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下达到每一个学生,以及开题工作落实和进展情况等。 期中阶段: 各系组织毕业设计期中检查,着重检查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 9 题。 院 系将通过不同方式了解期中检查情况,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指导教师可通过期中检查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并将优秀学生及表现较差的学 生名单报系(教研组)作为优秀成绩评定的参考以及重点考核的对象。 各系 应汇总期中检查表,提供给 院 专家组在毕业设计检查中审查。 答辩评分阶段:答辩前各专业应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 根据任务书及“条例”的要求,检查学生课题完成情况,并对软、硬件成果进行验收。 答辩结束后各系教学主任或毕业设计工作组审查各专业成绩评定情况,并在规定结束日期后的两天内将有关表格上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对 学院 实践教学科退回的 不符合要求的资料进行调整。 3.校优秀毕业设计评选 学院从每届毕业设计中评出 3%作为校优秀毕业设计。 校优秀毕业设计除满足“毕业设计工作条例”中“优秀”成绩的评分标准外,还要求有一定的创造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申报校优秀毕业设计由院提名并进行初评,填报“校优秀毕业设计申报表”,提供校专家组在毕业设计检查期间进行审查验收。 由学校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表彰。 评选出的校优秀毕业设计资料于当年 9 月 1 日前交校档案馆保存。 4.毕业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结束后,各系必须认真写出书面总结。 总结的内容包括:毕业设计基本 情况(包括任务书完成情况、成果、成绩评定、优秀的指导教师及学生情况,主要工作经验等),学院执行“毕业设计工作条例”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学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有显著效果的做法,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毕业设计总结最迟于短学期第一周内交实践教学科。 5.毕业设计的资料保存 毕业设计报告、展示版面及软、硬件成果由 各系 安排保存,保存期三年。 校优秀毕业设计送校档案馆保存。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以前公布的毕业设计有关条例与本条例不符的,一律以本条例为准。 10 附件 1: 毕业 设计 成绩评定参考 评价内容 权 值 标 准 1.开题报告 10% 能独立查阅文献,从事调研,有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译文 5% 翻译准确,文字流畅。 3.毕业设计作品及报告撰写质量 65% 设计 作品 的 完整性 、创新性 、概念表达性。 设计报告的 条理性、规范性、传达性。 4.答辩 20% 思路清晰,回答问题正确。 附件 2: 百分制与五级制成绩对应表 百分制 90100 8089 7079 6069 59以下 五级制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二、毕业设计报告的撰写 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由 封面 ( 课题名称、作者及系别、专业)、 目录 、 日程安排 、前言 (课题综述)、课题调研 分析(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设计过程 叙述 (设计构思、概念确立、设计草图、设计方案效果图、设计分析、细节草图、设计制图、设计模型、设计评价与展示) 、 设计体会 、 参考文献 、谢辞和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 一 ) 毕业设计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中外文题名: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 课题名称要有概括性。 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设计的确切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标题的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 20 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副题名可另起一行,用破 折号与主题名隔开。 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 中外文作者名及所在系、专业: 毕业设计报告应使用统一封面。 封面中包含标题、作者及所在系、专业。 中文姓名译为英文时用汉语拼音。 按照姓前名后的原则,姓、名均用全名,不宜用缩写。 姓全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用双中文字时两个字的拼音之间可以不用连字符。 例如“冯长根”译为“ FENG Changgen”或“ FENG Changgen”,而“冯长安”则必须译为“ FENG Changan”。 目录:为了醒目和便于阅读,根据内容顺序和页码 ,编写报告的目录。 日程安排 中外文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简练。 摘要也称内容提要,应当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出整个毕业设计的精华。 中文摘要约 300 字左右为宜,同时要求写出 250 个实词左右的外文摘要。 11 摘要应写得扼要、准确,一般在毕业设计报告全部完成后再写摘要。 在撰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1)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均不宜展开论证; ( 2)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宜使用第一人称加以概述; ( 3)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 观评价; ( 4)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是摘要的重点内容,在文字上用量较多,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 5)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雷同; ( 6)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行文活泼,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采,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英文摘要叙述的基本时态为一般现在时,确实需要强调过去的事情或者已经完成的行为才使用过去时、完成时等其他时态。 可采用被动语态,但要避免出现“ This paper”作为主语代替作者完成某些研究行为。 中外文关键词(主题词) 关键词是文献学的一 个术语,说得通俗一点,这是用来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 一般 在文章的正文前面标引关键词的意义:一是在于它是一篇文章的重要信息点,可使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扫描式的阅读方法,掌握该文的主题要点,从而可为读者有选择地阅读正文提供依据;二是因为关键词也是一篇文章的重要检索点之一,不仅可使文章的主题编入国际、国内的情报检索系统,还可为读者查找专题文章带来方便。 读者可以先从检索系统查到有关主题词,然后再查寻和关键词有关的文章。 一般可 以设计概念为基础, 选出 3个至 5个关键词,多的可选 7个至 8个,将它们依次逐个列于摘 要之下,关键词之间用 “ ; ” 隔开。 关键词要以选准、选全为原则,同义词、近义词不要同时选为关键词 ; 应为公知公用的词和学术术语,不宜自造字词和缩写、符号等,词组不宜过长。 前言 (课题综述) : 前言是全篇报告的开场白。 它包括: ( 1)选题的缘由; ( 2)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 ( 3)说明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 ( 4)概述成果及意义。 作为摘要和前言,虽然所定的内容大体相同,但仍有很大区别。 区别主要在于:摘要一般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则可以稍微具体些;摘要内某些内容,如结论意见,可以作为笼统的表达,而前言中所有的内容则必须明确表达;摘要不写选题的缘由,前言则应明确反映;在文字量上前言总是多于摘要。 课题调研 分析(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设计过程 叙述 (设计构思、概念确立、设计草图、设计方案效果图、设计分析、细节草图、设计制图、设计模型、设计评价与展示) 设计体会(中外文名、中外文摘要、正文、结论,中文摘要在 300汉字左右,外文摘要在 250个实词左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