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东港龙城住宅小区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接头的连接用力矩扳手(精度为177。 5%)进行施工。 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直径Φ 25㎜钢筋接头拧紧力矩为 250。 基础钢筋绑扎及安装 钢筋绑扎用的铁丝采用 22 号镀锌铁丝(铅丝)。 绑丝长度参见下表有关规定 (单位 mm ) 钢筋直径 ( mm )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6~ 8 150 170 190 220 250 270 290 320 10~ 12 190 220 250 270 290 310 340 14~ 16 250 270 290 310 330 360 18~ 20 290 310 330 350 380 22 330 350 370 400 25 370 400 430 基础底板、基础顶板钢筋施工 基础底板钢筋为双层双向布置。 配料时底层钢筋接头按 50%相互错开;上层钢筋接头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不大于 50%,相互错开长度不少于 35d。 为保证底层筋位置准确,绑扎之前在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下层钢 筋应设置花岗岩做垫块,按每 800㎜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保护层厚度 40mm。 绑完下层钢筋后,焊接钢筋马凳,用以支撑底板、基础顶板的上层钢筋,保证上层筋水平。 用马凳做支架要抄高、挂线,保证马凳的支撑筋水平,标高适合,保证上层钢筋网片标高合适。 15 插入底板内的墙、柱预留筋,位置应准确,用点焊固定在底板钢筋上。 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固,以免造成轴线偏移。 外墙插筋及内墙、柱竖向钢筋相互错开 50%,插筋长度和错开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浇筑完毕后,把基础上预留墙柱插筋扶正理顺,保证插筋位置准确。 基础砼浇注时安排专人 看护钢筋,确保钢筋不移位。 地下室墙体、暗柱钢筋绑扎 1)、墙体钢筋绑扎 本工程墙 体钢筋立筋在内,水平钢筋在外, Ф 16以下钢筋采用搭接连接。 墙、柱钢筋与底板钢筋交接处增设定位筋,插筋与底板筋绑扎牢固,防止根部错位,绑扎铅丝头一律在钢筋内侧。 墙体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钩,挂钩钢筋的直径和间距必须符合图纸要求,钢筋保护层垫块间距为 600~800mm。 为保证墙体钢筋位置准确,不移位,采用水平梯子筋定位,水平定位梯子筋长度 2M 左右。 水平梯子筋做法如下图所示: 竖向钢筋纵向间距竖向钢筋长度为墙厚2倍钢筋保护层厚水平梯子筋施工示意图 在砼浇灌中设专人看管钢筋,及时修复错位的钢筋。 外墙、柱钢筋绑扎必须利用外排施工脚手架 ,不得蹬踩钢筋进行绑扎。 2)、柱钢筋绑扎 (1)、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弹柱子线→剔凿柱混凝土表面浮浆→修理柱子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或焊接、机械连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上,然后立柱子主筋进行连接。 16 (2)、柱箍筋绑扎: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如下图所示。 柱钢 筋绑扎施工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①、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②、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位置,并绑扎牢固。 缠扣绑扎示意图 4— 绑扎顺序 17 箍筋柱竖筋 柱箍筋交错布置示意图 ③、柱箍筋端头应弯成 135176。 ,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 10d ( d 为箍筋直径),如图所示。 ④、绑扎铅丝头一律在钢筋内侧。 如箍筋采用 90176。 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 10d。 箍筋抗震要求示意图 ⑤、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 柱上下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见下图 : 18 拉筋 拉筋拉筋柱竖筋箍筋拉筋勾住箍筋 拉筋布置示意图 3) 梁钢筋绑扎: (1)、梁钢筋绑扎采用模内绑扎,工艺流程如下: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 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操作工艺: ①、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 2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 3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 纵向钢筋伸入中间接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 4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19 梁钢筋套扣法绑扎 3— 绑扎顺序 ○ 5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 135176。 ,平直部分长度为 10d ,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 5d。 ○ 6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 缘 50 ㎜ 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要符合设计要求。 ○ 7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4)板钢筋绑扎 (1)、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距钢筋 ( 2)、操作工艺 ①、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②、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 合安装。 ③、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④、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位置。 负弯距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⑤、在钢筋的下面垫好塑料垫块,间距。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板的保护层厚度为 20 ㎜。 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符合要求。 