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模板、脚手架、基坑、临时电等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并设专人看管。 拆除架子人员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协调一致。 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先告知对方。 拆除架子时应从上往 下,一步一清,拆下的架杆、扣件等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禁止往下扔投。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及施工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现浇砼模板梁、柱拟采用木框竹胶合模板,板模、板拟采用竹胶合模板,模板支撑的立杆全部采用木支撑,底部设垫木,纵横向设置支撑,中部设水平拉杆连接。 二、对应于重大危险源的目标 模板施工方案为重大危险源 三、为实现目标各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一 ) 项目经理职责: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和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和各项章程制度。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 针,把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做到讲效益必须讲安全,抓生产必须抓安全。 督促指导班组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制止违章指挥和冒险蛮干的行为。 由公司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工地不安全隐患所发出的隐患整改通知书,必须签字,并按通知限期整改。 负责落实项目所需各项安全设施。 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重大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立即上报,参加事故调查处理,不得虚报或有意拖延报告,更不得擅自处理。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本方案的编制。 (二 )施工技术员职责: 负责模板施工方案的编制及模板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 作。 对模板安装的标高、平整度进行操测。 协同项目经理、安全员做好施工观场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应立即 提出技术整改措施。 根据砼强度报告,控制模板拆除时间。 (三 )安全员职责 组织各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 督促检查施工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施工机具及防护用品。 负责对工地和种安全标志牌、警示牌及安全标语的张挂工作。 掌握了解本项目的安全生产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苗头,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和纠正。 (四 )质量检查员职责 模板搭设完毕,对模板及支撑的稳定性进行检查。 在进 行质量检查的同时,协助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及时提出技术整改方案。 杜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操作,确保模板施工安全目标实现。 (五 )模板工职责 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安全活动。 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模板搭设及拆除。 模板拆除需经施工员批准后方可进行,不违章作业,服从安全人员的指导。 对不安全作业要敢于制止,并有权拒绝违章指令。 发生伤亡,和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 四、施工准备 已对操作工人进行施 工操作及安全交底。 施工机具已按要求安装,调试完毕,做好防护并验收合格。 材料均已准备充足。 轴线、标高引测完毕。 五、模板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构造柱模板拟采用木框竹胶合模板,钢管,扣件加固间距 600mm。 , 现浇梁、柱模板采用 12mm 厚竹胶合模板,主龙骨采用 50X80mm方木间距 800mm,下设直径不小于 100mm 圆木支撑,间距 800mm,次龙骨为 50mm 厚木板,间距 600mm。 模板根据施工图纸配置一层模板,周转使用,模板接缝不大于 ,板缝处粘贴透明宽胶带,下加设次龙骨,避免模板接缝处错台现象,在竹胶合板与砖墙处缝隙应用腻子补平,在房间四边设边框木楞,控制阴角顺直,浇筑砼用的马凳设置在墙上或有支撑点的支撑上。 模扳的选型及配置数量 序号 部位 模板选型 配置数量 支设方法 1 基础 砖胎模 粘土砌筑 2 构造柱 木框拼装 竹胶合模板 配置一层 钢管扣件或脚手 架加固卡子 3 梁 木框拼装 竹胶合模板 配置一层 木支撑 4 现浇板 竹胶合模板 配置一层 木支撑 模板计算 (一 )柱筋验算: 取截面尺寸为 240X240 柱验算,采用 30cm 方木框拼装,竹胶合模板, 柱 筋用Φ 48179。 钢管扣件加固,间距 600mm 荷载计算 砼震动产生荷载 倾倒砼产生荷载 模板侧压力: F=。 β 1β 2V1/2 F=Y178。 