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果汁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 211 2tgaBBL  =22 tga =(m) 设计取 1L (m) (4)格栅与出水渠道连接处渐宽部分长度 ( 2L )  LL (m)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n1) 栅条采用 20 圆钢制作,阻力系数 2 kagVbSh *s in*2** 121 34  =2*  * 3*75s in**2 =*103 7 (6)栅后槽总高度 沿栅前渠道超高 mh  H=h+ 21 hh =+* 310 +=(m) (7)栅槽总长度( L) L=++++1tgaH =( m) (8)每日栅渣量 ( W) 格栅渣量为 1000 3m 污水产渣 3m 则 W= *1000*3600 *200*24*3600 ( dm/3 ) 拦截污物小于 dm/3 故为人工格栅 调节设计计算 1 设计说明 工业废水的水量和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大。 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 该池设有沉淀的污泥斗,有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能连续运行。 其均质作用主要靠池侧的沿程进水,使同时进入池的废水转变为前后出水,以达到与不同时序的废水相混合 的目的。 采用矩形调节沉淀池。 2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200m3/h;调节时间 ht 12 ; 有效水深 mh 52。 3 设计计算 ( 1)调节池有效容积( 3m ) 31 2 4 0 012*2 0 0* mtQV  ( 2) 调节池池宽( B) 248052400 mA  设计采用调节池 n=2 取池长 mL 20 则池宽: mLAB 1220 2/4 8 0 0  8 ( 3) 污泥斗的体积 ( 2V ) 取污泥斗顶宽 mB 31 ,污泥斗高 mh 24  ,污泥斗倾角 059 , 则污泥斗底宽 412 hBB  *tg mtg *2331 0  2V = 3421 *2*2 **2 mBhBB  ( 4)调节池高度( H) 调节池超高 h1=, 池有效调节水深 h2=,池底斜坡高度 h3=, 池污泥斗高度 h4=。 调节池总高 : H=h1+h2+h3+h4= (5) 复核调节池停留时间 实际有效容积 30 1 2 0 05*12*20 mV  实际停留时间 hQVT  hQVt 62 0 01 2 0 000  符合设计要求 UASB 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1 设计说明 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是集生物反应与沉淀于一体的一种结构紧凑效率高的厌氧反应器。 为了满足池内厌氧状态并防止臭气 散逸, UASB 池上部采用盖板密封,出水管和出气管分别设水封装置。 池内所有管道、三相分离器和池壁均做防腐处理。 2 设计依据 设计流量: Q=200 hm/3 ;进水 COD=6000mg/L; COD 去除率1E =85%; 进水 BOD=2300mg/L; BOD 去除率 2E =88%。 3 反应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 1)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包括沉淀区和反应区 ) 9 设计容积负荷 tmkgCODN V ./5 3 48 965 *6*24*20 0** 0  VN ECQV 有效 ( 3m ) 式中 : Q:设计处理量 dm/3 0C : 进水有机物浓度 kgCOD/ 3m VN : 容积负荷 kgCOD/( ).3dm ( 2)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 6座,横截面积为矩形,反应器有效高度为 h=7m。 则 横截面积 700748967 有效V 3m 单池面积 1 667 0 0 nSSi2m 单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矩形池长宽比在 2:1以下较为合适。 设池长 L=12m 则宽 b= LSi m 单池截面积 1 2 010*12  LbS i 2m 设计 反应器总高度 H=,其中超高 单池总容积:  11HSV ii 120*()=960 3m 单池有效反应器容积 8 4 07*1 2 01  hSV ii有效 3m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 12m*9m* 反应器数量 6座 总池面积 7206*120*  nSS i总 2m 反应器总容积 57606*9601  nV i 3m 总有效反应容积 5 0 4 06*8 4 0  nVV i有效有效 ( 3m ) 4896( 3m ) (符合有机负荷设计要求) 10 UASB 体积有效系数 = %%1 0 0*5 7 6 05 0 4 0 , 在 70%90%之间 水力停留时间( HRT)及水力负荷率 Vr 005 04 0  QVt H R T 有效 h rV = 总SQ [ )*/( 23 hmm ] 对颗粒污水力负荷 rV = )*/( 23 hmm ,故符合设计要求 ( 3) 三相分离器构造设计 a)设计说明 三相分离器要具有气、液、固三相分离的功能,三相分离器的设计主要包括沉淀区、回流缝、气相分离器的设计。 b) 沉淀区设计 沉淀室内设计日平均表面负荷率小于 )*/( 23 hmm ;沉淀区进水口的水流上深速度一般小于 2 )*/( 23 hmm。 其中沉淀区长 mL 121  ; 宽 mb 7 ; 集气罩顶宽度 a=3m;壁厚 ;沉淀区底部进水宽度 2m 沉淀室面积 11 bBnS ** 11  =6*12*7=504 ( 2m ) 沉淀室表面积负荷 0 42 0 011  SQq [ )*/( 23 hmm ] [ )*/( 23 hmm ] (符合要求) 沉淀室进水口面积 2S nB 1b =6*12*2=144( 2m ) 沉淀室进水口水流上深速度 4 42 0 022  SQV [ )*/( 23 hmm ] 2[ )*/( 23 hmm ] (符合要求 ) 沉淀区斜壁角度与深度设计 三相分 离器沉淀区斜壁倾角应在 00 6045 之间,上部液面距反应器顶部1h 2m集气罩顶以上的覆盖顶以上的覆盖水深可采用 ,沉淀区斜面的高度 3h ()沉淀区的水深。 设计 UASB 反应器沉淀区最大水深为 2m; 1h =(超高) 3h =2m; 2h = 则倾角 a=trctan{)(2/1 13 bb h } = 060 c)气液分离设计 倾角 060 ; 070 ; mb 12 ,分隔板下段距反射垂直距离 MN= 则锥缝宽度:  01 60* S inM N S inL  (m) 废水量为 4800 dm/3 ,设有 =3360 dm/3 的废水通过进水缝进入沉淀区,另有 =1440 dm/3 的废水通过回流缝进入沉降区 则: 12*12**6*24 144024 1  BnL QV m .0(m/h)(m/h) (符合要求 ) ML= )(60*2 12 02 mS inS inb  12 设 BL=1m, MB=B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