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习报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捻度机 采用直接解捻法,将试验室样品放在捻度机上进行解捻,单丝达到彼此平行时,记录其捻数和捻向。 试验前将样品剥去表层丝,每次试验各试样间至少拉去一米以上,予加张力为 177。 ,两夹钳间试样的夹持长度为 500177。 1mm,每个试验室样品取 5个样。 粘胶长丝物理性能检验标准 项目 等级 优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干断裂强度 cN≧ 湿断裂强度 cN≧ 干断裂伸长率( %) 干断裂伸长不均匀率( %)≦ 线密度偏差率( %) 177。 177。 177。 177。 线密度不匀率( %)≦ 捻度不匀率( %)≦ 单丝根数偏差率( %)≦ 残硫量≦ 染色均匀度≧ 4 3 吉林化工学院实习报告 13 一、 实验前准备 (取样点不少于 2点)按批次铺于绒板上,置于标准大气下调湿,调湿时间不少于 1小时。 ,温度 1822℃湿度 62%68%,并记录。 二、 纱线强伸度仪预热,不少于 15min。 三、 实验操作: 1. 校验仪器 ,并做几板,是断裂时间在 17s23s ( ) ;将纤维置于夹持器内,进行拉伸实验,拉伸纤维至断裂。 50次。 一、 试验仪器 加热设备、抽滤设备、滴定设备、冷凝设备、分析天平; 二、 试 剂 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碘、甲醛、乙酸、淀粉; 三、 实验步骤 从每个试验室样品中取 56g 纤维作为试样,称量时称准确到。 1. 将试样放入 500700mL的三角烧瓶内,放入 150mL 浓度为 %的亚硫酸钠溶液,内放 10 粒 左右玻璃小球,瓶子上部装冷凝器,在电炉子上加热至沸腾时把瓶子提高 510cm(以沸腾不溅出 为准 ),再继续煮沸 1h,稍予冷却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器,然后将试样取出,将溶液在瓷漏斗上过滤(漏斗上铺一层细府绸布),再用 250mL蒸馏水分几次洗涤三角烧瓶,并抽滤至干。 2. 将滤液倒入 500mL 碘量瓶中,冷却至室温( 20℃左右),然后再加入浓度为 3740%左右的甲醛溶液 15mL 和浓度为 20%乙酸 ,摇匀后用微量滴定管以碘标准溶液 [c(I2)=]进行滴定,以 %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直到溶液呈淡紫色( 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3. 同时用上法做一空白试验。 吉林化工学院实习报告 14 4. 在测 定残硫量同时,从试验室样品中取 5g 纤维(准确至 ) 作为试样没定其含水率 ,测定方法与回潮率试验相同 . 5. 按下式计算试样的含水率 M。 G1G2 M ( %) = ——————— 100 G1 式中: G1试样烘前质量, g; G2试样烘后质量, g。 ( V1V2) C 32 1002 S= ————————————— G( 100M) 式中: S —— 残硫量, mg/100g; V1—— 试样溶液中消耗的碘液量, ml; V2—— 空白试验中所消耗的碘液量, ml; C—— 碘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mol/L; G—— 试样质量 g; M—— 试样含水率。 每批作 2个平行试验,求出算数平均值。 项目 批号 20200408 20200408 20200408 试样烘前质量( g) 试样烘后质量( g) 试样含水量( g) 试样质量( g) 绝干质量( g) 消耗碘标液( mL) 空白对照( mL) 实耗碘标液( mL) 标液浓度( mol/L) C(1/2I2 )= mol/L 残硫量( mg/100) 吉林化工学院实习报告 15 验仪器与试剂 索式抽提器、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 )、电热水浴锅、烘箱、乙醚 (分析纯 )滤纸。 a) 从试验物理机械性能的样品中采取含油率试样 2份,每份重约 5g,在丝饼 外部采取,取样部位不少于 10处,用天平称重。 b) 将式样用滤纸包好,放在索式抽提器的浸抽管内,将纯乙醚注入抽提器下部,已称重的浸抽瓶内至浸抽瓶总容量的四分之三止。 c) 用电热水浴锅加热,使乙醚蒸发上升,冷凝回流,如此巡回 23h(回流速度保持46次 /h),然后将乙醚蒸发回收。 d) 将浸抽瓶置于 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重 ,同时将提净油脂的试样置于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重 ,所有称重均需准确至。 e) 按下式计算试样干重时的含油率 F: 554GF(% )= 100G + G  其中 G3为浸出油脂量( g) , G4为 提净油脂后的试样量 ( g) 下表是某次测定含油率的记录 项目 批号 2020032228 2020032229 2020032026 试样烘前质量( g) 试样烘后质量( g) 含水量( g) 试样质量( g) 绝干质量( g) 油和瓶质量( g) 瓶的质量( g) 含油率( %) 、碳酸钠及总碱量的测定 吉林化工学院实习报告 16 一、 测定原理 酸碱中和,其反应如下: (A)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到无色。 