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发展与储蓄成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性支出的 60%,随逐年消费水准而修正 ,同时其资产(房地产、存款、红利等)价值不得超过当地政府所设定的标准。 当方案参与人不幸在方案进行过程中失业,他们必须接受个案辅导员的就业咨询与资源转介,只要失业不超过三个月,仍能取得相对配合存款。 在本方案进行的三年中,总计有八位参与人曾经有失业的经验,但他们都在三个月内找到工作,没有退出方案。 另外,本方案中也有两位参与人曾经换工作,薪水略有增加;有十位参与人表示增加另一个兼职工作,增加家庭收入。 在方案的执行面,主办单位是台北市政府社会局的经济扶助科,负责方案管理与个案咨询工作的原来有配置两位社工人员来辅导 100 户的参与家庭,半年后这两个社工员离职,经济扶助科改指定一位社工人员同时负责方案管理与个案辅导的工作。 「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相对配合款则是由宝来集团与白陈惜慈善基金会所赞助,总计金额为 NT$14,400,000元,提供参与的低收入户 100个相对配合存款帐户。 有关本方案的帐户存提业务则由台北银行来办理,为了让存户只能储存不可提拨的功能,该银行是以定期存款的方式设定本方案的储蓄帐户。 在相对存款的配合方面,本方案一开始就设定参与人的相对配合存款金额为 NT$2,000、 NT$3,000和 NT$4,000三 个额度,即每位参与人在进入方案时就决定相对配合存款的额度,并在往后的三年内持续每个月或每半年存入相当的储蓄金额,如果半年内的存款金额不足,就必需解约。 另外,方案参与人在三年内必须定期参与教育理财课程 135 小时,缺席不得超过十分之一的时数。 根据参与人所填写的报名单调查,参与人期望存款最后的使用目的为首度购屋、高等教育、小本创业等三个目的,本方案因此也订定这三个目的为本方案的指定用途。 表一:「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的方案结构 特色 状况描述 计画起迄期间 2020年 7月至 2020年 7月 方案参与资格 列册 低收入户,至少就业三个月,参与是自愿的 执行单位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经济救助科 方案赞助人 宝来集团与白陈惜慈善基金会 存款银行 台北银行 存款配合比 1:1 存款额度 NT$2,000, NT$3,000, 和 NT$4,000三个额度 教育理财课程 方案参与人必须定期参与教育理财课程 135小时,缺席不得超过十分之一 . 使用目的 首度购屋、高等教育、小本创业 四、「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参与人的储蓄行为 本节将描述评估资料的搜集方法、方案结构安排的特色及有关参与人储蓄行为的初步发现,但本论文的 资料分析将不包括未参与者。 (一)资料搜集方法 从「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在 2020年 7月开始时,本方案的规划小组就同步进行一项三年的追踪评估计画,聚焦于方案的储蓄机制对参与人的储蓄行为之影响。 首先,每位参与人每年都需填写一份结构式的访问问卷,搜集的资料内容包括参加人与其家人的基本资料、参与方案的经验、家庭生活事件陈述、就业状况、投资计画、使用目的达成情形等。 在存款资料方面,台北市银行每半年都会提供方案参与人的存款金额,以便追踪参与人的储蓄进度。 在 2020年10 月间,规划小组并深度访谈方案参与人以深入了解他们 的方案经验,其中包括每个使用目的组的参与人各两位及中途退出方案者两位,总计八位。 至于有关理财教育方面的资料,则根据台北市政府方案管理人的上课出席记录、团体讨论的资料,来理解方案参与人的上课经验。 (二)「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参与人的基本资料 表二是根据参与人的自填问卷资料,呈现的是「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三年来的参与人之基本资料。 在 2020年 7月,有 184位列册低收入户报名参与「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为了公平起见,台北市政府以乐透的方式随机抽得其中的一百名参与者,并协助他们到台北银行办理开户手续。 方案在开始后 的第一个半年,本方案接受任何退出的参加人皆由候补人选递补其储蓄帐户,直到 2020年 12 月为止,而最初登记的 184 人中,有 68 位参加人随后放弃参加,最后仅剩 89位参加人。 到了 2020年的 6月,总计有 75位参与人持续储蓄一年,到了2020年的 6月又有 3位因家庭发生危机在 2020年 6月时而退出,只剩 72位参与人持续储蓄两年。 在 2020年 6月时,又有 4位参与人因故退出,最后总计有69位完成三年的储蓄计画与理财教育。 从逐年「放弃者」的状况来看,第一年的方案执行变动最大,从一百人的帐户名额留到剩 75位参与人持续参加, 根据深度访谈这些「放弃者」的资料显示,他们虽然认为这个方案所提供的相对配合款( 1:1)相当的吸引人,但仍不愿意继续参加,理由大致如下:「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的参与资格条件过于严格、存款只进不出、规定使用目的、上课时间不方便等,大多是和方案的结构有关,可见「放弃者」并不深入理解资产累积的概念。 在方案执行后两年退出的参与人,根据后续的深度访谈显示,这七位参与人之所以会退出,大多都和家庭临时发生危机有关,例如家人死亡、孩子未婚生子、家人生病等不得已的理由。 根据表二的资料,在 2020年 6月止,历年来参与「台北 市家庭发展帐户」的参与人,以女性居多( %),年龄集中在 4150岁之间( 65%),教育程度以国高中的人居多( 64%)。 而参与人的婚姻状况以单亲家庭居多,其中离婚( 35%)与鳏寡( 33%)居多。 表二:「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方案参与人基本资料 变项 变项值 . . . 性别 男 女 18(18%) 82(82%) 8(11%) 67(89%) 8(11%) 64(89%) 8(%) 61(%) 年龄 30以下 31 40 4150 50以上 7(7%) 29(29%) 49(49%) 15(15%) 2(3%) 18(24%) 46(61%) 9(12%) 2(3%) 15(21%) 46(64%) 9(12%) 2(4%) 14(19%) 45(65%) 8(12%) 教育程度 小学以下 国中毕 高中职 专校以上 19(19%) 25(25%) 46(46%) 10(10%) 12(16%) 18(24%) 31(41%) 14(19%) 12(17%) 18(25%) 29(40%) 13(18%) 12(17%) 16(23%) 28(41%) 13(19%) 婚姻状况 单身 已婚 离婚 寡居 分居 8(8%) 30(30%) 39(39%) 19(19%) 4(4%) 6(8%) 18(24%) 23(31%) 24(32%) 4(5%) 4(6%) 17(24%) 24(33%) 24(33%) 3(4%) 3(4%) 16(23%) 24(35%) 23(33%) 3(4%) 参加总数 100 75 72 69 (三)「台北市家庭发展帐户」参与人的存款型态 根据台北银行所提供的存款资料 ,表三呈现的是三年来方案参与人的存款额度变动状况。 根据方案的原始设计,参与人在参加方案时就要决定一个存款额度作为储蓄的开始,且不能改变。 但在参加六个月后,许多参与人表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