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项目申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 解决 6 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 普通商品住房中廉租住房配建比例不低于 5%,经济适用住房中廉租住房配建比例不低于 15%,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廉租住房配建比例不低于 30%。 计划 2020 年及 “十二五 ”期间共配建廉租住房 150万平方米,解决 30000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其次, 集中建设廉租住房 5000 套 , 2020 年及 “十二五 ”期间,每年新增建设用地 120 亩,新增廉租住房 25 万平方米、 5000 套,合计新增廉租住房 150 万平方米,解决 30000 户低 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新增廉租住房建设用地由市城改办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提供,交由市房管局组织建设,征地费用和建设资金通过市级财政资金、项目贷款、中省补助资金等渠道解决。 为外来务工人员建一个 “家 ”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 “四区一港一基地 ”以及沣渭新区、泾渭新区、大明宫地区、大兴新区、纺织城地区等,要制定2020 年 —2020 年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建设规划,落实土地,落实 5 资金,统一建设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住房,并纳入各单位年度综合考评。 计划到 “十二五 ”末,基本解决上述区域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 建设面向中低收入家庭销售的经 济适用住房,在每年新增住宅建设用地中,确保不低于 1000 亩建设用地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经济适用住房户均建筑面积控制在 80 平方米。 继续支持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经市政府批准,利用自有土地组织建设单位职工住房。 计划到 “十二五 ”末,基本完成全市单位职工住房建设任务。 二 产业政策分析 对本项目有影响的房地产行业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城市房地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20)131号,其核心内容是: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 争取用 3 年时间基本 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 一是通过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和实施城市棚户区(危旧房、筒子楼)改造等方式,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二是加快实施国有林区、垦区、中西部地区中央下放地方煤矿的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民房搬迁维修改造工程,解决棚户区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三是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给。 6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相应加大投入力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商业银行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 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建设的试点,为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益,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本地区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住房等住房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试点方案。 三 行业准入分析 本项目建设单位 XX 建筑 工程 有限公司 符合 XX 省对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的各项规定与要求,目前 XX 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已具备营业资格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 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 : XX 公司的资质为 XX。 该公司具有开发该项目相应的开发资质。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XX 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能达到行业准入的条件 7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 资源利用方案 本项目涉及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以及 水资源。 本项目涉及土地资源 XX 平方米,主要为建设用地。 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和集 约利用。 其次 , 本项目涉及的资源是水资源。 水资源主要是生活用水,用水量为 XX,年用水量约 XX 万吨,供水由市政供水管网直接接入。 小区内管网沿道路敷设,接各用水单元,可以满足本项目的需求。 二 资源节约措施 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水资源的节约意义重大。 水资源的紧缺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人类生活中所消耗的水资源在水资源消耗总量中占着很大的比重。 同时,土地资源同样具有稀缺性,由于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 发展,大量的农业用地转换为城市用地,耕地资源锐减,在开发新的土地时, 面临着土地资源储 量有限,后续利用空间不足的难题。 面对这两大难题,本项目对水土资源的节约做了如下措施 (1) 水资源节约措施: 1 应采用节水型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源无效消耗。 8 2 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应尽最大可能减少跑、冒、滴、漏水现象,杜绝水量流失。 3 循环水理,二次水的利用等多种节水措施,提高废水的回收率和重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