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创业基地 形象,并为后续将开发用地进行规划导引,打造 中小企业创 业舞台,中小企业成长的孵化器。 在充分平衡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合理布局,力求塑造具有产业特色与市场凝聚力的空间形象,建立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和良性结构,从而促进 五大连池市工业 经济 的健康协调发展。 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五大连池市创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6 第三章 项目 区概况 一、 五大连池市概况 (一) 基本情况 五大连池市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 与 松嫩平原 的过渡地带。 东邻 逊克县 ,西与 克山县 、 讷河 市毗连,南接 北安 市、 克东县 ,北与 孙吴县 接壤,西北与 嫩江县 隔河相望。 地理坐标是东起东经 127 度 37 分,西至 125 度 42分。 南起北纬 48度 16分 ,北至 49度 12分。 东西长 142 公里,南北宽 104公里。 市域总面积 9874平方公里,辖 8乡 3镇,区域内有五大连池风景区, 8个国营农场、 11个部队农场、 4个监狱(所)和 1 个省属森工局。 有汉、满、回、蒙等 22 个民族共 36 万人口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2020 年规 划总人口为 , 2020 年规划总人口为 万人。 五大连池市 1982 年被国家定为“中国旅游四十佳”; 1996 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矿泉水之乡”;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0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美誉和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 2020 年顺利晋级省级卫生城; 2020 年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二十强, 2020年被评为“ 2020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市”。 (二) 五大连池市经济情况 五大连池市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多种经营的农业市,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以火山地质 地貌、特色矿泉资源、山口湖生态水域、大沾河自然漂流等旅游、矿泉、生态五大连池市创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7 资源驰名中外,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2020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同比增长 14%。 全口径财政收入 11794 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7758万元,同比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1087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8200 元,同比分别增长 %和 %。 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森工)城市,将连续四年获得国家资金的重点扶持,目前,已获得扶持资金。 几年来,我们大力实施“民 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注重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区部分实现集中供热,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天然偏硅酸矿泉水作为城市饮用水,具备 1 万吨的日供水能力,城市全天候卫生保洁,通过了省级卫生城验收,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累计投入资金 1 亿多元修建通乡、通村公路和村内白色路面 476公里。 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通过了省级生态示范区验收。 (三) 地质情况 五大连池市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变化不大,北部低山丘陵地形呈垄岗状,平均海拔 300米,西部为五大连池火山区,其上分布有锥状、截锥状及圈状火山丘构成的独特火山地形。 五大连池市内最大高差为 23米,地形由南向北逐步倾斜,靠近讷谟尔河附近为一阶台地。 城镇西南部稍有隆起,最高标高 273 米,北部地形较低,最低标高 250 米。 城区的土壤为耕地、亚粘土、砾砂层,自上而下分布,根据土壤特性、分布情况、地形及工程地质条件,城区内地耐力一般在 ,地震烈度为 5度。 (四) 气象条件 五大连池市属于中纬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太平洋季五大连池市创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8 风影响和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严寒干燥,河流冰封期达半年之久。 年气温 176。 C,极端最高气温176。 C,极端最低 气温 42176。 C。 