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备用轮胎架的冲压模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4 1 . 5 0 . 3 4 9 0dL m m m mF      10 按《冲模设计与制造实用计算手册》表 31 核算凸模强度的公式有:333 . 1 4 2 1 0 0 0 0 1 . 5 1 3 . 61 6 1 6 0 . 3 4 9 0m a x Edl m m m mt     可见,允许的凸模最大自由度 满足不了模具的结构尺寸要求,故利用卸料板对凸模加以保护。 按式《冲模设计实用实例》式( 223) 22m a x 1 . 52 7 0 2 7 0 2 3 . 0 93 . 1 4 1 . 5 0 . 3 4 9 0dL m m m mF      按《冲模设计与制造实用计算手册》表 31 核算凸模强度的公式有:333 . 1 4 2 1 0 0 0 0 1 . 5 2 7 . 38 8 0 . 3 4 9 0m a x Edl m m m mt     当模具总体设计使该凸模的自由长度小于 时,即可满足弯曲强度要求。 由计算可知切边凸模的尺寸为 : mm凹 ,凹模的基本尺寸与凸模相同 ,是 ,保证其双面间隙为 ~ .冲孔凸模的尺寸为 mm凸 ,冲孔凹模的尺寸为 : mm凸 . 如图 : 11 圆销模柄 A22 6523/钢钢钢钢钢GB/ 1钢衬铁数量材料导柱22卸料螺钉凸凹模螺栓 M10 45下模座 125像皮卸料板凹模打料板冲孔凸模凸模固定板垫板顶杆打杆6 70 打杆垫铁螺栓 M10 75上模座 125导套22名称22191817图号或代号序号钢圆销圆销 钢钢钢钢钢钢像胶6CrNiSiMnM ov组组组组组组组组组 6CrNiSiMnM ov 图 切边冲孔复合模结构图 4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结构型式选择 在复合模中最具特点的模具零件是凸凹模的设计。 由于凸凹模的壁厚是由冲压工件的尺寸形状决定的,而凸凹模的壁厚从强度要求不能过薄,否则模具寿命太短。 因此凸凹模的壁厚在设计时进行校核,使之大于最小壁厚值。 而最小壁厚值现在一般是根据经验而定。 并且当凸凹模装于上模时(该结构称为正装复合模),内孔不积 存废料,凸凹模受到的胀力小,此时最小壁厚可小些,其 m 值 可按《冲模设计应用实例》( 227)确定。 冲裁硬材料时: m=;冲裁软材料时 mt。 因为不锈钢板 1Cr18Ni9Ti 是硬材料所以取 m = .=. 本设计的凹凸模壁厚 b=()/2= = 孔与孔之间的壁厚为。 由于零件是大批量生产,导柱模已有标准模架可供选用,制造周期可缩短,设计周期也缩 短,提高效率。 所以我们选择导柱模,导柱模是将上下模座利用导柱和导套的间隙配合导向。 这种结构型式的工艺情况比较简单,导向稳定可靠,精度较高,使用安装也很方便。 我们选择两个导柱的后侧导柱模,这样操作方便,导柱的位置偏于一侧,分布不对称。 这种模架的主要优点是送料和取件都比较方 12 便,它可以三个方向送料。 介由于压力轴线和导柱轴线之间有力矩存在,受力不平衡。 当受力时,模具上、下部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偏斜。 因而,在模具工作部分和导向装置之间均会迅速地引起不均匀的磨损,以致使冲压件的精度很快降低。 但因为冲小孔及切边的精度不是很 高 IT13 级,所以可以采用。 模架规格 零件的最大直径是 48mm,由《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附表 92 滑动导向后侧导柱模架规格。 选取: 凹模周界 L=125mm 、 B=125mm、闭合高度 H=120~ 150mm。 ( 140,165) 材料 为 HT2040 I 级精度的后侧导柱模架: 模架 1 2 5 1 2 5 1 2 0 ~ 1 5 0 I GB/— 81.HT 200 0 125D mm 上模座为 : 125 125 30 下模座为 : 125 125 35 如图 : 图 导柱为 GB/ B型导柱 ,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第 102 页,表 254 B 型导柱 13 的结构尺寸,查得材料是: T8,热处理 5862HRC。 d(h)=22mm, 0 0 . 0 4 16 0 . 0 1 3 6 0 . 0 2 8( ) 2 2 , , , 3 0 ~ 4 5 , 3 0d h m m h r l m m   压 入 部 份 取 总长 L=100~ 150mm,取,。 导套为 GB/ A 型导套,材料为: T8,热处理: 58~ 62HRC。 0 . 0 2 1 0 . 0 5 00 0 . 0 3 4( 7 ) 2 2 , ( 6 ) 3 5 , 6 5 8 5 , 2 5 3 3 ,d h m m D r m m L m m H m m    压 入 部 份 其中 L取 65mm,H 取 25mm,l 取 11mm,二级精度。 凸凹模的设计 在设计冲模时,选定的冲模结构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 1) 选择的冲模结构应尽可能简单。 ( 2) 选定的冲模结构个零部件,尽可能在现有设备能力下制造出来,并使之制造工时尽可能少。 ( 3) 选定的冲模结构应合理选择制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冲模结构应便于冲模的装配和维修。 如图示:为凸凹模的结构图,根据零件为圆筒形的对称零件,所以凸凹模也设计为圆形,并设计为零件倒扣在凸凹模上冲压。 切边口因为要装卸料板及橡胶所以取高度为: 20mm,其中包含卸料板高度10mm,模具闭合时凸模进入凸凹模的深度及零件的厚度, 1mm+=,及橡皮的闭合高度。 . 凸凹模固定与定位,由三个 10mm 的螺栓平均分布固定,由三个 6mm 的圆柱销定位,并开了三 个 14 mm 的阶梯孔,用以通过固定卸料板与橡胶的螺栓, 凸凹模与下模座固定的板为圆柱形板,直径为 104mm ,高为 15mm. 因为冲孔比较小,为  ,数量比较多,为 127 个,也比较密,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也较小,为 3mm, 凹模的结构形式采用锥形口凹模,取 3039。 。 这种刃口冲裁件容易通过,凹模磨损后的修磨量较小。 但刃口的强度较低,孔 口尺寸在修磨后要有所增大。 因为孔的精度要求为 IT13,所以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14 凸凹模的固定 .是由三个  的螺栓和三个  的圆销直接固定在下模座上 ,凸凹模在还有三个均匀分布的 T形孔 ,用来通过卸料螺钉 . 图 凸凹模结构图 凸模的设计 凸模长度 凸模长度一般是根据结构上的需要而确定的。 其长度计算公式为:1 2 3L h h h h    L为凸模长度。 1h 是凸模固板高度, 2h 是卸料板高度, h是附加高度,包括凸模修磨量,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的安全距离等。 1 2 3 6 6 14 20L h h h h m m        凸模强度校核。 压应力校核: 凸模 mm 比较细长,应进行压应力和弯曲应力校核 ,检查危险断面尺寸和自由长度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即: 按《冲模设计实用实例》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