5)、施工质量要求 ( 1)、施工时严格按国家标准、图纸要求工艺标准施工 ( 2)、施 工时严格按方案、交底进行施工。 ( 3)、钢筋接头位置、连接方式要符合标准、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 钢筋焊接质量满足要求,允许偏差 20 项目高于国家标准的规定。 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08的规定抽取钢筋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基础模板 模板选型 根据各部位工程特点,模板选用为: 垫层模板选用钢制组合小模板,沿垫层边线设置,采用短钢筋固定在地基土上。 基础的底板和墙柱的模板采用钢制组合小模板,基础顶梁和顶板采用 12mm 厚竹胶板。 模板背楞、支撑及螺栓选择 基础模板立面采用砖模,沿基础外围砌筑 120mm 厚 750mm 高砖墙,砖墙外侧将回填土按要求回填,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砖墙不被击倒。 地下室墙壁模板 墙体模板采用钢制小模板,背楞采用φ 48* 钢管,横 向间距 600㎜、竖 向间距为 1000㎜,斜撑间距为 1500mm。 穿墙螺栓外墙采用ф 14 止水螺栓,对拉螺栓横向、纵向间距为 600,内墙采用ф 14螺栓外套硬 PVC 管。 螺栓长度为墙宽加上 420mm。 对拉螺栓的处理: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凿出预埋橡胶垫,用气焊割除对拉螺栓,用 水清理干净,抹 1: 2水泥砂浆,抹实压光,并洒水养护。 具体作法见下图。 地下室梁顶模板 地下室顶梁模板采用 12mm 竹胶板和方木进行支设,架体采用满堂红架体。 模板拆除 拆模实行申请制:现场墙体和梁板,需要拆摸前必须进行同条件试块试压,由木工工长向项目经理部提出拆模申请,试压强度合格后,方可拆模。 得到有效批准后,工长方可组织进行拆模。 柱、墙、梁的侧模板在砼强度达到 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破坏才能拆除,梁、平台模板拆除须符合规范拆模规定。 悬挑结构须等砼强度达到 100%时方可拆除。 21 φ 6短钢筋210橡胶垫对拉螺栓作法示意图拆模后在此割断螺栓,剔除橡胶垫,再用水泥砂浆封实堵平210止水环壁厚φ 12对拉螺 栓 施工缝的处理 水平施工缝 1) 地下室外墙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 施工缝连续设置 3 300止水钢板,钢板搭接 20mm,两侧焊严,上下钢筋固定 (固定钢筋和主筋及止水板点焊 )示意图见下图。 垂直施工缝 除了后浇带处需留置垂 直施工缝外,其它部位不留设垂直施工缝。 垂直施工缝的立面采用钢板网封堵,其它的如止水钢板的安装同水平施工缝。 竖向止水钢板与水平止水钢板要焊接严密。 基础砼 基础底板为 700mm 厚筏板基础。 基础底板砼施工要求 技术要求 迎水面B/ 2B/ 2150坑壁纵筋 3 300 钢板止水带水平施工缝100φ 构造用筋 22 为防止砼出现裂纹影响工程质量,对砼的技术要求如下: 1)、粗骨料,采用粒径 的河卵石,不得使用磁滑轮碎石。 2)、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 ,不得使用尾矿砂。 骨料中泥的含量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粉煤灰采用Ⅱ级粉煤灰。 4)、坍落度 14cm177。 20mm 5)、初凝时间不早于 8 小时 6)、终凝时间不晚于 14 小时 7)、骨料碱含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8)、水泥 9)、砼入模温 度不超过 30℃ 10)、气温超过 35℃时不得进行浇注作业。 砼浇注 基础底板的浇注顺序为自后浇带向一侧浇注,然后浇注后浇带另一侧部分底板。 浇注方式采用斜面分层浇注方式。 施工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底板砼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时注意以下问题: 1)、浇注砼一般从夜班开始浇注,每小时浇注砼 60M3。 2)、严格控制浇注速度,分层浇注,每层浇注厚度虚铺砼 350 ㎜厚。 3)、浇筑时从一端浇起,边向后推进浇筑(自后浇带向高标高方向),同时边浇筑边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4)、分层振捣,不漏振、不过振。 混凝 土振捣时,按照振捣棒的工作范围逐层、逐点进行振捣。 不得漏振、过振,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 300400mm。 振捣棒不应碰及预埋件及预埋管线。 浇筑振捣时派专人看护模板 , 要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移位及漏浆等现象发生,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 5c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浇筑砼应连续浇筑。 振捣时应注意预埋件和预埋螺栓、钢筋位置,防止跑偏。 垂直施工缝处的砼在砼初凝前进行振捣,过早进行振捣,砼的水泥浆容易通过钢板网流出。 砼施工时,安排专人将通过钢板网流出水泥浆清理干净。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表面仍会有较厚的水泥浆,隔 一段时间后应按标高用刮杠刮平,为防止砼产生收缩裂纹,在初凝之后进行二次振捣,用滚筒碾压或木抹子压三遍以上,打磨压实,铁抹子压实一遍,最后在检查一遍,如有小裂纹,用铁抹子碾压一遍。 5)、严格控制砼入模温度和坍落度 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砼塌落度实行抽测,砼工长组织人员对每车塌落度测试,负责检查每车的塌落度是否符合商品砼小票技术要求,并做好塌落度测试记录。 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这一规定从砼塌落度技术指标上严格把关。 设专人负责测量砼入模温度,并做好记录。 对于不符合砼技术要求的不得使用。 23 测试入模温度,方法为测试刚浇灌并经过振捣的混凝土上表面以下 50~ 100mm 深处的温度。 要求现场每车都要测量砼的坍落度,每 2h 测量一次入模温度,当大气温度较高时,增加入模温度的测试次数。 当现场测定砼的入模温度超出技术要求时,及时通知搅拌站加冰,降低砼入模温度。 砼的养护 本次混凝土养护采用喷水养护的方法。 混凝土浇注完毕达到终凝后,适当浇水,混凝土覆盖养护不少于14 天。 施工缝的处理 所有施工缝表面必须凿去表面浮浆,露出石子,浇筑前洒水润湿并用于结构相同级配的水泥砂浆进行接浆处理。 施工缝处继续浇 灌混凝土时,必须清除原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 50~ 100mm 厚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水泥砂浆。 混凝土应细致振捣,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砼试块的留置 按规范要求连续施工,连续浇注量超过 1000M3 时,同一配比的砼每 200 M3留置一组抗压试块,每 500 M3 留置一组抗渗试块。 地下室墙柱砼浇注的施工要求 墙柱砼浇注前对墙柱部位浇水湿润,然后进行接浆处理。 墙体浇注前必须进行接浆处理,采用同砼 配比减石子砂浆,厚度控制在 5CM— 10CM 厚度,用铁锹均匀地入墙。 工艺流程:浇水湿润基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