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天山农业公司种植100亩甘草项目投资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0 ..................................................................................... 41 机制保障 ..................................................................................... 41 ............................................................................. 41 10 综合评价 ............................................................................................ 41 1 总论 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 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基地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 XX 市 XX林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谢 涛 项目主管单位 XX 市林业局、 XX 市林业局 项目性质 新建 基地建设范围 XX 市长岭镇、随县环潭镇、曾都区有关乡镇(办事处) 产品方向及规模 产品方向:泡桐、油茶、核桃、中药材、金银花 规模: 10 万亩。 其中 XX 市长岭镇 5 万亩,随县环潭镇 3 万亩,曾都区有关乡镇(办事处) 2 万亩。 项目建设内容 ( 1)栽培基地建设工程:营造泡桐基地 9 万亩,核桃基地 万亩,油茶基地 万亩,金银花基地 万亩,套种中药材基地 1万亩。 ( 2)附属配套工程:泡桐粗加工基地、旅游观光基地、名贵花 卉观赏基地及看守用房等。 ( 3)设备购置:购置泡桐加工生产线一条,购置农机、生产及运输设备 4 台(件)。 建设期限 第一期 20xx—20xx 年,建设 5 万亩,第二期 20xx—20xx 年建设5 万亩。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本建设项目总投资 28068 万元,其中栽培工程投资25550 万元,占总投资的 91%;附属配套工程投资 2368 万元,占总投资的 %;其它投资 150 万元,占总投资的 %。 投资来源:在项目总投资 28068 万元中,拟申请国家项目投入资金 万元,占 30%;建设单位自筹 万元,占 30%;银行贷款 万元,占 40%。 效益评价 在项目经营期( 35年)内,项目可创收 629804 万元,年均创收 万元, 3 年可回收全部投资。 项目建成 后,使项目范围内低产低效耕地、林地得到改造,减少了水土流失,新增林地 10万亩,新增林地蓄水量 1300 万 m3,蓄水效益 260 万元,保土 40 万吨,新增保土价值 40万元。 项目建设不仅可以缓解当地林产工业企业资源不足的矛盾,增强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促进企业及项目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而且还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投入,有利于加快项目区农民脱 贫致富和社会稳定。 主要编制依据 ( 1)《全国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6—1995); (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营造林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 LY5141—99); ( 3)《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 4)《湖北省 20xx—20xx 年中药材(中草药)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5)《湖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 1999 年)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栽培工程 ——种苗费:泡桐 40 株 /亩, 5 元 /株;核桃 40株 /亩, 10元 /株;油茶, 80 株 /亩, 元 /株;金银花 500 株 /亩, 3 元 /株;中药材,380 株 /亩, /株。 ——抚育管理费:含征地、整地、挖穴 、栽培及栽培后 2 年抚育管理、病虫防治、施肥等。 征地 40 元 /亩年,征用 35 年。 泡桐整地 500 元 /亩,施肥 160 元 /亩年,抚育抹芽 50元 /亩年;核桃整地 450 元 /亩,施肥、病虫防治 20 元 /亩年;油茶整地 300元 /亩,施肥、抚育管理 200 元 /亩年;金银花整地 500 元 /亩,施肥(专用肥) 100 元 /亩年,抚育管理 500 元 /亩年;中药材整地 240 元 /亩,抚育管理 600 元 /亩年。 ( 2)附属配套工程 设备:泡桐板材粗加工生产线一条,挖掘机、拖拉机 5 台,建旅游观光基地 1000 亩,名贵花卉观赏基地 20xx 元 /亩。 ( 3)管护棚建设: 600元 /平方米。 ( 4)护林道建设 万元 /公里。 结论 通过对项目基地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投资、预期效益、建设措施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和比选论证。 结论认为:此建设项目选择适宜、预期效益良好,有利于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目标明确,布局合理,技术措施先进,经济指标合理,投资估算符合实际。 项目建设单位资信度高,经营管理能力强,项目保障措施可行,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因此,本项目切实可行。 2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由来 和形成 进入 21 世纪,能源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给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源发展创造了机遇。 世界各地对能源建设和安全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加大了对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投资。 中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在国际环保问题上更有话语权,同时也会在进口原油的价格谈判中有更大的回旋途地,更主要的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供了资源补充。 大力依靠并抚植生物质能源农业种植和企业加工及市场化用的有利措施,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油茶、核桃是我国特有的本来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的优势资源,在我 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 XX,是种植油茶、核桃的优质带,有种植和经营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但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对油茶、核桃生产的管理措施削弱,导致油茶、核桃林的树龄老化,混种混杂,加上粗放经营,只取不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经济效益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核桃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油茶、核桃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20xx 年 12 月,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明确了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要求顺应产品的市场需求,把我国油茶产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布局。 近几年,世界上医药保健研发的注意力转向天然药物,这对中药植物提取物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中药材需求量由此逐年增加,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后,中药材与中成药的出口创汇前景广阔。 传统经验及近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证明金银花对于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 金银花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同时又是无毒植物,受到医药界的欢迎,其贸易量和贸易额都必定会大幅度上升。 XX 市作为山区市,中低产田和丘陵岗地面积较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为了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 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XXXX 林业有限公司特申请建设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 建设的必要性 ( 1)项目建设是实现 XX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是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中药及中成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二是发展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 和中药材基地对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XX属低山丘陵地区,森林植被较少,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通过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与中药材基地建设的立体栽培模式,不仅可以增加森林植被,而且可以改善植被群落结构,对改善生态环境极为有利。 ( 2)项目建设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县域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使农民在减少农作物面积的同时,迫切需要更有经济效益的作物进行种植,而种植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已成为以市场为导向多样化栽培和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XX市现有宜林荒地和低效林 280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丘陵岗地 136 万亩,占农业用地的 35%,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为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建设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林业特色产业,既改善了农业生产 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可以消化大量的城乡富余劳动力, 缓解就业压力,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 3)项目建设是壮大 XX林业产业实力,增强林业自身活力的需要。 目前, XX 市林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与林业的生态地位极不相称。 抓好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建设,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林业建成 XX 市的“第二财政”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 组织,一批以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为原料的新型企业应运而生,不断壮大,为 XX市发展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带来了难得机遇。 ( 4) 项目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XX 市 XX 林业有限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强烈要求实现资源培育与利用结合,必须积极开展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企业的发展将保证基地建设的有效实施,实现企业与资源的定向培育一体化,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并且规范化、规模化的基地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