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管理信息系统所要处理的数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定位或空间数据 、 属性数据和文档数据。 文档数据包括来往公文 、 证件 、 国家各级政府法律 、 法规等文字性的资料档案 , 这些数据管理与一般的公文管理情况一样 , 并不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 因而在分析研究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时常将这部分数据一笔带过 , 并不是否认它的存在 , 而是因为处理它比较简单 ,在系统中只起到 整理 、 归档 、 备案 、 查阅 的作用 , 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文献 、 专著中常将这部分忽略 ,而主要表述定位数据 、 属性数据的处理问题。 • 定位数据在系统中解决表达“士地资或资产在哪里,形状大小如何”的问题,而属性数据解决表达“这一资源或这宗资产质量如何,由谁来使用”的问题。 两者各有各的任务,而又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属性数据失去了定位数据界定空间位置,则没有对象,不知所指,而定位数据失去了属性数据,则没有内容,只是一具空洞的框架,没有意义。 • 表达一个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经纬度,另一种是在特定坐标系下的 XY坐标。 前者多用于地理测绘,一般是小比例尺制图,表述一个点大致的位置或地形图的图廓范围;后者用于地籍测量、土地资源调查,一般是大比例尺制图,精确表述一个点的位置。 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一般都是存储的 XY坐标数据或它的变种,因为经纬度数据不利于画图。 • 属性数据是描述具体研究单元土地的各种属性 ,比如 , 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 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土地的土壤特性: PH值 、 有机质含量 、 土壤类别等;土地的高程 、 坡度 、 坡向;土地气候条件:降雨量 、 年日照时数 、 积温等;土地的生物量等等。 随着使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解决的问题不同 , 属性数据种类也不同。 系统通常允许用户根据使用的需要 , 加以调整。 • 属性是依附于某个位置或某个地域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依附关系通过一个数学模式表达出来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概念 , 即 DTM模型。 DTM是英语 Digital Terrain Model的缩写 , 意即数据地域模型。 它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全集 , 是二维地理坐标定位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总称。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三维特性并未与二维坐标定位相矛盾。 这里的第三维 ( 见图 1- 1) Z;如果为高程 , 则为地形图;如果为雨量 , 则为雨量分布图;如果为温度 , 则为等温线图。 此外 , 诸如土地权属 、 土地类型 、 植被分布 、 土地利用甚至社会经济数字如地价等信息都可以包括在模型之内。 • DTM模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函数表达式表示 , 这个表达式是: • I(k,p)=fk(up,vp),k=1,2,3,… M • p=1, 2, 3… N( l- l) • 式中 , I(k,p)为第 p号地面单元 , ( 点 、 面或多边形 )第 k类信息取值; ( up, Vp) 为第 p号地面单元 ( 点 、面或多边形 ) 的二维地理坐标值 , 可以是经纬度 、 平面直角坐标 XY, 也可以是网格阵列的列行号 ij( 见第二章网格格式数据 ) ; M为信息类型数 , N为地面点数。 • 例如 , 当 I( k, p) 为高程时 , DTM即数字高程模型 (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