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质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介绍申请者本人为什么要从事本项研究,似乎中请是给别人写的,而不是给自己写的。 应该清晰地介绍究竟您在前 期工作中发现了什么,别人的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或者您对哪个科学问题有什么特殊想法等等,否则,评审人难以判断申请人自己的具体想法,这样的申请绝对属于没有到位。 (4)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国策,填补空白不是立项依据 不少中请人把填补空白作为立项的理 由,这不符合国家实施科学基金制和成立基金会的目的。 科学基金是 要使我国的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而不是跟踪或填 7 补空白。 尽管国家不断增加对基金会的投入,但研究经费依然不足,目前在基础研究领域,只可能支持那些有研究基础、有特色或有创新性的申请项目。 有人指出,基础研究只能争第 — 名,第二名、第三名等于白干,所以,更不应该去填补什么空白。 这就和下围棋一样,不管是输是赢,必须做活两个眼,才能在棋盘上占领一块底盘,否则人家下一个子,你也跟着下一个子,最后全部棋子被人吃光。 如果国家经济需要,可以填补某些空白,但做基础 研究就不一样了,填补空白必要性不大,也许可以培养一些年轻人,但根据目前国家的经济实力还不能够这么做。 (5)主要参考文献,包括国内、外的关键性研究工作都要有所显示,注意时间性,不必像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列出一大堆文献,但太少了也不合适,容易让评审人误认为你了解情况不够。 总之,立项目的要明确,申请理由要充分,立项依据既不要太科普,又要把关键问题交待清楚,能引起评审人的兴趣,愿意继续读完你的申请。 能够让人不愿放弃地阅读你的申请书,那样的申请才有竞争力。 2. 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 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是正文的重点阐述部分,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研究目标应是解决科学问题和学术性问题 作为基金项目不是简单地去做 — 件具体的事,解决一个非学术性的目标,而是要研究和解决具体事件中的科学问题或学术性问题。 以材料为例,很多申请的目标只是研 究 — 种最佳工艺或者使某种材料达到什么具体性能,这类项目属于开发性研究,没提出任何科学问题学术性问题,不符合基础研究的要求。 另外,探索规律本应该属于基础研究,但在目前经费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泛泛地探索们什么规律,而不能很好地 论证要了解某个规律的意义,那就缺乏竞争力,难以得到支持。 (2)研究内容要突山重点 目前的面上基金项目的强度不算很高,一个基金面上项目只要求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 希望最后的研究结果要有力度,不要泛泛的,什么都做。 过去曾有评委指出,有的 申请内容什么都做,好像把教科书的目录全列上了,这种申请多半出自高校老师之手。 为了把研究内容叙述得清楚些,可以在每一个研究内容下把细节描述得清楚一点,列出 关键的细目。 以免因“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而招“枪毙”。 8 另外,很多中请分不清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关 系,把研究方法当作研究内容,评审人会认为申请人思路不清,这样的申请项目是很不理想的。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清楚 不少项目申请人没有填写此项,评议人就很难知道申请人是否了解项目涉及研究的难点,以至难以判断申请人完成本项目的可能性。 如果申请中难点写得不清楚或者根 本不对,评议人也会认为申请人缺乏能力完成本项目。 所以,此项必须写,而且力求写得准确。 针对提出的难点,合理设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申请项目就有较大的把握得以完成。 : 3.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这部分包 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方面的说明。 过去的申请书只留半页,很多申请没有把具体的研究方案从思路表达清楚。 (1)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要具体、清晰 多数申请这部分写得比较含糊,每一步研究解决什么问题表述不很清楚。 能逐项写清是非常必要的。 过去,我们曾见过 — 份申请书,这部分写得相当清楚。 用什么方法, 对别人的方法进行什么样的修改,并提供了同行完全可以照样操作的试验步骤。 通信评议结果是 3 个特优、 2 个优,学科评审组一致赞成资助。 不过,有些研究项目,喜欢把现代化分析“武器”全都用 上,什么新,就“用”什么,比如: HRTEM、 STM、 AFM、 AES 等等,但用它们干什么,用途不明确,获取什么有用的结果也不明确。 惟一可以称作优点的是可以在经费预算中多计算一些实验费。 对于每种分析仪器的用途不明确,或者“杀鸡用牛刀”,明明可以用常规手段,却偏用不妥当的高级仪器,同样会遭否决。 (2)“剽窃是少数”,应加强自我保护 作为基础研究,原则上讲,应该是不保密的,但随着科技发展,对某些明显有应用前景的内容加以适当保护是必要的。 作为基金项目的评审人总希望申请者把申请写得详 细些、清楚些,有 利于判断。 但不少申请人,特别是那些“小字辈”申请者,认为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写得太详细了,会被别人剽窃。 目前由于各种误导,导致的各种科技腐败,确实影响一些人经不住诱惑,采取剽窃手段,但这类人终究是少数。 我们认为多数情况下不必担心,上面的例子就是例证。 当然,你必须确较好的前期工作积累,这样,即使别人剽窃了你的思想,用处也不会太大。 但一些“小字辈”担心可能会多一点,由 9 于他们的积累比较少, — 旦好的思想被别人窃取,就很难再与其他人竞争。 其实,我们在综合同行评议意见时,也尽可能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不是简单地看评议人是否同 意,统计综合评价有几个优、几个良,还要看评审意见的文字中有没有实质性意见,即使有一个人不同意资助,其他 4 位评议人都认为你的学术思想很新颖,有特色,你的申请依然可以送学科评审组,可能被批准。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原金属材料学科自 1992 年起学科评审组的评审会采用无主审制,也是为了避免 —— 两个专家会轻易地否定有一定创新思想的项目。 另外,确实有“ know how”时,应设法加强自我保护。 既能把问题说清楚,又不暴露你的“ knowhow39。 ’。 怎么做得更好,只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3)要从学术角度提出 可行性分析 很多申请在可行性分析 — 节上仅仅简单地介绍人力、物力情况如何,比如:研究组有几名教授、几名副教授,有多少博士、博士后,有各种先进的工作条件,单位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 但更应该从学术角度对研究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突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