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生产物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大 • 生产率低 P21 生产过程的组织 空间组织 —— 对象化原则  特点 把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中,组成以产品或零件、部件、零件组为对象的专业化生产单位。 P22 生产过程的组织 空间组织 —— 对象化原则  形式 • 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对象 —— 发动机等 • 以同类零件为对象 —— 轴承、齿轮等  优点 • 提高连续性,缩短周期,减少在制品 • 专业化水平高 • 有利于按期、按量、按质、成套的完成生产 • 缩短运输路线 • 便于生产管理  缺点 • 适应性差、工艺设备管理复杂 P23 生产过程的组织 空间组织 —— 成组加工单元 为了克服单件小批生产中按工艺原则配置加工设备的缺点,可采用成组技术的方法,按照零部件加工表面和加工工艺的相似性,对零部件进行分类编组,在此基础上,建立成组加工单元。  优点 成组加工单元就是在一个生产单元内,配备某些不同类型的加工设备,完成一组或几组零件的全部加工任务,且加工顺序在组内可以灵活安排。 P24 生产过程的组织 空间组织 —— 原则选择的前提条件  使用工艺化原则的条件 • 企业的专业方向已经确定 • 产品的结构 \产量 \品种较稳定 • 工种和设备比较齐全和配套 • 适合单件生产类型  选择对象化原则的条件 • 企业的专业方向尚未确定 • 生产的产品不稳定 • 专业化程度较低 • 适合大量生产类型 P25 生产过程的组织 时间组织 —— 顺序移动方式 整批移动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M1 M2 M3 M4 T顺 P26 生产过程的组织 时间组织 —— 平行移动方式 单件移动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M1 M2 M3 M4 T平 P27 生产过程的组织 时间组织 —— 混合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 两者结合 ,扬长避短,保持每道工序连续进行。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M1 M2 M3 M4 T平 顺 P28 生产过程的组织 时间组织 —— 三种方式的比较 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 平行移动 平行顺序移动 优缺点 ( 1)管理简单,设备不停歇,可充分负荷。 ( 2)有等待现象,加工周期长。 ( 1)周期最短, ( 2)零件等待少,设备有停歇。 ( 3)运输频繁,管理复杂。 两者结合 , 扬长避短 选择策略 小而轻;单件小批;加工时间短,调整时间长;工艺专业化。 大且重;大量大批;加工时间长,调整时间短;对象专业化。 小而轻;大量大批;加工时间长,调整时间短;对象专业化。 P29 生产供应的协调方式 相关需求库存管理: JIT适时管理法(拉式) MRP物料需求计划(推式) 分销渠道中: DRP分拨需求计划 P30 运作计划的框架 主生产计划(含 RCCP)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含 CRP、 I/O) 水池系统 综合计划 拉式系统 推式系统 基于瓶颈系统 经营计划 长期计划 — 全部产品线 (years) 中期计划 — 产品规格 (618 months) 中期计划 — 特定产品 (312 months) 短期计划 — 物料、 劳动力、设备等 (hours days) P31 现在 6 个月 18月 5 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