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风景资源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心灵的天然牧场和深厚的企业文化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 现代化工业 天然牧场 较好 已开发 ,管理完善 文化深厚 交通便利 78 工业设施 天然牧场 三 级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风景资源评价报告 6 / 14 清真大寺 资源描述: 清真大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 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 规模宏大的清真寺。 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 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 该寺占地 4000 平方米,坐东向西的格局表现出对圣地麦加的尊崇。 大经堂大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高大宏伟,庄严肃穆,在大殿柱子上刻有《古兰经》 ,穹顶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 后院有讲堂、穆斯林浴室等,院东南侧有一座灰色塔楼,楼高 33 米,六角攒尖顶,楼内有木质楼梯,登楼可眺望全市风景。 清真大寺内的装饰纹样都用阿拉伯文 、几何线纹和各种植物做题材,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寺内还藏有 30 册阿拉伯文《古兰经》,是珍贵的宗教文献资料。 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的包围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望月楼,会把你引向一座庄严绚丽、古色古香的伊斯兰清真寺,让你在车嚣人喧的闹市中,感受到一种安宁与清净的氛围,这就是呼和浩特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清真大寺。 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向以“召城”著称。 但在林立的宗教寺院中,位于回民区通道南街的清真大寺,却风姿独特,透露出伊斯兰文化的鲜明底蕴。 关于这座古寺的确切建筑年代,无文献史籍记载。 清真大寺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 1693 年)。 初建时,规模较小,以后经逐步扩建修缮,方成先今的格局和建筑群。 占地面积约 4000 平方米。 清真大寺座东朝西,布局合理,由东西狭长的一进两出四合院组成。 建筑由西向东依次是:山门、圣殿、南北讲堂、过厅、望月楼、沐浴室、接待室等。 清真大寺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建筑,又带有明显浓厚的伊斯兰风格。 座西迎东的山门是出檐式,西边矮墙陪衬,中景群6 景点 或资源点 位置 资源单体 资源质量 开发情况 外部条件(如交通) 评分 类别 级别 清真大寺 圣殿 清真大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 宗教圣殿,楼,厅,亭 好, 组合状况佳 已开发, 交通便利 82 圣殿 楼 阁 碑亭 过厅 二 级 望月楼 碑亭 过厅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风景资源评价报告 7 / 14 开三门,一大两小。 大门上有清光绪十六年( 1890 年)所制“清真大寺”横匾一块,两侧由“国泰”“民安”两短匾做衬。 大门一般不开,只在开斋节、古尔邦节、 圣祭时才敞开,平时人们由南、北两个小门进寺。 进入山门,在圣殿的后壁上,分别雕刻着魏碑体“认主独一”、“日监在兹、极乐真境”,墙的中间是民国十二年( 1923 年)由时任绥远都统的马福祥(回族)题写的:“正心诚意修身”以及“见性”、“明心”。 马福祥的楷体手书,笔势雄浑,苍劲有力。 清真大寺的主体建筑是圣殿,基地约 1 米高,殿长 米,宽 米,共 25 间房子大小,为水磨青砖中式建筑。 圣殿门向东,为三开拱式门,门前有约长 3 米宽同圣殿的月台,三面用青砖矮墙围着。 圣殿门上,有阿拉伯文的砖雕及花卉砖雕相 衬托,极备灿烂,可谓建筑的珍品。 圣殿最具特色的当数其顶部,登高眺望,可看到 5 座出檐小塔楼将殿顶连为一体,四座玲珑六棱塔楼簇拥着中间一座八角塔楼。 中间塔楼顶矗立着一弯新月,闪闪发光。 整个殿顶错落有致,起伏多变,极具艺术性。 五顶,意寓伊斯兰教信仰的“五大天命”。 “五大天命”又称“五项功课”,即念作正词、坚持礼拜、斋戒一月、交纳天课、麦加朝觐,穆斯林一般简单将它概括为五个字:“念、礼、斋、课、朝”。 这五项内容既是功修和制度,又是伊斯兰教法定的宗教义务,被视为体现虔诚信仰的基石。 在清代闭塞的归化城(现呼和浩特旧城) ,已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体现出伊斯兰文化的内涵,并将其表现得水融、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 殿内规模宏敞,由 12 跟立柱支撑着整个殿宇穹庐。 厅柱为赫红油漆所漆,上有雕刻精细的阿拉伯 ,刀工讲究,可谓巧夺天工。 整个大殿内的顶梁、天花板,绘着色彩鲜艳的装饰画,雕梁画栋,绮丽多彩,匠心独运。 墙壁洁白无暇,书以硕大伊斯兰 ,庄重典雅。 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清真寺不饰以人物、飞禽、走兽形象,建筑门楣、窗口、飞檐等多以花卉和几何图案的造型来装饰。 值得游客观赏的是,在圣殿屋顶的四角和门顶,刻镂了七座花卉镂空雕,花团锦簇, 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坐落在后院东南隅的望月楼,是一座砖木结构六面四层的塔楼,高 36 米,它建筑于 1939 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呼和浩特的最高建筑。 望月楼内设旋梯,可盘旋至顶。 第二层处由悬臂梁挑出走廊,环以栏杆,楼 上有一六角攒尖亭,顶饰一弯新月。 望月,就是看月亮。 按照伊斯兰教教义规定,每当伊斯兰教历九月(称莱麦丹月)把斋(又称封斋)一个月,称为斋月。 过去遵从见日封斋,见月开斋。 在莱麦丹月的月首、月末,需德高望重者登上望月楼,进行观察,看新月呈现,决定封斋和开斋的日期。 呼和浩特回民称之为“月”。 大寺望月楼的特殊之处是它的一楼两用。 所谓两用,即可望月又可念“邦克”(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唤醒)。 其二层由悬臂梁挑出的回廊,也可称为“邦克楼”,伊玛目(教长)或海立凡(学生)在礼拜前站在上面念“邦克”的地方以召唤人们去礼拜亦称“唤 醒楼”。 “望月楼”岿然向上,雄伟壮丽,登高俯瞰青城,全市景色尽收眼底。 它与五塔寺、辽代万代华严经塔、天主堂高大建筑相映成趣,蔚为大观。 圣殿对面是五开间的过厅,是穆斯林礼拜前后研讨教义及信息的地方。 其南北两个墙上整壁绘制了伊斯兰圣地麦加的“克尔白”图(是麦加城“禁寺”内一座方形石殿的名称,也称“天房”,是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 该画作工精细,色彩艳丽,体现浓郁的伊斯兰教色彩,它对研究呼和浩特伊斯兰教绘画艺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圣殿南侧有碑亭一座,亭内存碑七通,较重要的碑刻有《清重刻洪武御制回辉教百 字碑》和《重修绥远清真大寺碑》等,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总结: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整体布局庄严肃穆,浑然一体,绚丽多彩,富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并带有浓厚的阿拉伯装饰风格。 它是一座中阿合壁的建筑,是几百年来各族能工巧匠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内蒙古宗教建筑中的精品杰作,是回汉两族文化、工艺交流的体现,民族团结的象征。 乌素图 国家 森林公园 景群7 景点 或资源点 位置 资源单体 资源质量 开发情况 外部条件(如交通) 评分 类别 级别 乌素图森林公园 劈 柴 沟 旅游区 位于呼和浩特市区北大青山前山中段,东起哈拉沁沟,西到东棚村,占地 6万亩 森林草原植被,动物资源 好 已开发 交通便利 91 地景(山景) 森林,草原 一 级 白 石 头 沟旅游区 喇 嘛 洞 旅游区 乌 素 图 旅游中心 水 磨 沟 旅游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风景资源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