2NaOH+ H2SO4= Na2SO4+ 2H2O 2Na2CO3+ H2SO4= Na2SO4+ 2NaHCO3 (B)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到橙色为终点 2NaHCO3+ H2SO4= Na2SO4+ 2CO2↑+ 2H2O 二、 仪器 250mL三角瓶 25mL酸式滴定管 2mL吸液管 三、 试剂 %甲基橙指示剂 1%酚酞指示剂 硫酸标准溶液 c(1/2 H2SO4)=177。 四、 测定方法 吸取碱液试样 2mL于 250mL三角瓶中,加约 100mL 蒸馏水冲稀,再加2滴1%酚酞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粉色刚刚消失为止,记下硫酸标准溶液消耗毫升数为A。 再加入两滴 %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为止,记其硫酸总的消耗毫升数为B。 五 、 计算 241 C ( H SO ) B 4 02N a O H g /L = V 总 碱 量 ( 以 计 ) 24H S O1A ( B A ) C 4 02Na OH g/ L = V 24231( ) C ( H SO ) 1 6 02N a C O g /L = VBA   式中: c( 1/2 H2SO4)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mol/L; V─碱液试样的体积, mL; 吉林化工学院实习报告 17 V─碱液试样的体积, mL; 40─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 [M(NaOH)], g/mol; 40─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 [M(NaOH)], g/mol; 106─碳酸钠的摩尔质量 [M(Na2CO3)], g/mol; 106─碳酸钠的摩尔质量 [M(Na2CO3)], g/mol; A─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A─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B─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B─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一、 测定原理(硫酸亚铁铵法) 在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氧化半纤维素使之全部有机物氧化成 CO2和 H2 O,过量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根据硫酸亚铁铵消耗的毫升数,计算出半纤维素含量。 C6H10O5+ 4K2Cr2O7+ 16H2SO4= 6CO2↑+ 21H2O+ 4K2SO4+ 4Cr2(SO4)3 K2Cr2O7+ 6Fe(NH4)2(SO4)2+ 7H2SO4= 3Fe2(SO4)3+ 6(NH4)2SO4+ K2SO4+ Cr2(SO4)3+ 7H2O K2Cr2O7+ 6Fe(NH4)2(SO4)2+ 7H2SO4= 3Fe2(SO4)3+ 6(NH4)2SO4+ K2SO4+ Cr2(SO4)3+ 7H2O 二、 试剂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c(1/6 K2Cr2O7)=177。 %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指示剂 密度为 浓 H2SO4,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Fe(NH4)2(SO4)2]=177。 仪器 2mL吸液管、 5mL吸液管、 25mL酸式滴定管二支(棕色、白色各一支) 500mL三角瓶、 25mL量筒、 1G2石英漏斗或镍网 三 、 测定方法 吸取试样 2mL(溶解液 5mL)于 500mL三角瓶中, 由滴定管准确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再逐渐加入浓硫酸 10mL,摇匀,准确加热煮沸3分钟(第一个气泡发生时计时),或静止 15分钟,冷却、加水冲至体积 100mL,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紫色刚消失)加入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指示剂6滴,继续滴定到紫色消失,出现亮绿色时即为终点。 四、 计算 吉林化工学院实习报告 18 半纤维素( g/L)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