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用征用林地检查技术方案(试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类型。 ( 3)采伐林木情况。 重点查清无证采伐林木数量,若林木已被采伐,现状已发生改变,可根据资源档案,参照相邻的相似林分状况,合理推算实际采伐量。 ( 4)违法 违规 占用征用林地 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结合现地情况和座谈会、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掌握的情况,认定违法 违规 17 占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 5)拍摄照片。 对 违法 违规 占用征用 林地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的工程项目,现场选择典型小班拍摄数码照片,要保证照片的清晰度和代表性。 3. 到期临时占用林地 回收 情况 调查 核实 上年 1月 1日以来到期的 临时占地 返还被 占用 林地单位、村组和农户的情况, 是否存在将永久占 用林 地变相作为临时 占用林地进行审批的情况。 实地核实 返还后的林地恢复森林植被情况,查清 未 恢复森林植被措施原因。 填写检查表十。 4. 森林植被 恢复 情况 调查 调查近三年来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管理、返还 、使用 和恢复森林植被情况。 填写检查表十一。 ( 1) 森林植被恢复费 征收情况。 调查应缴纳植被恢 复费用数额,实际缴纳的植被恢复费数额,是否存在低于标准征收费用情况,存在问题原因及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 2) 森林植被恢复费 返还情况。 按照财综字〔 2020〕 73号文件有关规定返还被森林植被恢复费情况,是否存在返还滞后或低于比例返还等情况。 重点调查是否存在返还给用地单位的情况。 ( 3) 森林植被恢复费 使用 情况。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使用 森林植被 恢复费 的范围 , 用于新增造林地的资金占支出资金的百分比,是否在年度造林计划中单列。 ( 4)恢复情况。 随机抽取部分 使用森林植被恢复费 的造林地块, 现地 核实 造林面积和成活 情况。 18 5. 毁林 开垦情况 调查 依照工程项目占地情况的检查方法,重点查清毁林开垦面积、损毁林木蓄积、损毁林木株数,认定毁林开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填写检查表十二, 并拍摄现场照片。 ( 五 ) 核实举报 在检查工作中,应认真对待群众举报的问题,必要时进行现地核实。 六 、 统计分析指标 ( 一 ) 审核率 项目审核率( %)= 1 0 0 %占用征用林地项目数 审核(批)项目数  面积审核率( %)= 100%实际占用征用林地面积 审核(批)面积   ( 二 ) 森林植被恢复费收缴率 项目收缴率( %)= 100%应缴纳费用项目数 项目数征收费用  费用收缴率( %)= 100%标准应收费用 征收费用   (三 )三项补偿费用落实情况分析指标 三项补偿户数落实率( %)= 1 0 0 %调查户数已补偿三项费用户数  19 三项补偿费用落实率( %)= 1 0 0 %协议三项补偿费用落实三项补偿费用  注:项目数按审核(批)文件确定 ,同一工程项目涉及 2 个及以上被检查单位时,按 1 个项目统计。 七 、 检查成果和质量管理 (一) 检查成果 检查 成果包括:县级检查报告,省级检查报告,全国检查报告, 遥感技术应用成果, 数据库文件 及其他成果资料 等。 1. 检查报告 内容主要包括 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 被检查县 上年度林地管理情况 、主要 检查结果 、 典型违法占用林地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情况 、 对检查结果的分析评价 、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等。 2. 检查数据库 文件 各检查单位按照“占用征用林地 检查管理系统 ” 的统一格式生成数据库文件。 3. 遥感技术应用成果 ( 1)图面成果。 全县遥感影 像图:成图尺寸为 A4 幅面,成图比例尺根据 A4幅面与被检查县面积计算并取整确定。 占用征用林地小班分布图:成图尺寸为 A4幅面,成图比例尺与遥感影像图相同。 占用征用林地小班分布图要反映合法占地和违法违规占地的情况。 ( 2)遥感技术应用总结报告。 重点对遥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成果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讨论,并提 20 出建议。 4. 数量及时间要求 ( 1)县级检查 报告和县级遥感技术应用成果 向本院办提交。 ( 2)省级报告 和各院办遥感技术应用总结报告各 10 份,报资源司,提交时间为当年 10月底前或指定时间。 ( 3)全国检查成果报告按指定时间 报国家林业局。 ( 4) 数据库文件及其他成果资料按指定 时间和要求提交。 