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决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现值比较法 ( 2)净年值比较法 ( 3)净现值率比较法 ( 4)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比较法 费用比选 ( 1)费用现值比较法 ( 2)等额年费用比较法 ( 3)最小费用法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世界贸易通行的规则 国家和地区、行业的发展规划 投资者的意图或偏好 可行性研究的难点 预测市场、效益、风险 …… 可行性研究的原则或战略 科学、谨慎、稳妥、可靠 科学 ——科学的态度 谨慎 ——谨慎的方法 稳妥 ——“保守”的原则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决策 第 5 页共 11 页 可靠 ——真实的数据 可行性研究的思维定式 辩证唯物主义、两分法、两点论 “三性 ”要求(客观、独立、公正) 必要时的逆向思维 可行性研究的技术特点 宏观与微观 定量与定性 动态与静态 发展预测与历史分析 全过程分析与阶段分析 总体方案与局部方案 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 近期效果分析与长远效果分析 二、可行性研究的发展与应用 (一)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功能定位) 投资机会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包括辅助研究) 可行性研究与工程设计 几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 理论与方法的历史沿革 理论方法形成的四个阶段 :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学者从公共工程消费者剩余思想和费用效益分析开始,进行理论探讨 ; 1936 年美国国会通过《控制洪水法》,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工程应用可行性研究与评价。 二战后,从工程经济开始的全面可行性研究(技术、工程、经济)在发达国家公共项目推广使用 ;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组织、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 ; 结论 ——可行性研究与评价理论上成熟的标志是, 1974 年英国牛津大学利特尔与米尔利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决策 第 6 页共 11 页 两位学者为 OECD 编写的《发展中 国家项目评价与规划》; 应用上成熟的标志是 1978 年 UNIDO 编写的《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实际应用 公共投资、政府投资、金融机构、国际组织、民营投资 发展动向 理论成熟,方法趋同,全面应用 (三)我国可行性研究的应用与发展 历史回顾(四个阶段) 文革前(技术经济论证) 70 年代末引进、消化、吸收 80 年代,可研方法形成 近 20 年的广泛应用 实际应用效果 纳入程序 决策依据 全面开展 存在问题 为求可批性,戏说可行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决策(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9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划格试验 GJB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湿热试验 GJB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盐雾试验 GJB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积冰冻雨试验 表面性能 GB????接触角测试 ???????表面张力测试 抗冰性能 ASTM D1894 冰在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测试 ASTM D724 自清洁性 ASTM D3359
作周期中的某一阶段,评估投资项目业绩,对投资业务部门与投资项目经理进行综合绩效考核。 综合考虑投资规模、收益、财务结构与质量、投资实施与经营管理难度、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监控状 况等因素,对投资项目经理给予现金和(或)股权奖励。 鼓励项目经理自主创业。 对自主创业的,只要项目情况符合公司投资原则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并在保障资金安全、实施定期财务审计与经营监管的前提下
96年 97年在岗人员工资奖金下岗待岗人员工资退休人员工资医疗费两金(公积金、公益金)浦东新区国力运输集团改制构建现代物流企业可行性研究 8 人员人均费用01000202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在岗人员工资奖金下岗待岗人员工资退休人员工资医疗费两金(公积金、公益金)元从 图 1 10可看出
┃ ┇ ┅┅┅┅┅ 140 ┃┇ ┇┏━━━━━━━┛ ┇ ┇ ┏━━━ ┃┇ ┇┃ ┅┅┅┅┅┅┅┅ ┇ ┃ ┅┅ ┃┇ ┇┃┇ Ⅲ类 ┇ ┃ ┇Ⅳ类 ┃┇ ┇┃┇ ┇ ┃ ┇ 0 ───────────────────┴─── 3 5 15 50 80 dov (m) 岩土勘察和基础抗震设计要求的改进 ────┬──────────┬────────────────── 项目 │ 89 规范
10 产品标准(详细列明产品执行的 标准): 详细描述本公司产品 /服务的竞争优势(包括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 产品的售后服务网络和用户技术支持 第四部分 研究与开发 公司以往的研究与开发成果及其技术先进性(包括技术鉴定、获奖情况) 公司参与制定产品或技术的行业标准和质量检测标准情况 国内外研究与开发情况,以及公司在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的国内外主要 的竞争对手情况,公司为提高竞争力拟采取的措施
感器灵敏度选择信号 5: S2 传感器灵敏度选择信号 6: 输入电压,同时可以接受到单片机 A/D 参考电压端 7: 5V 电源输入 8: GND 地 9: SL 传感器休眠与否选择 10: GND 地 默认 S1,S2 开关与灵敏度的关系 S1 S2 加速范围( g) 灵敏度( mv/g) R1 R2 正负 800 R3 R2 正负 600 R1 R4 正负 300 R3 R4 正负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