吕格投影。 想象有一椭圆柱面横 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并与某一条子午线 (称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 )相切,椭圆柱的中 心轴通过椭球体中心,然后用一定的投影方法将中央子午线两侧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 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此柱面展开即成为投影面。 我国规定按经差 6176。 和 3176。 度进行投影分带,为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测量采用 3 176。 带投影。
的 优势。 广西 ****县 甘圩镇 砂石料场建设项目 第 15 页 第 五 章 建设方案 开采 方案 采 矿 任务和规模 项目建成后,年产砂石料 288 万立方米,其中 石料年产量 216 万立方米,砂料年产 量 72 万立方米 , 基本满足 本地区建设施工使用。 采 矿 区规划和布局 项目矿区面积 50 亩。 采 矿 区范围: ****县 ****镇 境内。 砂石质量标准 符合《建筑用砂》
衬垫的寿命都几乎下降,而且还会出现主绳震动和尾绳难以管理等问题。 为了保证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规定钢丝绳的任意断面处的应力不应过大(一般不应大于2165N mm ) ,而摩擦提升机采用尾绳,在容器与钢丝连接处的钢丝绳断面上,静力随容器位置的不同而改变的幅度很大,约为 210nqHnA。 如果以应力波动值不大于2165N mm 计算,则提升高度的极限约为 1700m。 布雷尔提升机不用尾绳,克服
煤炭运输距离长,运输成本高。 所用井筒位置和井筒现状不利于 4 号煤层及以下煤层开拓和运输 ,如果使用 此 方案 煤层开拓系统 十分复杂。 方案二 利用已建工业场地新建风井, 新建风井后 与方案一相比 通风路线缩短,风阻减少 矿井通风容易,通 风质量好 ; 煤炭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低 ;使煤层开拓系统简单, 辅助运输系统流畅 , 通风系统合理 , 优化井下系统和地面布置。 利用部分原有施工巷道
的装卸油品设施,应与设计船型的装卸能力相适应。 第 6. 2. 7条 停靠需要排放压舱水或洗舱水油船的码头,应设置接受压舱水或洗舱水的设施。 第 6. 2. 8条 装卸油品码头的建造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护舷设施除外)。 第 6. 2. 9条 码头上输油管线的阀门,应采用钢阀。 输油管线在岸边的适当位置,应设紧急关闭阀。 第七章 输油及热力管线 第 7. 0. 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