21 检查表 一 _____县(局) ______年 占用征用林地工程项目调查表 单位:公顷、元、立方米 工程项目名称 动工 时间 项目 类型 实际征占林 地面积 审核(批) 文号 审 核(批) 面积 森林植被恢复费 三项补偿 补助 费用 征占林地采伐林木 采伐许可证号 违法征占林地处理 标准 费用 征收 费用 协议(测算)费用 落实费用 面积 蓄积 处理 处理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被检查县(局)林业主管部门意见(公章): 被检查县 林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签章(签字): 年 月 日 检查表 一 填写说明: 此表由县(局 )林业主管部门填报上年度 1 月 1 日至检查时发生的 占用征用 林地工程项目情况。 工程项目名称:有立项(核准、备案)或审核(批)文件的,按文件上的名称填写。 无文件的,填写的项目名称要体现 占用征用 林地地点、范围、单位和使用林地目的等。 动工时间:填写工程开始 占用征用 林地时间,格式:“年月日”,经林业部门审核(批)还未动工的,填写“未动工”。 项目类型:分为工程建设、乡村建设、临时占地、为林业生产服务。 实际 占用征用 林地面积:县(局)林业主管部门掌握的实际 征占用 林地面积。 审核(批)文号:林业 主管部门审核(批)文件的编号。 审核(批)面积: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文件批准同意的林地面积。 标准费用:按标准应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数额。 征收费用:实际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数额。 三项补偿 补助协议(测算)费用 : 用地单位与被占地森林经营者签订的协议(或按标准计算)的 林地、林木补偿费 和 安置补助费三项费用 的合计数额。 1 落实费用 : 用地单位 实际兑现给被占地征用森林经营者的 林地、林木补偿费 和 安置补助费三项费用 的合计数额。 1 采伐面积:因 占用征用 林地实际采伐林木面积。 1采伐蓄积:因 占用征用 林地实际 采伐林木数量。 1采伐许可证号:林木采伐许可证的编号。 1处理: 林业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是否对未经审核(批)、超审核占地 等违法 违规 占地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填“是”或“否”。 1处理结果:依法处理的结果。 2其它说明:面积单位“公顷”,保留四位小数;蓄积单位“立方米”,保留一位小数;费用单位“元”,取整。 22 检查表 二 _____县(局) ______年 到期临时占用林地回收情况调查表 单位:公顷、元 工程项目名称 审批 林地机关 审批 文号 审批 时间 审批 面积 森林植被恢复费 是否到期 是否回收 到期未回 收原因 是否原地 恢复森林植被 未原地恢复植被原因 备注 征收费用 返还 费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被检查县(局)林业主管部门意见(公章): 年 月 日 检查表 二 填写说明: 此表由县(局)林业主管部门填报 近 三年 来 (如检查年度为 2020 年, 即 2020 年以来 ) 审批的临时占用林地到期回收和原地恢复森林植被情况。 工程项目名称:按林地审批 文件的名称填写。 审批林地机关: 审批 临时 占用林地文件上的林业主管部门名称。 审批林地文号: 审批 临时 占用林地文件的编号。 审批时间:审批同意临时 占用林地时间,格式:“年月日”。 审批林地面积:审批 临时 占用林地文件批准的使用林地面积。 征收费用: 用地单位 实际缴纳的 森林植被恢复费: 返还费用:在实际 缴纳 森林植被恢复费中,上级林业部门、财政部门核拨到县(局)林业主管部门或县(局)林业 主管部门直接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数额。 是否到期:至检查时是否已到 临时占用 林地的期限 , 填“是”或“否”。 是否回收:是否已收回到 期 的临时占用林地, 填“是”或“否”。 到期未回收原因 :说明未 收回到 期 临时占用林地的 理由和原因。 1是否原地恢复森林植被:填“是”或“否”。 1未原地恢复植被原因:说明未原地恢复森林植被的理由和原因。 23 检查表 三 _____县(局) ______年 恢复森林植被情况调查表 单位:元 、公顷 工程项目名称 审核林地机关 审核 文号 审核 时间 审核 面积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情况 森林植被恢复费 返还 情况 森林植被恢复费 实际使用 情况 标准费用 征收费用 返还 费用 返还年度 是否返还用地单位 合计 调查规划设计 整地、造林 抚育 护林防 火 病虫害防治 资源管 护 其它 费用 规划 面积 是否在年度 造林计划中单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被检查县(局)林业主管部门意见(公章): 年 月 日 检查表 三 填写说明: 此表由县(局)林业主管部门填报 近三年来 (如检查年度为 2020 年, 即 2020 年以来 ) 永 久占地工程项目 (不包括临时 占用林地 项目和为林业生产服务的项目) 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返还和恢复森林植被情况。 工程项目名称: 按审核 征占用 林地文件 的 工程项目 名称填写。 审核 林地机关: 审核征占用 林地文件上的林业主管部门名称。 审核 林地文号:审核占用征用 林地文件的编号。 审核时间:审核同意 开始 占用征用 林地时间,格式:“年月日”。 标准 费用: 按规定标准应 缴纳的 森林植被恢复费: 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