cH 其中: Yc=24KN/ m3 To=2020(20+15)= β 1= β 2= 1 V= F= 179。 24179。 179。 179。 = N/m3 F= 24179。 2= 48 取此值 q1= FN179。 =( 48179。 179。 +4179。 )179。 103179。 600/103179。 = 强度计算 L2= L3= 240+( 55++3)179。 2= N= q1a/8=179。 MX=q12=179。 = 查表: An=429mm2 Wnx=179。 103mm γ x= N/An+Mx/(MxLx)=++103 =f=215mm2(满足 ) 挠度验算 [ W]= 1/500= = q 1= 48179。 179。 103179。 600/103179。 = W=5q1I4/(384EI) 其中 E= 179。 10 N/mm3 I= 179。 104mm3 W= 179。 179。 ( 384179。 179。 105179。 179。 104mm4) =<= [W]满足 (二)现浇板支撑验算 板厚 180mm,开间 米,支撑选 100mm,直径圆木间距 1 米布置。 龙骨 50179。 80mm 方木,中间设水平栏杆,按 5 跨连续板计算 1 荷载计算 Ⅰ砼自重 25KN/m3 Ⅱ钢筋自重 Ⅲ施工荷载 255KN/m3 Ⅳ振动砼产生荷载 2. 5KN/m3 Ⅴ模板自重 γ 1= γ 2= q1= 179。 ( 25179。 +++) +179。 = 2 支撑稳定性验算 选 100mm 直径圆木,间距 1 米布置,中间设水平栏杆 f= IV/WA≤ f N=q1L=179。 1= A=179。 502=7850mm2 W=1(1+λ /65)= (λ =L0/=(1/2179。 2800)/25=56) S=7144/(179。 7850)=(满足) 3 支撑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S= N/A0≤ f S= 7144/7850= N/mm2 (满足) 4 龙骨挠度计算 木龙骨间距 800mm b= 50 h=80 I=1/12bh3 E=9000 N/mm2 W=KW179。 q1I4/1000EI=179。 (179。 179。 8004)/100179。 9000179。 1/12179。 50179。 803=[W]=4/500= (满足) 5 现浇梁模板验算 本工程跨度最大梁为边梁,长度 米,梁 断面 250179。 400mm,底模为竹胶合板,板下 50 厚木板,底模横档及支撑间距 1 米,立档间距 600mm ① 底模验算 A 荷载计算 Ⅰ砼自重 24179。 179。 179。 = Ⅱ钢筋自重 179。 179。 179。 = Ⅲ振动砼产生荷载 179。 179。 = Ⅳ模板自重 179。 179。 = 合计 q1= KN/m q1= 179。 = KN/m B抗弯承载力,按四跨计算 KM- KV= KW= M= KNq112=0121179。 179。 12= Nmm S=M/W=6M/bh2=6179。 179。 106/(250179。 50)=fv=13N/mm2 C 抗剪强度 V= KVq11=179。 179。 1= =3V/(2bh)=3179。 179。 103/(2179。 250179。 50)=< fv=D 挠度计算 q1=( ++)179。 = W= KW q11/( 100EI) = 179。 179。 10004/( 100179。 9179。 103179。 1/12179。 250179。 503) = <[ W]= 1/400= 850/400= (满足) ② 侧模验算 侧压力: F= 179。 24179。 200/( 30+15)179。 179。 21/2= F= 24179。 = 12KN 取此值 q1= 12179。 = KN/m2 砼震动 产生荷载 179。 = KN/m2 q11=+=20 KN/m2 立档间距 600,线荷载 20179。 = 12 KN/m2 q1= 12179。 = KN/m2 A 抗弯强度 M= KWq11=0121179。 179。 6002=179。 103 Nmm S=M/W=6M/bh2=6179。 179。 103/(400179。 502) = N/mm2fm=13N/mm2 B抗剪强度 V= KVq11=179。 10.179。 = S =3V/(2bh)=3179。 179。 103/(2179。 400179。 50)=< fv=D 挠度计算 侧压力 F= ,线荷载为 q11= 179。 = q1= =179。 =W= KW q114/( 100EI) =179。 179。 6004/(100179。 9179。 103179。 1/12179。 400179。 503) =[]W[=1/400=850/400=(满足 ) ③ 支撑强度验算 Io=1/121/2179。 == 1300mm N= q11=179。 1= N/An=2600N/(100179。 80)=fc=10N/mm2(满足) 支撑稳定性验算 W= 1/( 1+X/65)= (λ= Io/I=1300/25=52) N/Wan=2600/179。 100179。 80= N/mm210 N/mm2 (满足) 六、模板安装、拆除的安全技术。 (一 )模板安装、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基础工程模板 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模板安装,应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情况。 发现有塌方的危险必须采取安全加固措施后,才能开始作业。 基坑上口边缘 1 米内不允许堆放模板构件的材料,向坑内运送模板要有专人指挥,上呼下应。 现浇模板的安装 (1)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2)平板采用单层支架支模,立柱根部应铺设垫板,立杆与支柱必须要垂直, 立杆中部设水平拉结杆。 (3)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 (4)立柱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支撑,并与立柱连接牢固,水平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