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结合子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槽的夹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序 8: 铣 Φ 47 外圆上键槽 工序 9: 插内孔键槽 工序 10: 检验 工序 11: 入库 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区别是方案一把车中心孔 分为粗车和精车,这样可以更好的达到精度要求,而方案二直接车孔,没有这样的效果,因此我们选择方案一。 工艺方案: 工序 1:锻造 工序 2:退火处理 工序 3:铣右端面 工序 4:粗车Φ 47 孔 工序 5:车Φ 70 和Φ 110 外圆 工序 6:精车 Φ 47孔,Φ 55 孔 工序 7: 钻 Φ 47 外圆上的 3Φ 5孔 工序 8: 铣 421mm 槽 工序 9:铣 Φ 47 外圆上键槽 工序 10: 插内孔键槽 第 7 页 共 25 页 工序 11:检验 工序 12:入库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结合子 件材料为 45 钢 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 锻造 毛坯。 结合子 的 端面 和 外圆 因 结合子 的 端面和外圆 的精度要求都不是很高 ,其加工余量为。 结合子 的 Φ 47 孔的精度要求介于 IT7— IT8 之间, Φ 16 的粗糙度要求为 ,需要钻,扩,绞 3次加工,参照参数文献。 :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 8:铣 421mm槽 由于此工步的设计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用铣削加工很难达到尺寸精度的要求,所以为了留给下一道公序磨削的加工余量,所以分两步走, ae=23, ap=10mm, 1) 选择刀具 铣刀参数: L=10 D=100mm d=30mm ro=15176。 ao=12176。 an=6176。 Z=24 2) 选择铣削用量 由于槽的宽度为 21mm, 故二次走完, ae=23mm ap=10mm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确定 f= 第 8 页 共 25 页 f=3)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刀具寿命: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得最大磨损量为 由表 确定刀具寿命:T=100min 其中 4)确定切削速度 Vc 和每齿进给量:决定切削速度 Vc 和每齿进给量 Vf、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的公式 Vc=(Cvxdoxqv)/(TmxapxXvxfzxyvxaexuvxZpv) Kv Cv=25,qv=,Xv=,yv=,uv=,pv=,m=,Km=1.12, Ksv=,KTv=, Kv=KmxKsvxKTv== Vc=(Cvxdoxqv)/(TmxapxXvxfzxyvxaexuvxZpv) Kv =n=1000 Vc/ do=1000 100=314r/min 根据 X62W 型铣床说明书选 nc=300r/min 实际速度 Vc= donc/1000=选 Vfc=ncf==150mm/min 根据 X62W型铣床说明书选选 Vf=150mm/min fzc=150/300 24=5)基本工时基本工时根据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Tm=(L+L1+△ )•i/Vf=(67+20)X2/150=( min) L1+△ =20mm i=2(走 第 9 页 共 25 页 三、 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由指导老师的分配,决定 设计第 8 道工序 铣 421mm 槽的 夹具设计 :问题的提 出 本夹具主要用于 加工 铣 421mm 槽 ,因为 铣 421mm 槽 有 位置精度要求,定位要较 不高,因此我们 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在 考虑 提高生产效率的 , 加工 铣 421mm 槽 时我们采用 内孔 定位。 :定位基准的选择 拟定加工路线的第一步是选择定位基准。 定位基准的选择必须合理,否则将直接影响所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和最终加工出的零件质量。 基准选择不当往往会增加工序或使工艺路线不合理,或是使夹具设计更加困难甚至达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位置精度)要求。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出发,合 理选择定位基准。 此零件图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也没有较高的平行度和对称度要求,所以我们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精度。 此为第 8道工序,我们选择 已 加工的 内 孔 定位, 铰链压板 夹紧。 :定位元件的设计 本工序选用的定位基准为 内孔 定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