年平均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最大日降水量 ,无霜期的平均日数为 ,年平均日照为 ,最大冻结深度 米,采暖期平均气温 176。 C,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30176。 C,城市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 /秒,大风日数520天。 (五) 水文条件 五大连池市属于波状平原地形,境内主要有讷谟尔河、科洛河、辰清河和乌裕尔河四个水系,共有主干、支河流 40条,境内总长 1210 千米,流域面积 9874 平方千米。 地表水的主要 来源是降落在地表的雨水和雪水,经地表和地下的径流,汇于低洼地带所形成,最终流入讷谟尔河的城市下游段。 讷谟尔河属嫩江水系,由城镇北部由东向西流过,讷谟尔河属季节性河流。 据五大连池水文站观测,讷谟尔河最大流量 815m3/h,最小流量为 0,平均流量为 ,开河日期为 4 月,封河日期为 11月。 (六) 交通 五大连池市交通方便,现有国道黑大公路 G202和省道鹤嫩公路 S303,沾河至五大连池公路、讷河至五大连池公路、五大连池市至二龙山农场公路、五大连池市至北兴公路、西岗子至二井子公路、沾河至 81125 部队公路 、黑大公路龙镇支线七条县道,南北有北安至五大连池高等级公路(二级白色路面),形成横竖相贯的公路整体柜架结构。 五大连池市创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目前,五大连池飞机场和五大连池火车站正在筹建中,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度提高我市的交通综合运输能力,带动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二、 五大连池市创业基地所在区域 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 五大连池市沾河林业局中部 , 用地 方面 :地势东高西低,坡降平缓;区域生态环境优良,有部分用地为棚户区;在规划中应尽量集约与控制开发建设用地,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棚户区用地部分,应结合棚户区改造进行有序高效开发。 沿街面过于凌乱,外观效果较差,各厂房围栏参差不齐。 缺乏完整的结构,园区行政中心不突出,缺乏休闲活动场地。 交通 方面 :规划区东部公路通向龙镇,园区具有良好的对外交通优势,但园区内部缺少道路。 园区主路过窄,道路不甚畅通。 各厂区内部道路不明显,无绿化及停车场。 基础设施 方面 :区内目前没有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 五大连池市创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 规模 该项目是对原有工业园区进行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 对 37公顷老工业区升级改造, 建设内容 包括 : 公里宽 8 米主路 进行 硬化、绿化、亮化、排水 工程; 5000延长米铁栅栏围建 ; ; ; 、绿化,安装 5 个电动伸缩门等。 五大连池市创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第五章 基地规划布局 一、 规划布局 原则 —— 创业基地 用地布置应结合 即将入驻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规划区厂房现状,采取效率优先,生产合理的原则。 —— 尽量大可能提高绿化面积,营造绿色 产业基地 ,行程外围、中心和组团内部,景观和防护相结合的多层次绿化体系。 —— 布局合理,三废处理,尊重自然条件、将 基地 生产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尽量降低。 —— 将现代化景观和休闲文化植入 基地 建设之中,改变传统工业区缺乏“以人为本”精神的状况。 二、 规划总体布局 我们通过对 创业基地 功能和产业布局要求、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近期开发建设要求三方面的综合考虑,确定规划区的整体布局,并根据远景设想对未来招商引资二期建设预留工业用地,具体确定了“一心、一园、四区”的总体布局结 构,具体如下: : “一心”指的是 基地 管理中心,位于 基地 中部。 从加 基地 的入驻企业、行政管理和日常生活三者的需求出发,行政中心由管理、生活休闲两大功能组成,为 创业基地 提供高效完善的各类服务。 依据功能要求,在该区我们规划布置了休闲植物园,为厂区五大连池市创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内部职工服务。 : “一园”指的是位于管理中心的植物园 用铺地、矮灌木相结合,构成软硬结合、活泼宜人的休憩活动空间。 在管理中心的南部,我们采取“木”的立意,规划公园入口景观,强调出“木”的主题性和标示性。 此次的设计中,利用步道、铺地分隔出富有层次的动静 结合的公园空间,围绕象征工业园区详细设计精神的“绿树”,利用良好的林区树种资源进行整合:以上层高大落叶乔木、中层常 绿树种、下层灌木花卉,共同营造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空间,同时满足舒适性与节奏感,共同构成有机的景观整体,创造丰富多层次的公共空间,最大化地融入人的活动,增加人文气息。 以移栽古树名木为中心,东侧营造密林种植的森林景观,创造宁静幽谧的林地空间,北部用各色花圃装点入口,东部用草坪、铺地、矮灌木相结合,构成软硬结合、活泼宜人的休憩活动空间。 : “四大片区”指的是由道路和管理中心分隔出的 四个规划区域,分别为北部发展预留区,东部加工发展园区,西部加工发展园区和南部发展预留区。 五大连池市创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第六章 配套工程 一、 给水工程规划 1.设计依据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2.需水量预测 根据 规划基地 生产规模及占地规模,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