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家店自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月至少参加 1 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参加 2 次班组安全活动。 1 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 2学时。 部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 1 次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签字。 12 A 级要素 B 级要素 标准化要求 评审标准 扣分项 全生产实际,制定管理部门、班组月度安全活动计划,规定活动形式、内容和要求。 6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 100 分 ) 建设 ( 10 分 )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对 建设项目 的 设立阶段、 设计 阶段、 试生产 阶段和 竣工验收 阶段规范管理。 ,保证施工过程处于有序管理状态。 ,履行变更程序,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 、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 20 分 ) ,建立安全设施台 账。 ,做到:( 1) 宜按照 SH3063- 1999 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 可燃气体和 /或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控制室或操作室; ( 2) 按照 GB50351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围堤并进行防腐处理; ( 3) 宜按照 SH3097- 2020 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 ( 4) 按照 GB50057 在厂区安装防雷设施; ( 5) 按照 GB5001 GB50140 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 ( 6)按照 GB50058 设置电力装置; ( 7) 按照 GB11651 配备个体防护设施; ( 8) 厂房、库房建筑应符合 GB5001 GB50160; ( 9)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 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 /或光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2 ,定期检维修。 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2 13 A 级要素 B 级要素 标准化要求 评审标准 扣分项 后应立即复原。 ,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 账 ,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 ( 10 分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管理规定,对特种设备进 行规范管理。 账 和档案。 30 日内, 企业 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注册。 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 , 至少每月进行 1 次检查,并 保存 记录。 应对在用特种设备 及 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 保存 记录。 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一 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 要求。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 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企业应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 的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 25 分 ) ,主要包括: ( 1) 化学品危险性信息 : 1) 物理特性; 2) 化学特性,包括反应活性、腐蚀性、热和 化学稳定性等; 3)毒性; 4)职业接触限值。 ( 2)工艺信息: 1) 流程图; 2) 化学反应过程; 3) 最大储存量; 4)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 ) 安全上下限值。 ( 3) 设备信息 :1) 设备材料; 2) 设备和管道图纸; 3) 电气类别; 4)调节阀系统; 5) 安全设施(如报警器、联锁等)。 、完整: ( 1)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包括管件和阀门; ( 2) 泄压和排空系统;( 3) 紧急停车系统; ( 4) 监控、报警系统; ( 5) 联锁系统;( 6) 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等。 14 A 级要素 B 级要素 标准化要求 评审标准 扣分项 : ( 1) 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 ( 2) 工作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 3) 控制失效的影响; ( 4) 人 为因素等。 ,进行安全条件确认。 安全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 1)现场工艺和设备符合设计规范; ( 2)系统气密测试、设施空运转调试合格; ( 3) 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已制订; ( 4) 编制并落实了装置开车方案; ( 5) 操作人员培训合格; ( 6) 各种危险已消除或控制。 : ( 1) 编制停车方案;( 2) 操作人员能够按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 1) 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应按照不伤害人员为原则,妥善处理,同时向有关方面报告; ( 2) 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程序紧急停车。 至安全地点并得到妥善处理。 ,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的偏离情况及时分析,保证工艺参数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偏差及时得到纠正。 及重点部位 ( 15 分 ) 、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实行企业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 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包括: ( 1)指导安全联系点实现安全生产; ( 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 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4)督促隐患项目治理; ( 5)监督事故处理原则的落实; ( 6)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等。 ,活动形式包括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治理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 15 A 级要素 B 级要素 标准化要求 评审标准 扣分项 、重点部位档案,建立企业、管理部门、基层单位及班组监控机制,明确各级组织、各专业的 职责,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形成记录。 、重点部位应急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人员能够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事件及事故。 、重点部位为重大危险源时,还应按 条执行。 检维修 ( 10 分 ) ,实行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 1 ,落实“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原则。 4 ,应执行下列程序: ( 1)检维修前: 1) 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 编制检维修方案; 3) 办理工艺、设备设施交付检维修手续; 4) 对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